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参数测试与分析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石来德,卞永明,简小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239807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机械工程-参数测试;机械工程-参数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参数测试与分析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0.1 机械参数电测法的测量系统2
0.0.2 机械试验技术的进展3
0.0.3 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研究的新成就简介5
第1篇 测试技术15
第1章 测试仪器仪表的一般特性描述15
1.1 静态测量仪器仪表的一般特性15
1.1.1 线性和非线性误差15
1.1.2 灵敏度、分辨率和量程17
1.1.3 迟滞特性17
1.1.4 重复性17
1.1.5 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18
1.1.6 稳定性18
1.2 测试仪器仪表的动态特性19
1.2.1 一阶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21
1.2.2 二阶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22
第2章 应变测量技术25
2.1 应变片25
2.1.1 应变片的转换原理和结构25
2.1.2 应变片的常温工作特性29
2.1.3 应变片的种类和选用35
2.2 应变仪41
2.2.1 应变仪的组成41
2.2.2 测量电桥42
2.2.3 应变仪的种类和发展情况57
2.3 应变测量的测点布置59
2.3.1 测点位置59
2.3.2 测量方向62
2.3.3 常用结构型材的测点布置68
第3章 拉(压)力和扭矩的测量77
3.1 拉(压)力或荷重的测量77
3.1.1 电阻应变式测力仪原理77
3.1.2 弹性元件及其计算公式77
3.1.3 弹性元件材料和尺寸的确定79
3.1.4 应变片的布置和接桥方式81
3.1.5 两种定型产品的结构82
3.1.6 电阻应变式测力仪的测量电路83
3.2 扭矩的测量83
3.2.1 电阻应变片式扭矩仪84
3.2.2 相位差式扭矩仪88
3.2.3 钢弦式扭矩仪92
第4章 位移和转速的测量97
4.1 位移的测量97
4.1.1 电阻式位移计97
4.1.2 电感式位移计100
4.1.3 差动变压器位移计104
4.1.4 感应同步位移计107
4.1.5 磁栅位移计110
4.1.6 光栅位移测量111
4.1.7 光纤位移测量原理119
4.2 转速的测量124
4.2.1 光电式转速计125
4.2.2 磁电式转速计126
第5章 压力和流量的测量129
5.1 压力的测量129
5.1.1 电气式压力计和差压力计的弹性元件129
5.1.2 常用的电气式压力计和差压力计135
5.2 流量的测量139
5.2.1 概述139
5.2.2 涡轮流量计141
5.2.3 椭圆齿轮流量计142
5.2.4 靶式流量计144
5.2.5 浮子流量计146
第6章 振动的测量149
6.1 概述149
6.1.1 振动规律的描述149
6.1.2 振动的类型及其特征参数150
6.1.3 振动测量的分类154
6.2 测振用传感器154
6.2.1 相对式测振传感器的原理155
6.2.2 惯性式测振传感器的原理156
6.2.3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160
6.2.4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161
6.2.5 压电晶体加速度传感器163
6.3 测振用放大器168
6.3.1 微积分放大器169
6.3.2 电压放大器172
6.3.3 电荷放大器173
6.4 机械阻抗的测量174
6.4.1 机械阻抗头175
6.4.2 机械阻抗测量系统175
6.5 实验模态分析176
6.5.1 时域分析177
6.5.2 拉氏域分析178
6.5.3 频域分析179
6.5.4 机械系统模态参数计算184
第7章 噪声的测量192
7.1 概述192
7.2 评价噪声的技术参数192
7.2.1 噪声的强度193
7.2.2 噪声的频谱195
7.3 噪声测量仪表197
7.3.1 传声器197
7.3.2 测量仪器199
7.3.3 噪声测量方法涉及的原理202
7.3.4 测量方法与测量要求的关系207
第8章 温度的测量211
8.1 热电偶与热电阻测温212
8.1.1 热电偶测温原理212
8.1.2 热电偶测温线路213
8.1.3 热电阻测温原理215
8.1.4 热电阻测温线路216
8.2 红外测温216
8.2.1 红外测温原理216
8.2.2 红外探测器218
8.2.3 红外测温仪表219
8.2.4 红外热像仪224
8.3 光纤测温228
8.3.1 光纤温度传感器229
8.3.2 光纤温度计231
8.4 脉冲激光测温232
8.4.1 脉冲激光测量系统232
8.4.2 干涉条纹谱形成原理233
8.4.3 依据干涉条纹谱推算温度234
8.5 其他测温方法235
8.5.1 声速测温法236
8.5.2 易熔合金测温法237
8.5.3 硬度塞测温法237
8.5.4 示温涂料法238
8.5.5 变色温度指示器238
8.6 动态温度测量仪239
8.6.1 动态测温仪的数学模型239
8.6.2 动态测温仪的原理框图240
8.7 微机测温系统简介242
8.7.1 微型计算机测温系统242
8.7.2 微型计算机测温系统的测温过程243
8.8 无线遥测技术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244
第2篇 数据处理与分析249
第9章 信号的类型及其特性249
9.1 确定性信号249
9.1.1 简单周期性信号249
9.1.2 复杂周期性信号250
9.1.3 准周期性信号251
9.1.4 瞬变信号251
9.2 随机信号252
9.2.1 平稳随机信号252
9.2.2 非平稳的随机信号253
9.2.3 各态历经的随机信号254
9.2.4 非各态历经的随机信号254
9.3 几个基本概念255
9.3.1 总体特征参数、样本的统计值和总体特征参数的估计值255
9.3.2 最佳估计值的评定标准255
第10章 描述各类信号性质的特征参数257
10.1 信号的幅值域分析257
10.1.1 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57
10.1.2 信号的平均值和标准差257
10.1.3 信号的均方值和有效值259
10.1.4 幅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和概率分布函数260
10.1.5 信号的幅值直方图和累计频次图265
10.2 信号的频率域分析267
10.2.1 离散的幅值频谱和相位频谱分析267
10.2.2 连续的幅值谱密度函数分析271
10.2.3 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分析281
10.2.4 倒频谱分析285
10.2.5 系统的频响函数288
10.2.6 信号的凝聚函数分析288
10.3 信号的时差域分析293
10.3.1 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相关函数293
10.3.2 自相关函数297
10.3.3 互相关函数300
10.4 信号时序建模分析303
10.4.1 参数模型的定义303
10.4.2 ARMA(n,m)模型的等价形式304
10.4.3 模型的自相关函数305
10.4.4 模型的谱密度函数308
第11章 信号处理的过程及注意事项310
11.1 信号的预处理310
11.1.1 信号的剪辑与编排310
11.1.2 信号的离散化和数字化310
11.1.3 信号的预检317
11.2 信号性质的检验319
11.2.1 几种常见的检验方法320
11.2.2 几种主要信号的性质检验328
11.3 信号处理与分析流程、内容及装置332
11.4 信号处理与分析中的误差分析335
11.4.1 测量误差335
11.4.2 统计误差335
11.4.3 频谱分析中的加窗与平滑处理中的误差分析339
参考文献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