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疼痛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疼痛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5022655.jpg)
- 刘延青,崔健君主编;于生元,李勇杰,李文志副主编;于生元,肖礼祖,王凡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7142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953页
- 文件大小:352MB
- 文件页数:9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疼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疼痛学概述&刘金锋 李文志 刘延青3
第一节 疼痛学发展史3
第二节 疼痛的分类4
一、按疼痛发生部位分类4
二、按疼痛的性质分类4
三、按疼痛的原因分类5
四、按疼痛的持续时间分类5
第三节 慢性疼痛的研究现状和进展5
第四节 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原则6
一、疼痛诊断的基本方法与程序6
二、疼痛的治疗方法6
三、镇痛药物的治疗原则6
四、慢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治疗8
第二章 疼痛解剖学&黄丹奇 张少臣10
第一节 颈椎的应用解剖10
一、颈部的体表标志10
二、颈椎的解剖10
三、颈椎的关节14
四、头颈部的运动16
五、颈部肌肉17
六、颈部的分区19
七、颈部血管和淋巴管19
八、颈部神经24
九、颈椎退行性变的解剖基础27
第二节 上肢的应用解剖28
一、上肢的体表标志28
二、上肢关节30
三、上肢肌肉37
四、上肢神经41
五、上肢血管和淋巴44
第三节 胸椎的应用解剖47
一、骨性胸廓47
二、胸壁的表面解剖51
三、胸壁X线解剖52
四、胸壁的软组织52
五、胸壁的关节56
第四节 腰椎的应用解剖58
一、脊柱的骨性标志58
二、腰骶、尾椎的解剖组成58
三、腰骶尾的关节结构组成63
四、腰背部肌肉66
五、腰骶部血管68
六、腰骶部神经73
七、腰骶部解剖特点及腰痛76
八、脊柱的曲度与运动78
第五节 下肢的应用解剖81
一、下肢的体表标志81
二、髋关节83
三、下肢肌肉85
四、下肢血管及淋巴91
五、下肢的神经96
第三章 疼痛生理学&刘金锋101
一、疼痛的周围神经机制101
二、疼痛的中枢神经机制102
第四章 疼痛的神经解剖及病理机制&李勇杰 陈富勇104
第一节 疼痛的传导104
一、伤害感受器104
二、痛觉传导的机制104
第二节 疼痛的传递和调节105
一、周围神经105
二、后根和Lissauer’s束106
三、脊髓后角及脊髓水平的调节106
四、脊髓上行传导通路108
五、三叉神经系统109
六、丘脑110
七、痛觉调控中的下行抑制系统110
第三节 疼痛的感知112
一、第一躯体感觉区112
二、第二躯体感觉区113
三、前扣带回113
四、岛叶113
第五章 慢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王韵115
第一节 概述115
第二节 慢性痛的细胞和分子机制115
一、外周机制116
二、中枢机制122
三、其他机制124
第六章 疼痛药理学&刘金锋 邓超 方先海126
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126
一、可待因126
二、羟考酮126
三、哌替啶127
四、曲马朵127
五、吗啡128
六、美沙酮128
七、丁丙诺啡129
八、芬太尼及其衍生物129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130
一、布洛芬130
二、双氯芬酸钠130
三、氯诺昔康131
四、酮洛酸131
五、阿司匹林131
六、吲哚美辛132
七、吡罗昔康132
八、美洛昔康133
九、塞来昔布133
十、氟比洛芬酯133
第三节 抗抑郁、抗癫痫与抗焦虑药134
一、抗抑郁药134
二、抗癫痫药136
三、抗焦虑药137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138
一、地塞米松138
二、甲泼尼松龙138
三、利美达松138
四、得宝松139
五、泼尼松龙139
六、曲安奈德139
第五节 局部麻醉药139
一、利多卡因140
二、布比卡因140
三、左旋布比卡因140
四、罗哌卡因141
第六节 中枢性抗肌痉挛药141
一、巴氯芬141
二、乙哌立松141
三、替扎尼定142
四、A型肉毒菌素142
五、氯唑沙宗143
第七节 神经破坏药143
一、乙醇143
二、苯酚143
三、阿霉素143
第八节 其他药物144
一、可乐定144
二、氯胺酮144
三、维生素145
四、高乌甲素145
五、神经妥乐平145
六、钙磷代谢调节药146
七、硫酸氨基葡萄糖147
八、辣椒碱147
第七章 疼痛心理学&陆丽娟149
第一节 概述149
一、疼痛心理学的产生149
二、疼痛感觉的特异性149
三、痛觉形成的心理过程150
四、痛觉的测量150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150
一、影响疼痛的社会因素150
二、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151
第三节 慢性疼痛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52
第四节 常见心理因素相关性疼痛153
第八章 疼痛的测量与评估&陆丽娟 李文志155
第一节 概述155
第二节 疼痛间接评估法155
一、视觉模拟评分法155
二、口述描绘评分法156
三、数字评分法156
四、疼痛问卷表156
