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影响评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
  • 马太玲,张江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5451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环境影响-评价-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分类1

1.1.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

1.1.2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3

1.1.3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4

1.1.4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技术原则4

1.2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4

1.2.1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体系4

1.2.2环境标准体系6

1.3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8

1.3.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8

1.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11

1.4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12

1.4.1国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12

1.4.2国内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概况13

习题15

参考文献16

第2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17

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7

2.1.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17

2.1.2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7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19

2.2.1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规定19

2.2.2环境敏感区的界定20

2.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20

2.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21

2.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21

2.3.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及评价要求23

2.3.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23

2.4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23

2.4.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23

2.4.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25

2.4.3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29

习题31

参考文献31

第3章 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32

3.1污染源调查32

3.1.1污染源及其分类32

3.1.2污染物及其分类32

3.1.3污染源调查33

3.1.4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34

3.2污染源评价39

3.2.1污染源评价的概念与目的39

3.2.2污染源评价的方法39

3.3工程分析40

3.3.1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40

3.3.2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47

3.4清洁生产评述48

3.4.1清洁生产概述48

3.4.2清洁生产的发展49

3.4.3清洁生产水平等级49

3.4.4清洁生产分析指标50

3.4.5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52

3.4.6清洁生产分析实例53

习题57

参考文献57

第4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8

4.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58

4.1.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58

4.1.2社会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技术要求60

4.2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1

4.2.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61

4.2.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62

4.2.3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63

4.2.4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65

4.2.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66

4.3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8

4.3.1地表水评价因子筛选与评价标准68

4.3.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70

4.3.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74

4.3.4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与现状评价75

4.4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77

4.4.1环境噪声现状调查77

4.4.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78

4.4.3噪声和噪声评价量78

4.4.4环境噪声评价标准78

4.4.5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81

4.5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1

4.5.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81

4.5.2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内容84

4.5.3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85

4.6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6

4.6.1土壤环境现状调查86

4.6.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86

4.6.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6

习题88

参考文献89

第5章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90

5.1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一般方法90

5.1.1列表清单法90

5.1.2矩阵法90

5.1.3网络法92

5.1.4图形叠置法92

5.1.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93

5.1.6专家评价法94

5.2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法95

5.2.1模糊数学法原理96

5.2.2隶属函数的确定96

5.2.3应用举例97

5.3灰色系统理论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98

5.3.1灰关联分析法98

5.3.2灰色聚类法100

5.3.3应用举例102

5.4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法105

5.4.1层次分析法原理及分析步骤105

5.4.2应用实例107

5.5环境影响评价的GIS技术109

5.5.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109

5.5.2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110

习题112

参考文献113

第6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4

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内容114

6.1.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114

6.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120

6.2大气污染物扩散点源扩散模式121

6.2.1无界高斯烟流扩散模式121

6.2.2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123

6.2.3静小风扩散模式125

6.2.4封闭性扩散模式126

6.2.5熏烟扩散模式127

6.2.6颗粒物扩散模式128

6.2.7长期平均浓度公式128

6.2.8日平均浓度计算129

6.3非点源扩散模式130

6.3.1线源扩散模式130

6.3.2面源扩散模式132

6.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35

6.4.1平均风速135

6.4.2大气稳定度分级136

6.4.3大气扩散参数138

6.4.4有效源高141

6.4.5混合层厚度143

6.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43

6.5.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143

6.5.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及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确定145

