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环境污染及治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环境污染及治理研究
  • 梁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642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城市污染-污染防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环境污染及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第一节 城市环境问题概述1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由来1

二、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问题2

三、城市环境问题的人为性5

四、城市环境问题的复合性7

五、城市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治理改善8

第二节 城市环境问题的严重性10

一、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11

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13

三、市民环保意识的缺失15

四、城市政府环境管理能力的不足18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24

一、可持续发展观24

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要求25

第二章 城市环境评估的指标与模型28

第一节 环境评估主要指标28

一、空气污染指标29

二、水污染指标32

三、辐射指标34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数理模型36

一、数理统计法37

二、环境模型质量评价38

三、模糊综合评判法39

四、灰色类聚法40

五、密切值法40

第三章 空气污染问题42

第一节 空气污染的源头43

一、大气污染的自然因素43

二、大气污染的人为因素45

第二节 空气污染源的变化48

一、以往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48

二、目前困扰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48

三、PM2.5值的变化51

第三节 空气污染的危害54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54

二、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55

第四章 水体污染问题59

第一节 水体污染的分类60

一、从污染源上的划分60

二、从污染性质上的划分60

三、从污染成因上的划分61

四、从污染具体形态上的划分62

第二节 水资源的紧缺和不可替代性65

一、城市水资源的紧缺65

二、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67

第三节 水体污染的现状69

一、地下水污染70

二、河水污染70

三、湖泊、水库水污染72

四、城市近海污染72

第四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72

一、水体污染对人类的危害73

二、水体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制约75

第五章 其他污染问题79

第一节 噪声污染79

一、噪声污染的特点79

二、城市室内噪声的主要来源81

三、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危害82

第二节 光污染84

一、光污染定义84

二、光污染的类型及危害85

第三节 辐射污染88

一、放射性污染及危害88

二、电磁辐射及危害92

第四节 固体垃圾污染95

一、固体垃圾污染的形式95

二、固体垃圾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危害97

第六章 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101

第一节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101

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102

二、转化经济结构,发展新经济103

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107

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112

第二节 加强法制建设119

一、当前环保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1

二、环保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22

第三节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治理污染127

一、科技手段治理环境的必要性127

二、发展绿色技术128

三、环境治理中的科技应用131

第四节 增强公民环保意识141

一、城市环境保护要求普遍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141

二、树立公民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142

三、提倡“绿色”新消费观念146

第五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49

一、改造交通设施是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150

二、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减少水体污染的关键151

第六节 推进清洁能源的应用157

一、太阳能的利用157

二、推广使用电动汽车161

三、建设智能电网162

第七节 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164

一、生态城市的定义165

二、生态城市的特点和标准166

三、如何建设生态城市168

第八节 推动新型城镇化,减少大城市人口涌入带来的环境压力170

一、工业化过程中的城镇化趋势171

二、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环境友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72

第九节 建设数字智能城市,减轻城市人口集中带来的环境问题174

一、数字智能城市175

二、加快建设数字智能城市178

第十节 通过规划和改造解决城市环境问题182

一、城市的环保规划182

二、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184

附录186

参考文献247

后记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