五、行为疼痛测定法157
第三节 疼痛直接评估法158
一、痛阈测定158
二、生理生化指标159
第四节 小儿疼痛的评估160
一、自我评测160
二、行为评测160
三、生理学的评测161
四、复合评测161
五、各种年龄段儿童的疼痛评估161
第九章 疼痛的影像学检查&周海 吴士明 邬冬芳等164
第一节 X射线检查164
一、透视165
二、X线平片165
三、X线造影169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脑血管造影171
五、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X线表现172
第二节 CT检查173
一、概述173
二、CT检查方法173
三、颅脑CT174
四、脊柱CT175
五、四肢及软组织CT177
六、胸部CT检查179
七、腹部CT检查180
八、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CT表现183
第三节 MRI检查183
一、MRI图像特点183
二、MRI检查技术及其应用184
三、MRI的优点和限度185
四、MRI技术进展185
五、颅脑MRI检查185
六、脊柱MRI检查188
七、骨骼、关节和软组织MRI检查190
八、胸部MRI检查192
九、腹部MRI检查192
十、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MRI表现193
第四节 超声波检查193
一、引起腹部疼痛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193
二、四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超声诊断206
三、颈部及四肢动脉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208
第五节 核医学检查215
一、核医学影像检查215
二、非影像功能检查216
三、体外免疫分析检查216
第六节 红外热成像检查216
一、红外热成像原理与检查方法216
二、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219
三、红外热像的检查方法219
四、红外热图诊断分析224
五、正常人体热图226
六、干扰热图分析228
七、病理热图分析235
第十章 脊椎造影术&肖礼祖 罗裕辉 张德仁288
第一节 椎间盘造影术288
一、总论288
二、颈椎间盘造影术289
三、胸椎间盘造影术291
四、腰椎间盘造影术292
五、椎间盘造影结果的评判295
六、术后短期随访及出院后的观察298
第二节 硬膜外造影术298
一、概述298
二、适应证299
三、禁忌证299
四、操作方法299
五、常见并发症299
六、并发症的预防处理300
七、注意事项300
八、硬膜外造影术的临床应用300
第三节 脊髓造影306
一、概述306
二、适应证307
三、禁忌证307
四、操作方法307
五、并发症307
六、并发症的预防处理308
七、注意事项308
八、脊髓造影术的临床应用308
第十一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乔慧316
第一节 概述316
第二节 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意义316
第三节 神经根病电生理诊断318
第四节 诱发电位检查320
一、瞬目反射321
二、颌骨反射324
三、三叉神经诱发电位325
第十二章 神经阻滞术&刘红兵327
第一节 发展历史327
一、局部麻醉药的发展历史327
二、国外神经阻滞方法的发展历史327
三、我国神经阻滞术的发展历史328
第二节 作用机制和特点328
一、神经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28
二、神经阻滞的作用机制329
三、神经阻滞的特点329
第三节 分类及注意事项330
一、神经阻滞的分类330
二、注意事项331
三、不良反应及对策332
第四节 使用药物334
一、局部麻醉药334
二、皮质类固醇制剂334
三、维生素B12335
四、神经毁损药物335
第五节 诊断性神经阻滞336
第十三章 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术&肖礼祖 熊东林 张德仁338
第一节 概述338
一、发展历史及意义338
二、选择性脊神经阻滞术的病例选择339
三、所需药物与仪器设备339
第二节 选择性颈脊神经根阻滞术340
一、适应证340
二、操作方法340
第三节 选择性胸脊神经根阻滞术344
一、适应证344
二、操作方法344
第四节 选择性腰骶脊神经根阻滞术346
一、适应证346
二、操作方法346
三、针尖到目标位置的判断348
四、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并发症348
五、典型病例349
第十四章 神经电刺激术&胡永生 陶蔚350
第一节 周围神经电刺激350
第二节 脊髓电刺激术350
一、概述350
二、适应证351
三、手术方法351
四、疗效和并发症352
第三节 脑深部电刺激术353
第四节 运动皮层电刺激术354
第十五章 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技术&蒋劲358
第一节 射频热凝的物理学基础358
一、发展历史358
二、原理359
三、物理学概念359
四、射频毁损的医学基础360
五、射频治疗应用的相关模式360
第二节 标准射频损毁模式361
第三节 脉冲射频模式361
第四节 双极射频模式362
第五节 射频纤维环成形术363
一、分类363
二、方法363
第六节 射频热凝临床应用状况367
一、射频损毁术的优势367
二、射频热凝疗法在疼痛疾病中的应用368
三、射频热凝疗法的现状和未来369
第十六章 双极射频和双极水冷射频技术&张挺杰371
第一节 双极射频371
