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学 第2版
  • (美)威廉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8767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720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教材-英文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导论和衡量问题1

第1章 导论3

1.1何谓宏观经济学?3

1.2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4

1.3宏观经济模型8

1.4微观经济学原理11

1.5宏观经济学中的分歧12

1.6我们能从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学到什么?13

1.7认识近期和当前的宏观经济事件16

1.7.1总生产率16

1.7.2税收、政府支出与政府赤字17

1.7.3利率20

1.7.4美国的经济周期23

1.7.5经常账户盈余与政府盈余25

1.7.6通货膨胀27

1.7.7失业29

1.8 复习与练习32

1.8.1本章小结32

1.8.2主要概念32

1.8.3复习题34

1.8.4思考题35

1.8.5练习题36

第2章 衡量37

2.1衡量GDP:国民收入与生产账户37

2.1.1用生产法衡量GDP39

2.1.2支出法40

2.1.3收入法40

2.1.4以存货投资为例41

2.1.5以国际贸易为例42

2.1.6国民生产总值42

2.1.7 GDP忽略了什么?43

2.1.8总支出的构成44

2.2名义GDP和实际GDP、价格指数46

2.2.1实际GDP46

2.2.2价格水平的衡量指标50

2.2.3衡量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时存在的问题51

宏观经济学实践:博斯金委员会和消费价格指数53

2.3储蓄、财富和资本53

2.4劳动力市场衡量55

宏观经济学实践:对失业和边缘劳动力的衡量56

2.5复习与练习57

2.5.1本章小结57

2.5.2主要概念58

2.5.3复习题59

2.5.4思考题60

2.5.5练习题62

第3章 经济周期的衡量63

3.1 GDP波动的规律性63

宏观经济学实践:宏观经济预测困难重重66

3.2联动67

3.3 GDP的构成74

3.4名义变量76

宏观经济学实践:货币供给和总体经济活动80

3.5劳动力市场变量81

3.6联动总结83

3.7复习与练习84

3.7.1本章小结84

3.7.2主要概念84

3.7.3复习题85

3.7.4思考题86

3.7.5练习题87

第2篇 宏观经济的一时期模型89

第4章 消费者和企业行为:工作—闲暇决策和利润最大化91

4.1典型消费者92

4.1.1典型消费者的偏好92

4.1.2典型消费者的预算约束97

4.1.3消费者的最优化101

理论与经验数据:1980—2003年美国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劳动供给111

4.2典型企业114

4.2.1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生产函数的影响119

宏观经济学实践:亨利·福特和全要素生产率121

理论与经验数据:全要素生产率和美国的总生产函数122

4.2.2典型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123

4.3复习与练习127

4.3.1本章小结127

4.3.2主要概念127

4.3.3复习题129

4.3.4思考题129

4.3.5练习题131

第5章 封闭经济下的一时期宏观经济模型133

5.1政府133

5.2竞争性均衡134

5.3最优141

宏观经济学实践: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苏联144

5.3.1社会无效率的原因145

5.3.2如何使用模型147

5.4用模型分析:政府购买变化的影响149

理论与经验数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政府支出151

5.5用模型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152

5.5.1对模型预测的解释156

理论与经验数据:全要素生产率、实际GDP和能源价格157

5.6复习与练习160

5.6.1本章小结160

5.6.2主要概念160

5.6.3复习题161

5.6.4思考题162

5.6.5练习题163

第3篇 经济增长165

第6章 经济增长:马尔萨斯和索洛167

6.1经济增长事实168

6.2马尔萨斯经济增长模型174

6.2.1马尔萨斯经济增长模型中稳定状态的分析178

6.2.2马尔萨斯经济增长模型有多大用处?185

6.3索洛模型:外生增长185

6.3.1消费者186

6.3.2典型企业187

6.3.3竞争性均衡188

6.3.4对稳定状态的分析191

宏观经济学实践:索洛增长模型、投资率和人口增长198

6.4增长核算200

6.4.1索洛残差和生产率减速201

6.4.2增长核算实例204

宏观经济学实践:东亚奇迹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206

6.5复习与练习208

6.5.1本章小结208

6.5.2主要概念209

6.5.3复习题209

6.5.4思考题210

6.5.5练习题211

第7章 各国收入差异与内生增长213

7.1趋同214

宏观经济学实践:世界各国的劳均收入会趋同吗?218

7.2内生增长:人力资本积累模型220

7.2.1典型消费者221

7.2.2典型企业222

7.2.3竞争性均衡222

7.2.4经济政策与增长225

7.2.5内生增长模型中的趋同227

宏观经济学实践:教育和增长229

7.3复习与练习231

7.3.1本章小结231

7.3.2主要概念232

7.3.3复习题232

7.3.4思考题233

7.3.5练习题233

第4篇 储蓄、政府赤字和投资235

