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研究 基于资源与能力理论的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研究 基于资源与能力理论的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1/35014624.jpg)
- 彭志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711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农村信用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我国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研究 基于资源与能力理论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及述评5
一、企业再造文献回顾5
二、银行再造文献回顾及述评8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逻辑结构、方法和创新点16
一、研究范围16
二、逻辑结构17
三、研究方法20
四、创新点21
第四节 本章小结22
第二章 银行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23
第一节 银行流程再造理论23
一、银行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23
二、银行流程再造的动因和演进25
三、银行流程再造机理28
第二节 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30
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资源观31
二、企业能力理论34
三、基于价值链的银行流程再造39
第三节 银行战略管理与流程再造相关理论44
一、银行战略管理与流程再造的相融共生44
二、交易成本理论48
三、外包相关理论52
四、组织结构理论54
第四节 本章小结57
第三章 银行流程再造的基本要素和逻辑框架59
第一节 流程再造的动力——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59
一、流程再造的前提——管理理念创新59
二、流程再造的目标——战略实现61
三、流程再造的助推器——信息技术创新62
第二节 银行流程再造的风险管理和时机选择64
一、流程再造的风险管理65
二、再造成败——时间和条件的选择67
三、流程再造时机的决策模型68
四、流程再造条件的决策模型70
第三节 本章小结74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的实施76
第一节 相关制度背景及现状分析76
一、经济转型中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演进及现状76
二、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的积极意义78
三、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的战略规划79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主体流程再造81
一、前台业务流程再造82
二、中台业务流程再造84
三、后台业务流程再造86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流程的战略性外包88
一、银行流程外包的发展趋势88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流程外包战略90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中的客户关系管理93
一、农村信用社客户关系的演变93
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95
三、流程再造中的客户经理制99
第五节 适应流程再造战略的组织结构再造101
一、农村信用社现行组织结构分析101
二、基于流程和战略目标的组织结构选择103
第六节 本章小结107
第五章 案例研究:广州农村信用社的流程再造109
第一节 背景资料及流程再造动因109
一、广州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109
二、战略转型及流程再造动因111
第二节 资源整合与流程重新设计115
一、建立流程再造的共识116
二、流程诊断和提出解决思路118
三、主要流程再造方案的设计119
四、信息技术资源整合123
五、人力资源整合125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流程再造127
一、核心流程的再造及其效果127
二、适应性的组织结构再造及其效果130
三、服务能力的提升:产品和渠道创新134
四、流程再造绩效评价136
第四节 案例的启示138
一、流程再造必须重视资源整合与能力提升138
二、流程再造战略和时机选择至关重要140
三、农村信用社流程再造需要渐进性、持续性和彻底性相结合140
第五节 本章小结141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143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143
一、流程再造是基于资源整合—能力跃迁—绩效提升过程的动态变革143
二、流程再造应建立在银行战略管理基础之上145
三、银行流程再造最终走向集约化经营146
四、不同类型银行因资源与能力差异而导致再造模式的差异147
五、银行流程再造的影响是全方位的147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148
一、研究的局限性148
二、研究展望149
参考文献151
后记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