第二节 双极水冷射频373
一、工作原理373
二、设备及技术参数374
三、病人选择条件375
四、手术操作步骤376
第十七章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任龙喜379
第一节 概述379
一、发展史379
二、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基本原理379
三、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的实验研究379
第二节 治疗方法380
一、适应证380
二、禁忌证380
三、手术方法381
四、术中注意事项381
第三节 术后疗效评价381
第四节 并发症382
第十八章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任龙喜384
一、概述384
二、治疗机制388
三、基础研究389
四、治疗方法391
五、PLDD围手术期护理396
六、临床疗效评价398
七、术后的并发症与处理401
第十九章 臭氧注射治疗&王林 刘延青404
第一节 臭氧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效应404
第二节 臭氧的临床应用404
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404
二、治疗骨性关节炎405
三、治疗软组织疼痛疾病406
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406
第三节 臭氧治疗的安全性407
第二十章 化学髓核溶解术&刘延青 王平409
第一节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409
一、概述409
二、治疗机制410
三、治疗方法410
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414
五、有关穿刺置管的问题414
六、临床疗效415
七、关于注射胶原酶是否会造成术后粘连的问题415
第二节 臭氧髓核溶解术416
一、治疗原理416
二、毒、副作用417
三、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417
第二十一章 椎间盘髓核旋切术&肖越勇 吴斌 刘延青420
第一节 椎间盘突出的经皮切吸术420
一、原理420
二、设备420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420
四、手术方法421
五、并发症及处理422
六、术后康复及疗效423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切治疗424
一、原理424
二、设备构造及特点424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425
四、手术方法425
五、并发症及处理425
六、术后康复426
七、疗效及相关因素426
第二十二章 经皮椎体成形术&肖越勇 廖正银 吴斌428
第一节 椎体成形术概念及发展历史428
第二节 PVP和PKP的治疗原理428
第三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429
一、适应证429
二、禁忌证430
第四节 PVP和PKP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430
第五节 颈椎体成形术431
一、麻醉与手术体位431
二、穿刺进针点的选择431
三、影像学导向方法432
四、操作步骤432
五、并发症及处理436
六、术后康复术后处理436
七、疗效及相关因素436
第六节 胸腰椎体成形术436
一、术前准备436
二、穿刺针及路径的选择436
三、PVP的操作步骤436
四、PKP的操作步骤442
五、手术操作技术要点445
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445
第二十三章 硬膜外腔镜技术&郑虎山 张德仁448
第一节 概述448
一、发展简史448
二、作用机制448
第二节 硬膜外腔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449
第三节 硬膜外腔镜操作技术和步骤450
第四节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452
第五节 案例分析453
第二十四章 功能神经外科疼痛治疗技术&陶蔚 胡永生455
第一节 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455
第二节 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456
第三节 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治疗顽固性内脏痛457
第四节 脑深部核团和痛觉传导束毁损术458
一、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458
二、中脑脊丘束和三叉丘束毁损术459
第五节 扣带回前部切开术461
第六节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462
第二十五章 疼痛的物理治疗&李兴志469
第一节 概述469
第二节 静电场疗法470
第三节 低频电疗法470
第四节 中频电疗法471
第五节 高频电疗法472
第六节 光学疗法472
一、概述472
二、临床常用的光学疗法474
第七节 超声波疗法476
第八节 磁场疗法477
第九节 热疗法与冷疗法477
第二十六章 中医疼痛治疗&王凡 卢世秀 赵立军等479
第一节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479
