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药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
  • 张的凤,余润民,张金莲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ISBN:978781132489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药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13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3

第一节 精气学说13

第二节 阴阳学说17

第三节 五行学说22

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30

第二章 藏象33

第一节 五脏35

第二节 六腑45

第三节 奇恒之腑48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50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57

第一节 精57

第二节 气59

第三节 血66

第四节 津液68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70

第四章 经络73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73

第二节 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75

第三节 十二经脉76

第四节 奇经八脉91

第五章 形体和官窍97

第一节 形体97

第二节 官窍100

第六章 病因106

第一节 外感病因107

第二节 内伤病因111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113

第四节 其他病因116

第七章 发病120

第一节 发病原理120

第二节 发病类型122

第八章 病机125

第一节 基本病机125

第二节 疾病传变137

第九章 防治原则141

第一节 预防141

第二节 治则144

附录Ⅰ 四诊151

第一节 望诊151

第二节 闻诊158

第三节 问诊160

第四节 切诊167

附录Ⅱ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174

下篇 中药学185

总论185

第一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186

第一节 产地186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186

第二章 中药的炮制189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189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190

第三章 中药的作用193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193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193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195

第一节 四气195

第二节 五味196

第三节 升降浮沉197

第四节 归经199

第五节 毒性200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202

第六章 用药禁忌204

第七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206

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206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207

各论210

第一章 解表药210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210

麻黄210

桂枝211

紫苏212

生姜212

香薷212

荆芥213

防风213

羌活214

白芷214

细辛215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215

薄荷216

牛蒡子216

桑叶217

菊花217

柴胡218

升麻218

葛根219

第二章 清热药221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221

石膏221

知母222

芦根222

天花粉223

栀子223

夏枯草224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224

黄芩225

黄连225

黄柏226

龙胆草227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227

金银花228

连翘228

大青叶228

板蓝根229

穿心莲229

蒲公英230

鱼腥草230

红藤230

射干231

白头翁231

蚤休232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233

生地黄233

玄参234

牡丹皮234

赤芍235

第五节 清虚热药236

青蒿236

地骨皮236

银柴胡237

第三章 泻下药238

第一节 攻下药238

大黄238

芒硝239

第二节 润下药240

火麻仁240

郁李仁241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241

甘遂241

牵牛子242

巴豆242

第四章 祛风湿药244

独活244

威灵仙245

木瓜245

蕲蛇246

防己246

秦艽247

五加皮247

桑寄生247

第五章 化湿药250

藿香250

苍术250

厚朴251

砂仁252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254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254

茯苓254

薏苡仁255

猪苓255

泽泻255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256

车前子256

滑石257

关木通257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258

茵陈258

金钱草259

第七章 温里药260

附子260

干姜261

肉桂261

吴茱萸262

丁香263

第八章 理气药265

橘皮265

枳实(附药:枳壳)266

木香266

香附267

沉香267

川楝子268

薤白268

第九章 消食药270

山楂270

神曲270

麦芽271

莱菔子271

第十章 驱虫药273

使君子273

苦楝皮274

槟榔274

第十一章 止血药276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276

大蓟276

小蓟277

地榆277

槐花278

侧柏叶278

白茅根278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279

三七279

茜草280

蒲黄280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281

白及281

仙鹤草282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283

艾叶283

炮姜284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285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285

川芎285

延胡索286

郁金286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288

丹参288

红花288

桃仁289

益母草289

牛膝290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291

土鳖虫292

自然铜292

第四节 破血消症药293

莪术293

水蛭294

穿山甲294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296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296

半夏296

天南星297

白附子298

白芥子298

旋覆花298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299

前胡299

桔梗300

川贝母300

浙贝母301

瓜蒌301

竹茹302

竹沥302

天竺黄303

礞石303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304

杏仁304

苏子305

百部305

桑白皮306

葶苈子306

第十四章 安神药308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308

朱砂308

磁石309

龙骨309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310

酸枣仁310

柏子仁310

远志311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313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313

石决明313

珍珠母314

牡蛎314

代赭石315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316

羚羊角316

牛黄316

钩藤317

天麻317

全蝎318

蜈蚣318

第十六章 开窍药320

麝香320

冰片321

苏合香321

第十七章 补虚药323

第一节 补气药323

人参323

西洋参324

党参325

太子参325

黄芪325

白术326

山药327

甘草327

大枣328

第二节 补阳药329

鹿茸330

巴戟天330

淫羊藿331

补骨脂331

益智332

肉苁蓉332

菟丝子332

沙苑子333

杜仲333

续断334

蛤蚧334

冬虫夏草335

紫河车335

第三节 补血药336

当归337

熟地黄337

何首乌338

白芍338

阿胶339

第四节 补阴药340

北沙参340

南沙参340

麦冬341

枸杞子341

龟甲342

鳖甲342

桑椹343

百合343

黄精343

墨旱莲344

女贞子344

第十八章 收涩药346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346

麻黄根346

浮小麦347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347

五味子347

乌梅348

五倍子348

罂粟壳349

诃子349

肉豆蔻349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350

山茱萸350

桑螵蛸351

莲子351

第十九章 涌吐药353

第二十章 外用药及其他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