第8章 两时期模型:消费—储蓄决策与李嘉图等价237

8.1经济的两时期模型238

8.1.1消费者239

理论与经验数据:消费均匀化与股票市场254

8.1.2政府265

8.1.3竞争性均衡266

8.2李嘉图等价定理268

8.2.1李嘉图等价:数值例子269

8.2.2李嘉图等价:图解270

8.2.3李嘉图等价与政府债务负担272

8.2.4李嘉图等价不成立时会发生什么情况?社会保障和信贷市场不完全274

宏观经济学实践:从现收现付制转向完全基金制社会保障279

理论与经验数据:乔治·H·W·布什和降低预扣税283

8.3复习与练习287

8.3.1本章小结287

8.3.2主要概念287

8.3.3复习题288

8.3.4思考题289

8.3.5练习题292

第9章 包含投资的实际跨期模型293

9.1典型消费者294

9.1.1当期劳动供给296

9.1.2当期消费品需求297

9.2典型企业299

9.2.1利润和当期劳动需求301

9.2.2典型企业的投资决策303

9.3政府309

9.4竞争性均衡310

9.4.1当期劳动力市场和产出供给曲线310

9.4.2当期商品市场和产出需求曲线315

9.4.3完整的实际跨期模型319

9.5政府购买暂时性增加:G增加的均衡效应321

9.6政府购买永久性增加:G和G′都增加的均衡效应323

理论与经验数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投资支出326

9.7当期资本存量K下降的均衡效应327

宏观经济学实践:199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上游洪水的宏观经济影响329

9.8当期全要素生产率z提高的均衡效应330

9.9未来全要素生产率z′提高的均衡效应332

理论与经验数据:“新经济”又过时了333

9.10部门冲击336

理论与经验数据:“9·11”作为部门冲击338

9.11复习与练习340

9.11.1本章小结340

9.11.2主要概念341

9.11.3复习题342

9.11.4思考题343

9.11.5练习题345

第5篇 货币和经济周期347

第10章 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349

10.1什么是货币?349

10.1.1货币供给的衡量350

10.2货币跨期模型351

10.2.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费雪关系式353

10.2.2典型消费者354

10.2.3政府359

10.2.4竞争性均衡——完整的货币跨期模型361

10.3货币供给水平增加与货币中性363

10.4货币跨期模型中的短期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暂时下降367

理论与经验数据:能源相对价格和价格水平的变化369

10.5货币需求的变化371

理论与经验数据:货币流通速度373

10.6货币数量论和货币主义375

宏观经济学实践:货币总量在货币政策决策中无用378

10.7复习与练习379

10.7.1本章小结379

10.7.2主要概念380

10.7.3复习题381

10.7.4思考题382

10.7.5练习题383

第11章 市场出清的经济周期模型385

11.1弗里德曼-卢卡斯货币意外模型386

11.1.1货币意外模型的货币政策含义390

11.1.2对弗里德曼-卢卡斯货币意外模型的评论390

11.2真实经济周期模型391

11.2.1真实经济周期和货币供给变动396

11.2.2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政府政策含义398

11.2.3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评论399

理论与经验数据:货币冲击、实际冲击和1970年后的衰退400

宏观经济学实践:经济周期和大萧条404

11.3凯恩斯协调失效模型405

11.3.1协调失效模型:一个例子408

11.3.2协调失效模型的预测411

11.3.3协调失效模型的政策含义413

宏观经济学实践:经济周期消失了?415

11.3.4对协调失效模型的评论416

11.4复习与练习416

11.4.1本章小结416

11.4.2主要概念417

11.4.3复习题418

11.4.4思考题418

11.4.5练习题419

第12章 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黏性工资模型421

12.1凯恩斯黏性工资模型中的劳动力市场422

12.2黏性工资总供给曲线425

12.2.1使黏性工资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427

12.3总需求:IS曲线和LM曲线428

12.3.1 IS曲线的移动431

12.3.2 LM曲线的移动431

12.3.3总需求曲线434

12.3.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435

12.4完整的凯恩斯黏性工资模型436

12.4.1工资是黏性时的货币非中性439

理论与经验数据:黏性工资和货币供给波动能解释经济周期吗?441

宏观经济学实践:货币政策和“沃尔克衰退”442

理论与经验数据:凯恩斯总需求冲击作为经济周期的起因445

12.4.2黏性工资模型中政府政策的作用447

宏观经济学实践:乔治·W·布什、艾伦·格林斯潘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效452

12.4.3货币需求的变动和货币控制454

12.5凯恩斯黏性价格模型456

12.5.1对凯恩斯黏性工资和黏性价格模型的评论457

12.6复习与练习458

12.6.1本章小结458

12.6.2主要概念459

12.6.3复习题460

12.6.4思考题460

12.6.5练习题462

第6篇 国际宏观经济学463

第13章 商品和资产的国际贸易465

13.1两商品小型开放经济模型466

13.1.1无贸易时小型开放经济中的竞争性均衡468

13.1.2贸易在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影响470

13.1.3贸易条件的变化:对生产、消费和福利的影响474