一、中医治疗疼痛历史479
二、中医对疼痛的认识480
第二节 疼痛的中医诊断方法483
一、四诊483
二、辨证—认识疼痛的方法485
第三节 疼痛的中医治疗原则488
一、整体与局部合参488
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488
三、祛邪以通,扶正以荣488
四、治痛与治神相结合489
第四节 中医治疗疼痛方法489
一、药物疗法489
二、针刺疗法497
三、灸法505
四、拔罐疗法507
五、刮痧疗法509
六、推拿疗法510
七、针刀疗法514
第二十七章 慢性疼痛的心理学治疗&陆丽娟518
第一节 概述518
一、心理治疗的原则518
二、常用心理测定方法518
第二节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522
第三节 药物在疼痛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523
第二篇 各论527
第二十八章 头面部疼痛&刘红兵527
第一节 概述527
第二节 偏头痛528
第三节 丛集性头痛533
第四节 紧张型头痛534
第五节 颈源性头痛536
第六节 外伤性头痛539
第七节 三叉神经痛540
第八节 舌咽神经痛544
第九节 膝状神经痛546
第十节 非典型面痛547
第十一节 巨细胞性动脉炎548
第十二节 高颅压头痛549
第十三节 低颅压头痛550
第二十九章 颈椎源性疼痛疾病&刘延青 金钟 张衍慧553
第一节 颈椎间盘源性疼痛553
第二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555
第三十章 胸部疼痛疾病&刘金锋 周华成 代小奇564
第一节 肋间神经痛564
第二节 胸椎根性神经痛569
第三节 肋软骨炎570
第四节 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571
第五节 椎间盘源性胸痛572
第六节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573
第七节 胸椎棘间韧带炎574
第八节 剑突痛574
第三十一章 腰椎源性疼痛疾病&刘延青 王应德576
第一节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576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579
第三十二章 骨关节疼痛性疾病&吴大胜 宫小文 刘娜600
第一节 颈椎病600
第二节 肩关节疼痛性疾病617
一、应用解剖617
二、肩关节周围炎618
三、肩峰下滑囊炎622
四、喙突下滑囊炎623
五、肩锁关节挫伤624
六、冈上肌损伤及冈上肌腱炎625
七、冈下肌炎626
八、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626
九、肱三头肌长头腱炎627
十、大圆肌损伤及大圆肌下滑囊炎627
十一、菱形肌损伤628
十二、肩胛-肋骨综合征628
第三节 肘关节疼痛性疾病629
一、应用解剖629
二、肱骨外上髁炎630
三、肱骨内上髁炎633
四、尺骨鹰嘴滑囊炎634
五、前臂交叉综合征635
六、肱桡滑膜炎636
七、肘部扭伤637
第四节 腕关节疼痛性疾病637
一、腕关节扭伤637
二、腕部腱鞘囊肿638
三、腕背隆突综合征638
四、手背部捻发音肌腱炎639
五、拇指基底关节综合征639
六、腕及手部创伤性滑囊炎640
七、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640
八、指关节扭挫伤641
第五节 胸椎退行性骨关节病641
一、胸椎管狭窄症641
二、胸椎间盘突出症641
第六节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643
一、腰部解剖643
二、急性腰扭伤645
三、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647
四、腰椎管狭窄症648
五、腰椎滑脱症651
六、坐骨神经痛652
第七节 骶髂关节疼痛性疾病653
一、应用解剖653
二、骶髂关节炎654
三、骶髂关节错位655
四、骶髂关节结核656
第八节 髋关节疼痛性疾病656
一、大转子疼痛综合征657
二、梨状肌综合征658
三、股外侧皮神经炎659
四、臀上皮神经综合征659
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60
六、臀肌筋膜疼痛综合征662
第九节 膝关节疼痛性疾病663
应用解剖663
膝前区疼痛667
一、髌骨软化症667
二、髌腱损伤669
三、髌下脂肪垫炎670
四、髌尖末端病671
五、前交叉韧带损伤672
六、剥脱性骨软骨病673
膝内侧区痛674
一、膝内侧副韧带损伤674
二、鹅掌腱弹响675
三、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676
四、隐神经痛综合征677
五、脂膜炎677
膝外侧区痛678
一、髂胫束摩擦综合征678
二、膝外侧副韧带损伤679
三、腘肌腱滑脱与腘肌腱炎679
四、股二头肌腱腱鞘炎680
五、腓总神经鞘内囊肿680
六、膝关节外侧滑囊炎681
膝后区痛681
一、腘绳肌综合征681
二、腘窝脂肪组织损伤682
三、腘窝滑囊炎682
全膝痛683
一、骨性关节炎683
二、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684
三、膝部滑囊炎685
第十节 踝关节疼痛性疾病686
一、踝部腱鞘炎686
二、胫后神经痛688
第十一节 骶尾部痛688
第十二节 跟痛症689
一、跟骨骨刺689
二、跟腱周围炎690
三、跟骨滑囊炎690
四、跖腱膜炎691
第三十三章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刘延青 朱长德694
第一节 颈脊神经后支综合征694