6.5.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确定146

6.6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151

6.6.1建设阶段对策152

6.6.2运行阶段对策152

6.6.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建议153

6.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及案例153

6.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推荐模式153

6.7.2案例分析159

习题165

参考文献165

第7章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66

7.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环节166

7.1.1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166

7.1.2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概述170

7.1.3预测条件的确定171

7.1.4水体和污染源的简化173

7.2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常用的水质模型174

7.2.1水质模型概述174

7.2.2河流常用水质模型176

7.2.3湖泊、水库水质模型183

7.2.4水质模型的参数估值185

7.2.5水质模型的检验189

7.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90

7.3.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与评价等级190

7.3.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92

7.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193

7.4.1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污染193

7.4.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与评价等级194

7.4.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97

7.5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198

7.5.1工业常用的水污染消减措施198

7.5.2环境管理措施198

7.6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199

7.6.1项目概况199

7.6.2评价等级的确定200

7.6.3水环境影响预测201

习题203

参考文献204

第8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205

8.1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05

8.1.1噪声源及其分类205

8.1.2噪声的产生及传播途径205

8.1.3声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206

8.2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206

8.2.1噪声衰减计算式206

8.2.2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207

8.2.3空气吸收衰减208

8.2.4声屏障引起的衰减208

8.2.5附加衰减210

8.2.6反射效应210

8.3声环境影响预测210

8.3.1预测范围及预测点210

8.3.2预测点声级计算和等声级图211

8.3.3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型212

8.4声环境影响评价215

8.4.1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215

8.4.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和要求216

8.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217

8.6声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18

8.6.1项目建设概况218

8.6.2评价等级、范围、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218

8.6.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218

8.6.4主要设备噪声水平218

8.6.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19

8.6.6噪声防治对策219

8.6.7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9

习题219

参考文献220

第9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221

9.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21

9.1.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221

9.1.2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222

9.1.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23

9.1.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标准224

9.2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228

9.2.1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228

9.2.2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229

9.2.3主要工作内容230

9.2.4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计算231

9.2.5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预测232

9.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234

9.3.1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234

9.3.2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234

9.3.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235

9.3.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236

9.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37

9.4.1固体废物的类别和产生量237

9.4.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238

习题238

参考文献239

第10章 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0

10.1生态环境影响识别240

10.1.1影响因素的识别240

10.1.2影响对象的识别241

10.1.3影响性质与程度的识别242

10.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242

10.2.1类比法242

10.2.2水土流失预测评价方法243

10.2.3生态制图法245

10.2.4景观生态学方法245

10.2.5生产力评价法246

10.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247

10.3.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与评价因子247

10.3.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248

10.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替代方案250

10.4.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50

10.4.2替代方案251

10.5土壤环境影响评价252

10.5.1土壤环境影响识别252

10.5.2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54

10.5.3防止土壤污染、退化、破坏的对策256

10.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256

10.6.1项目区概况256

10.6.2生态环境影响识别257

10.6.3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及参数257

10.6.4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技术方法及应用257

10.6.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61

习题261

参考文献262

第11章 环境风险评价264

11.1环境风险评价概述264

11.1.1环境风险264

11.1.2环境风险评价264

11.1.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265

11.2环境风险识别与度量265

11.2.1环境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265

11.2.2环境风险识别的方法265

11.2.3环境风险的度量266

11.3环境风险评价268

11.3.1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268

11.3.2环境风险评价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269

11.3.3源项分析271

11.3.4后果计算272

11.3.5风险计算和评价274

11.4环境风险管理274

11.4.1风险防范措施274

11.4.2应急预案275

11.5环境风险评价实例275

习题278

参考文献278

第12章 公众参与279

12.1公众参与概述279

12.1.1公众参与的目的279

12.1.2公众参与的意义279

12.1.3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280

12.2公众参与的内容与方式280

12.2.1公众参与的内容280

12.2.2公众参与的方式282

12.3公众参与在中国的发展285

12.3.1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285

12.3.2我国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285

习题287

参考文献287

第13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288

13.1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概述288

13.1.1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内涵288

13.1.2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和经济分析288

13.1.3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289

13.2环境经济评价方法290

13.2.1环境价值290

13.2.2环境价值评估方法291

13.3费用效益分析295

13.3.1费用效益分析的含义295

13.3.2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区别296

13.3.3费用效益分析的方法296

13.3.4敏感性分析法298

13.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299

13.4.1环境影响的筛选299

13.4.2环境影响的量化300

13.4.3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300

13.4.4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300

13.5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案例分析300

13.5.1研究区概况300

13.5.2评价因子筛选及其量化方法301

13.5.3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02

13.5.4生态环境成本总评价结果305

习题305

参考文献306

第14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307

14.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307

14.1.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307

14.1.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和原则307

14.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与内容308

14.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08

14.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309

14.3区域开发环境制约因素分析310

14.3.1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310

14.3.2土地使用适宜性和生态适宜度分析311

14.4区域规划方案分析313

14.4.1区域规划方案分析的基本概念313

14.4.2开发区规划方案分析313

14.5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314

14.5.1区域环境总量控制分类314

14.5.2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314

习题315

参考文献315

第15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17

15.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317

15.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317

15.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317

15.1.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317

15.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318

15.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319

15.2.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319

15.2.2规划分析319

15.2.3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320

15.2.4环境目标、评价指标确定与环境影响识别320

15.2.5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321

15.2.6环境可行规划方案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22

15.2.7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322

15.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323

15.3.1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323

15.3.2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325

15.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325

15.4.1总则325

15.4.2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分析327

15.4.3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328

15.4.4规划对区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28

15.4.5推荐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措施329

15.4.6总结与建议329

习题330

参考文献330

第16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332

16.1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类型332

16.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类型332

16.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类型332

16.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332

16.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332

16.2.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337

16.2.3规划环境影响篇章的编写338

16.2.4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339

16.2.5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编写339

16.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340

16.3.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340

16.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报批341

16.4环境影响报告书实例341

16.4.1总则341

16.4.2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43

16.4.3工业园污染源分析344

16.4.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45

16.4.5工业园环境保护措施346

16.4.6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349

习题350

参考文献3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