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5012124.jpg)
- 李龙海,何力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59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政治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平与政治思想概况1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生平1
一 柏拉图学园的优秀学生1
二 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3
三 客居雅典的学者5
四 人生格言7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研究状况9
一 哲学和伦理学基础9
二 政治学研究方法12
三 人论15
四 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历史沉浮18
第二章 国家观22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和起源22
一 城邦国家的起源22
二 城邦国家的本质25
三 城邦国家的目标32
四 城邦的最大特点在于法律33
第二节 国家的功能34
一 议事35
二 行政37
三 审判39
第三章 公民与中产阶级理论40
第一节 公民的本质40
一 什么叫公民40
二 公民的资格42
第二节 公民与国家45
一 公民与政体45
二 普通公民与执政者45
三 公民与奴隶46
第三节 中产阶级理论48
一 中产阶级有利于政治稳定48
二 中产理论与现代社会52
第四章 政体思想(一)54
第一节 政体的本质与政体理论研究的内容54
一 什么是政体54
二 政体理论研究的具体内容55
第二节 政体的分类56
一 划分政体的标准56
二 政体的基础59
第三节 君主政体及其变态——僭主政体61
一 君主政体61
二 僭主政体65
第四节 贵族政体及其变态——寡头政体69
一 贵族政体69
二 寡头政体73
第五章 政体思想(二)77
第一节 共和政体78
一 什么叫共和政体78
二 共和制的优势80
三 共和政体的组成方式83
四 共和与民主的差异86
五 古代共和与现代共和的差异88
第二节 民主(平民)政体90
一 民主政体主要的特征91
二 民主政体的分类92
三 民主政体的基本精神94
四 民主政体衰败的原因97
五 对民主政体的批评或客观上不利于民主政体的观点98
六 对民主政体的同情或客观上有利于民主政体的观点101
七 民主政体的治理之道104
第六章 政体思想(三)107
第一节 政体的优劣107
一 理论层面:政体的优劣次序107
二 实践层面:政体的优劣标准108
第二节 政体变迁的原因110
一 财产关系变化110
二 党派力量变化111
三 执政问题111
第三节 最优政体112
一 最优政体的含义113
二 最优政体的特征118
三 最优政体的目标126
四 最优政体的组织方式131
第七章 法治思想133
第一节 法与法治的含义133
一 法与良法134
二 法治135
三 政事裁决以法为准136
第二节 法治优于人治137
一 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137
二 个人的智慧只限于弥补法律的缺失138
三 人治只适合于古代140
四 变革法律需要特别慎重142
第八章 财产制度144
第一节 对柏拉图公有制的批判144
一 整齐划一的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144
二 实现统一的手段不妥当145
三 社会的罪恶并非源于私有制146
四 公共物品少有人关心148
五 各阶层的地位不明确149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财产制度设计150
一 财产制度的分类150
二 “产业私有而财物公用”150
三 财产制度与正义154
四 节制财产156
第三节 关于政治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些思考156
一 政治理想主义的成就与问题157
二 人性的思考158
三 政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158
第九章 主要贡献与不足160
第一节 主要贡献160
一 方法论的贡献160
二 创立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学161
三 政治中庸论161
四 法治思想162
五 政体理论162
六 古典共和主义162
七 保守主义倾向162
八 现实主义传统163
九 对各派学说的总结164
第二节 局限与缺陷164
一 小国寡民思想165
二 非希腊人均为野蛮人165
三 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166
四 女人相当半个人166
五 重农轻商166
六 不平等是天然的166
七 空洞的理想财产制度167
八 国家对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167
九 公民观念有失狭隘167
附录一 古代希腊政治169
第一节 古希腊历史概况169
一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前12世纪)170
二 “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170
三 古风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170
四 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中期)171
五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2—前146年)171
第二节 古希腊城邦国家172
一 城邦国家的形成172
二 城邦政治概况173
三 阶级结构175
四 主要政体形式178
五 政治革命与变迁180
六 国家之间182
第三节 斯巴达182
一 历史182
二 权力结构184
三 政治和社会生活186
第四节 雅典192
一 历史192
二 权力结构194
三 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199
第五节 古希腊城邦国家的终结215
一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215
二 外部势力的兴起与城邦国家的衰亡218
附录二 古代希腊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论争227
第一节 古代希腊政治制度227
一 斯巴达227
二 雅典236
第二节 古代希腊政治文化248
一 自由精神248
二 整体主义255
三 正义256
四 执著的理想追求257
五 原始的多神宗教信仰258
六 国家与公民直接面对面262
七 法治传统263
参考文献264
索引270
后记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