第二节 胸脊神经后支综合征694
第三节 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695
第四节 骶尾脊神经后支综合征696
第三十四章 脊柱结核&廖正银 刘怀清697
第三十五章 脊柱脊髓急性损伤&商卫林 李振宙700
第一节 概述700
一、流行病学特征700
二、脊柱解剖特点701
三、脊柱的运动生理特性705
四、脊髓解剖特征与生理功能707
第二节 脊柱急性损伤710
一、创伤性脊柱不稳710
二、急性脊髓损伤712
三、诊断和紧急处理717
四、非手术治疗719
五、手术治疗725
第三十六章 脊椎创伤性疾病&商卫林 李振宙730
第一节 上颈椎损伤730
一、枕颈连接处损伤730
二、寰枢关节半脱位732
三、枢椎齿状突骨折734
四、枢椎创伤性滑脱734
第二节 下颈椎损伤735
一、分型736
二、治疗原则739
第三节 胸、腰椎损伤741
概述741
第四节 骶骨骨折和腰骶椎脱位751
一、概述751
第三十七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刘金锋 张嘉航 李冬艳760
第一节 概述760
第二节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761
第三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763
第四节 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765
第五节 幻肢痛与残端痛766
一、幻肢痛766
二、残端痛766
第三十八章 中枢性疼痛&胡永生 陶蔚768
第一节 概述768
第二节 脊髓损伤后疼痛770
第三节 脊髓空洞症771
第四节 多发性硬化772
第五节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773
第三十九章 癌痛&郭建荣 崔健君 兰培丽776
第一节 癌痛的病因与流行病学776
第二节 癌痛的发病机制779
第三节 癌痛的临床表现780
一、概述780
二、癌痛的临床分类780
第四节 癌痛综合征782
一、概述782
二、癌痛综合征782
第五节 癌痛的药物治疗784
一、癌痛的评估至关重要784
二、癌痛的治疗要点784
三、癌痛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785
四、镇痛药物及合理使用786
五、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788
六、辅助治疗药物788
第六节 癌痛的心理治疗791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792
二、癌痛患者的心理变化792
三、癌痛患者的心理评价和方法794
四、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和时机795
五、癌痛患者心理治疗方法796
六、癌痛患者心理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799
第七节 癌痛的姑息治疗802
第八节 癌痛的微创介人治疗805
一、概述805
二、神经毁损805
第四十章 内脏痛&吴秀英 崔健君810
第一节 肾及输尿管绞痛810
第二节 慢性或复发性腹痛811
一、慢性右上腹痛811
二、慢性中腹部疼痛813
三、慢性右下腹痛814
第三节 肛门会阴部疼痛815
第四节 妇科疼痛疾病816
一、慢性盆腔炎816
二、痛经817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818
第五节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819
第四十一章 血管性疼痛疾病&陈华 崔健君821
第一节 红斑性肢痛症821
第二节 肢端发绀症822
第三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23
第四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24
第五节 雷诺病827
第六节 血栓性静脉炎829
第七节 网状青斑830
第四十二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疼痛疾病&钟历勇832
第一节 痛风832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836
第三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40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43
第五节 尿毒症与周围神经病845
第六节 营养缺乏病与周围神经病变848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848
二、维生素B1缺乏病851
三、烟酸缺乏病852
第四十三章 免疫异常及风湿性疼痛疾病&王建民 金光玉854
第一节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854
第二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855
第三节 风湿性多肌痛856
第四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857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858
第六节 艾滋病疼痛861
第四十四章 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王建民 文佳昊864
第一节 胸廓出口综合征864
第二节 颈椎过伸性损伤866
第三节 肩部撞击综合征866
