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季羡林对话集 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季羡林对话集 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
  • 季羡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8980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季羡林(1911~2009)-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季羡林对话集 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访问篇3

为往圣继绝学——访学者季羡林3

季羡林谈《季羡林文集》7

东方赤子——季羡林访谈录11

灰色的童年灰色的故乡12

六岁离开父母投奔叔父13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永久的悔15

一生考场得意 十九岁同时考取清华与北大16

陈寅恪学风影响一生17

留德十年 苦攻绝学18

三十五岁任北大教授兼东语系主任20

弄不清印度佛教 就弄不清我们自己的家底21

治学经验:“勤捉”23

只有东方文化能够拯救人类23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25

人生好比接力赛 把自己这一棒认真负责跑完26

晚年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27

经常剖析自己“自知之明过了头”28

陈寅恪晚年作《柳如是别传》 深意是爱国主义29

人类要同大自然成为朋友 这就是我的新千年寄语32

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教授访谈录33

东方文化必将全面繁荣33

完善道德与东方文化再度辉煌36

构筑高尚道德体系,迎来东方文化复兴38

季羡林访谈:和谐不简单 孔子很伟大40

活100岁也不稀 劝年轻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40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41

大学一年级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42

“和谐”的概念不简单 “五朝元老”劝大家珍惜42

对谈篇47

世纪老人的话:季羡林访谈实录47

童年的记忆47

中学风华56

水木清华60

留德十年70

师恩难忘90

文革也十年103

治学之道108

关于东方文化115

关于中国知识分子122

一寸光阴不可轻127

家中女性132

自我评价138

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文化——季羡林、王岳川对刘正成谈书法141

中国书法与文字改革问题141

书法传统经典与当代书法走向145

书法文化意识与学者书法的崛起149

中国书法精神与书法人格教育152

与近代史共生——季羡林、池田大作、蒋忠新对话之一157

开辟未来对话157

经历159

苦守节操的德国留学时代165

惊涛骇浪170

恩师的存在175

文章的力量180

中印学的顶梁柱184

自然观、宇宙观186

给青年的赠言188

周恩来总理194

学术交流195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季羡林、池田大作、蒋忠新对话之二198

文化的定义与两种文化产生论198

一元产生论与多元产生论200

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不同点202

“分析思维”的特征204

“综合思维”的特征207

社会的发展与文化交流209

东方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与“依正不二”——季羡林、池田大作、蒋忠新对话之三213

世界和平与中国的作用213

中国文明的精神遗产215

“天人合一”论217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论221

佛教与“天人相关”论224

道家、墨家、杂家的自然观225

古代印度的“梵我”说227

佛教的“依正不二”论230

天台的“一念三千”论231

朝鲜半岛的“天人合一”思想233

一神教的自然观234

21世纪与人类的未来——季羡林、池田大作、蒋忠新对话之四237

《法华经》的统合精神237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240

和平与发展241

“共生意识”阻止“向死亡进军”244

“科学主义”的蔓延&·”247

西方思维变化的朕兆248

光明来自东方249

不间断的“精神斗争”252

“大同思想”与“创造价值”254

华夏天竺 兼爱尚同——关于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256

季羡林教授访谈录264

附录:季羡林年谱277

季羡林著作简表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