图书介绍
电子商务与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子商务与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5035534.jpg)
- 温丽琴,卢进勇,王勤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652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子商务与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3
第一章 引言3
一、研究背景3
二、研究的意义5
三、研究方法7
四、本书的创新之处8
第二章 基础知识和理论10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定义及供应链管理10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10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13
第二节 国际生产网络的定义及文献综述15
一、网络15
二、企业网络16
三、产业网络与产业集群17
四、国际生产网络的定义及相关文献21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的含义及文献综述25
一、装备制造业的含义25
二、装备制造业的特征25
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含义27
四、关于装备制造业研究的文献综述30
第四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产业升级的定义及文献综述32
一、产业升级的定义32
二、国际生产网络下产业升级的定义及文献综述34
第三章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37
第一节 中国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37
一、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行业分布37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地区分布37
三、中国电子商务的就业人员数量38
四、B2B模式仍占主导地位38
五、网络团购发展还不稳定,但潜力巨大38
第二节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39
一、国际电子商务的定义39
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历程39
三、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40
第四章 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42
第一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42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42
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44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46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46
二、装备制造业的企业数49
三、装备制造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指标50
四、装备制造业的就业人数51
五、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益指标52
六、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分析53
第三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60
一、外商在中国的离岸外包61
二、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62
三、中国装备制造业海外投资状况分析64
第四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65
一、劳动生产率66
二、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额67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68
四、贸易专业化指数69
五、国际生产网络中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70
第五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75
一、实力不强,技术水平低75
二、品牌价值不高76
三、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76
第五章 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80
一、中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80
二、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81
三、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81
四、中国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82
第二部分85
第六章 国际生产网络下产业升级的理论体系85
第一节 国际生产网络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85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85
二、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86
三、竞争优势理论87
四、微笑曲线理论88
五、交易费用理论90
六、模块化理论91
第二节 国际生产网络对产业升级影响的机制93
一、知识的含义和分类94
二、知识转移95
三、知识转移的方式97
四、产学研合作的知识转移100
第三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及评价指标体系103
一、国际生产网络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103
二、国际生产网络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104
第四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109
一、宏观因素分析109
二、中观因素分析——国际生产网络治理模式113
三、微观因素分析115
第七章 中国不同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20
第一节 长江三角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20
一、长江三角区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情况120
二、长江三角区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情况123
三、长江三角区装备制造业的加工贸易情况125
四、长江三角区高端装备制造业127
第二节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27
一、珠三角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特点128
二、珠三角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133
第三节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35
一、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基本情况136
二、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情况140
三、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加工贸易情况142
四、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143
五、东北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143
第四节 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44
一、中部六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特点144
二、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情况150
三、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加工贸易情况152
四、中部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154
第五节 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54
一、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特点155
二、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情况161
三、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加工贸易情况164
四、西部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165
第八章 国际生产网络下主要装备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167
第一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167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168
二、中国汽车产业融入国际生产网络的现状分析169
三、基于国际生产网络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现状分析175
第二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机床业的发展研究181
一、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现状182
二、国际生产网络下机床行业产业升级183
三、中国机床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85
第三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186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187
二、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187
三、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89
四、世界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91
五、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195
第四节 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配套体系的发展现状196
一、国际经验197
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配套体系发展现状198
三、构建装备制造业配套体系的发展策略199
第九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构建自主国际生产经营网络现状202
第一节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经营网络的现状202
一、构建中国企业主导的国际生产经营网络的意义202
二、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现状203
第二节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现状207
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介207
二、华为的研究开发及技术创新能力208
三、华为专利与国际标准制定210
四、华为品牌发展210
五、华为参与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的现状211
六、华为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的特点213
第二节 上汽汽车工业集团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现状215
一、上汽集团简介215
二、上汽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216
三、上汽集团专利及标准认证217
四、上汽集团品牌发展218
五、上汽集团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情况218
六、上汽集团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特点219
第四节 沈阳机床集团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现状219
一、沈阳机床集团简介220
二、沈阳机床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220
三、沈阳机床集团专利及标准认证221
四、沈阳机床集团品牌发展222
五、沈阳机床集团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现状222
六、沈阳机床集团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的特点223
第五节 三一集团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现状224
一、三一集团简介224
二、三一集团自主创新情况225
三、三一集团专利和标准认证227
四、三一集团品牌发展228
五、三一集团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的现状230
六、三一集团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的特点231
第六节 荣信股份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现状233
一、荣信股份简介233
二、荣信股份自主创新能力234
三、荣信股份专利及认证标准235
四、荣信股份品牌发展236
五、荣信股份参与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现状236
六、荣信股份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的特点237
第七节 中国企业参与构建国际生产经营网络的启示238
一、要重视行业标准和国际化标准238
二、注重自我开发创新,加强知识产品保护意识238
三、注重品牌建设239
四、采取合理的协作和治理方式239
五、结合企业实际选择不同的构建国际生产网络路径239
第十章 国际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241
第一节 国际生产网络与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241
一、模型的选择241
二、数据处理242
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43
四、技术效率的计算244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246
第二节 所有权优势与中国企业构建国际生产网络的相关性——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248
一、理论与现状248
二、实证研究250
三、结论及建议256
第十一章 主要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258
第一节 美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58
一、美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概述258
二、装备制造业的地区分布及主体259
三、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259
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260
五、新兴装备制造业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60
第二节 日本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61
一、日本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概述261
二、装备制造业的区域分布262
三、注重大小企业协调发展262
四、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263
五、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263
第三节 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264
一、装备制造业的地区分布264
二、产品以质取胜264
三、政府的支持政策265
四、产业集群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一种有效组织方式265
第四节 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265
一、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65
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266
三、装备制造业的主体是跨国的大企业集团,中小企业不能忽视266
四、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密切协作266
五、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267
第十二章 国际生产网络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策略268
一、宏观方面268
二、微观方面278
参考文献283
后记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