第四节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867
第五节 腕管综合征868
第六节 腕尺管综合征869
第七节 桡管综合征870
第八节 肘管综合征870
第九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871
第十节 旋前圆肌综合征871
第十一节 旋后圆肌综合征872
第十二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872
第十三节 尺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873
第十四节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873
第十五节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874
第十六节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874
第十七节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875
第十八节 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876
第十九节 踝管综合征877
第二十节 跖管综合征877
第四十五章 儿童疼痛&张丽红 崔健君879
第一节 儿童疼痛的特点879
第二节 婴儿和儿童的疼痛评估880
一、新生儿婴儿疼痛的评估880
二、幼儿、学龄前儿童疼痛的评估881
三、学龄期儿童疼痛的评估882
第三节 儿童疼痛常见的因素883
第四节 儿童疼痛治疗883
一、小儿常用镇痛药物及方法883
二、小儿手术后疼痛的治疗888
三、小儿慢性疼痛治疗889
四、小儿癌症疼痛治疗892
第四十六章 老年疼痛&董有静 章晓慧 崔健君894
第一节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特点894
第二节 老年患者疼痛的评估898
一、疼痛的主观初步评估898
二、疼痛部位评估898
三、疼痛强度的评估898
四、行为观察899
五、认知障碍患者疼痛评估工具900
第三节 老年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902
第四节 老年患者的心理评估903
一、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904
二、心理状态的观察906
第五节 老年患者的疼痛治疗906
第四十七章 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非疼痛性疾病&张丽 李兴志 李新阳等912
第一节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912
第二节 面肌痉挛913
第三节 突发性耳聋、耳鸣915
第四节 眩晕917
第五节 痉挛性斜颈919
第六节 膈肌痉挛922
第七节 肢端感觉异常症924
第八节 躯体化障碍926
第四十八章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王贺波 于生元929
第一节 慢性疼痛929
一、慢性疼痛的定义929
二、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930
三、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930
四、慢性疼痛的分类932
五、慢性疼痛的评估流程936
六、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937
七、慢性疼痛的护理938
第二节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938
一、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938
二、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的关系938
三、慢性疼痛和抑郁的临床940
四、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的治疗941
第四十九章 椎间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白一冰 薛祥云 刘延青944
第一节 椎间孔镜简介944
一、椎间孔镜发展史944
二、椎间孔镜构成944
第二节 椎间孔镜的临床应用945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945
二、手术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945
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946
四、发展前景与展望947
第五十章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于晓彤 刘延青949
第一节 发散式压力波的物理原理949
一、发散式压力波的产生949
二、发散式压力波的物理和生物效应949
三、聚焦式冲击波与发散式冲击波的区别950
第二节 RSWT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950
一、发散式冲击波发展史950
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慢性疼痛的范围951
三、扳机点冲击波疗法951
四、体外冲击波类针灸式治疗951
五、国内应用进展952
第三节 小结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