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
  • 李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279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1

一、“以人为本”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最根本内容2

二、“以人为本”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线索和钥匙7

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理论相区别的焦点14

四、“以人为本”是一种崭新的思想认识方法和实践原则19

第一章 何谓“以人为本”29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源流29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29

(二)西方文化中的人本思想33

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38

(一)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38

(二)人的价值和本体相统一40

(三)人的个体和群体相统一43

(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45

三、“以人为本”的新论述46

四、理解“以人为本”的基本理论视角51

(一)“以人为本”是个哲学命题52

(二)“以人为本”是个人道主义命题54

五、“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实质56

(一)一般意义上的理解57

(二)发展观意义上的理解63

(三)以人为本的实质74

第二章以“什么人”为本83

一、以现实的人为本84

二、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94

三、以“每个人”为本98

(一)理论论证99

(二)实践检验107

四、坚持以“人民群众”和“每个人”为本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0

(一)每个人与人民群众的统一111

(二)历史的统一115

(三)具体的统一121

(四)坚持以“每个人”与以“人民群众”为本相统一的意义127

五、“以人为本”的历史发展形态132

第三章 以人的“什么”为本136

一、人的需要和利益137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37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141

(三)利益的实质和类型145

(四)人的根本利益147

二、人权及其保障的优先性153

(一)权利及其类型153

(二)人权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权利156

(三)自由是人权最重要的内容159

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162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最根本的利益163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166

(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170

四、科学发展观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的发展观175

(一)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176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核心177

(三)统筹兼顾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181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181

(五)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182

第四章“谁”是以人为本的主体185

一、主体和客体185

(一)主体186

(二)客体191

二、“以人为本”的主体193

(一)从主客关系的角度看194

(二)从主体间性的视角看202

(三)从逻辑的角度分析210

三、“以人为本”的“第一主体”214

第五章 为何要“以人为本”225

一、人是世界最高的价值实体226

(一)人是地球上最高级的智慧生命226

(二)人的世界就是人本身229

二、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34

(一)人是社会之本235

(二)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37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41

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243

(一)世界发展的经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潮流243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248

(三)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根本在人252

第六章 何以能“以人为本”262

一、“以人为本”的政治前提262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和根本宗旨的必然逻辑263

(二)执政为民理念的集中体现265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269

(四)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高度凝炼271

二、“以人为本”的实践基础274

(一)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逻辑274

(二)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高度概括279

三、“以人为本”的现实根基283

(一)日渐雄厚的物质基础284

(二)逐步健全的政治保障290

(三)不断改善的社会环境291

(四)日趋成熟的民心指向296

第七章 如何“以人为本”301

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302

(一)民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303

(二)健全民主制度306

(三)依法治国310

(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311

二、保障人的各项权益313

(一)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313

(二)依法公正保障人的非基本权利323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327

三、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335

(一)为了能够“创造历史”,人必须能够生活335

(二)努力推进科学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41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46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46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49

(三)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359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68

(五)在全球化进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80

主要参考书目391

后记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