宏观经济学实践:贸易条件的冲击对经济周期有多重要?477

13.2两时期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经常账户478

理论与经验数据:经常账户赤字是一件坏事吗?481

理论与经验数据:20世纪80年代的双赤字481

13.3生产、投资和经常账户485

13.3.1世界实际利率提高的影响486

13.3.2政府支出暂时性增加与永久性增加及其对经常账户的影响487

13.3.3当期和未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489

13.3.4经常账户赤字、消费和投资492

13.4复习与练习494

13.4.1本章小结494

13.4.2主要概念495

13.4.3复习题495

13.4.4思考题496

13.4.5练习题497

第14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499

14.1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500

理论与经验数据:巨无霸汉堡指数和美国与加拿大的购买力平价关系501

14.2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504

14.3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小型开放经济模型506

14.3.1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中性508

14.3.2国外经济事件对国内经济的名义冲击:P*提高510

14.3.3国外经济事件对国内经济的实际冲击511

宏观经济学实践:亚洲金融危机513

14.4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小型开放经济模型515

14.4.1固定汇率制下的名义国外冲击516

14.4.2固定汇率制下的实际国外冲击517

14.4.3汇率下降519

14.4.4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选择521

14.5资本管制522

14.5.1资本账户和国际收支523

14.5.2资本管制的影响525

宏观经济学实践:资本管制在实践中有成效吗?527

14.6复习与练习528

14.6.1本章小结528

14.6.2主要概念529

14.6.3复习题530

14.6.4思考题530

14.6.5练习题531

第7篇 货币、银行、失业和通货膨胀533

第15章 货币、通货膨胀和银行535

15.1各种货币形式536

宏观经济学实践:商品货币和商品担保纸币:雅浦岛石头和纸牌538

15.2货币与双方需要一致的缺失:商品货币和不兑现纸币的作用539

15.3货币跨期模型中的长期通货膨胀543

15.3.1最优货币政策:弗里德曼法则548

宏观经济学实践:美联储应将通货膨胀率降为零或更低?551

15.4金融中介和银行552

15.4.1资产的特性552

15.4.2金融中介553

15.4.3戴蒙德-迪布维格银行模型555

宏观经济学实践:美国和加拿大的银行破产与银行恐慌563

15.5复习与练习564

15.5.1本章小结564

15.5.2主要概念565

15.5.3复习题565

15.5.4思考题566

15.5.5练习题567

第16章 失业:搜寻和效率工资569

16.1美国失业率和参与率的变动情况570

宏观经济学实践:欧洲的失业576

16.2失业的搜寻模型577

16.2.1就业和失业工人的福利577

16.2.2保底工资579

16.2.3失业率的决定580

宏观经济学实践:失业保险和激励587

16.3效率工资模型589

16.3.1企业的最优化:就业和效率工资的选择590

16.3.2效率工资模型中的劳动力市场均衡591

16.3.3效率工资模型和经济周期593

16.4复习与练习598

16.4.1本章小结598

16.4.2主要概念599

16.4.3复习题599

16.4.4思考题600

16.4.5练习题601

第17章 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和中央银行承诺603

17.1菲利普斯曲线604

17.1.1弗里德曼-卢卡斯货币意外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607

17.1.2认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变化情况611

宏观经济学实践:新西兰学习控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目标制617

宏观经济学实践:香港对低通货膨胀的承诺621

17.2复习与练习622

17.2.1本章小结622

17.2.2主要概念623

17.2.3复习题623

17.2.4思考题624

17.2.5练习题625

附录 数学推导627

A1第4章:消费者和企业行为627

A1.1典型消费者627

A1.2典型企业630

A1.3问题631

A2第5章:封闭经济下的一时期宏观经济模型631

A2.1竞争性均衡631

A2.2帕累托最优632

A2.3比较静态633

A2.4问题635

A3第6章和第7章:经济增长635

A3.1索洛增长模型的显式结果635

A3.2问题637

A3.3最优增长:内生消费—储蓄决策637

A3.4问题640

A4第8章:两时期模型640

A4.1消费者的最优化问题640

A4.2比较静态641

A4.3问题643

A5第9章:包含投资的实际跨期模型644

A5.1问题645

A6第10章:货币跨期模型645

A6.1问题650

A7第15章:货币、通货膨胀和银行650

A7.1清泷信宏-赖特货币搜寻模型650

A7.2问题652

A7.3戴蒙德-迪布维格银行模型652

A7.4问题654

A8第16章:失业:搜寻和效率工资654

A8.1问题656

A9第17章: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和中央银行承诺656

A9.1问题657

索引6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