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接入网技术与设计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接入网技术与设计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4963861.jpg)
- 李雪松,傅珂,柳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211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接入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接入网技术与设计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接入网技术基础1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1
1.2 接入网的发展历程2
1.3 接入网定义与定界3
1.4 接入网功能结构与接口4
1.4.1 接入网功能结构4
1.4.2 接入网接口6
1.5 接入网的分层模型7
1.6 接入网接入类型9
1.7 接入网管理9
1.8 接入网特点12
小结14
思考与练习14
第2章 铜线接入网技术15
2.1 铜线用户线路网15
2.1.1 铜双绞线和音频对称电缆15
2.1.2 用户线路网16
2.1.3 配线方式18
2.1.4 传输设计19
2.1.5 加感技术20
2.1.6 用户线路网演进21
2.2 铜线对增容技术与系统21
2.2.1 信号复用技术22
2.2.2 线路集中技术23
2.3 话带Modem和ISDN接入技术24
2.3.1 话带Modem拨号接入24
2.3.2 ISDN接入26
2.4 HDSL技术29
2.4.1 系统构成30
2.4.2 关键技术31
2.4.3 性能损伤32
2.4.4 传输标准32
2.4.5 应用与发展33
2.4.6 第二代HDSL——HDSL234
2.5 ADSL技术35
2.5.1 ADSL的简介35
2.5.2 ADSL的调制技术37
2.5.3 基于DMT的ADSL系统38
2.5.4 ADSL.Lite(G.Lite或UDSL)技术43
2.5.5 ADSL与其他铜有线接入方式的对比45
2.5.6 ADSL的应用实例46
2.6 VDSL技术50
2.6.1 系统要求参考模型51
2.6.2 传送模式51
2.6.3 性能52
2.6.4 发送频谱52
2.6.5 功率消耗52
2.6.6 调制技术52
2.6.7 应用与发展53
小结54
思考与练习54
第3章 接入网的接口56
3.1 业务节点接口56
3.1.1 业务节点56
3.1.2 业务节点类型56
3.1.3 业务节点接口类型57
3.2 用户网络接口58
3.2.1 Z接口58
3.2.2 U接口59
3.2.3 其他接口60
3.3 电信管理网接口60
3.4 V5接口60
3.4.1 V5接口的地位和作用60
3.4.2 V5接口的接入模型63
3.4.3 V5.1与V5.2的比较64
3.4.4 V5接口所支持的业务及选用原则65
3.4.5 V5接口的功能描述66
3.4.6 V5链路及时隙结构67
3.4.7 呼叫控制协议结构70
3.4.8 V5接口的物理层71
3.4.9 V5接口的数据链路层73
3.4.10 V5接口的网络层(第三层)79
3.4.11 V5接口的测试94
3.4.12 V5接口的网管功能95
3.4.13 V5接口存在的问题95
3.4.14 V5接口的应用96
小结96
思考与练习97
第4章 光纤接入网技术98
4.1 光纤接入网概述98
4.1.1 光纤接入网基本概念98
4.1.2 光纤接入网接入方式99
4.1.3 光纤接入网参考配置和功能结构100
4.1.4 光纤接入网应用类型101
4.2 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104
4.2.1 单星形结构104
4.2.2 双星形结构105
4.2.3 总线形结构105
4.2.4 环形结构106
4.2.5 树形结构106
4.3 无源光网络107
4.3.1 PON的定义107
4.3.2 PON的光纤类型107
4.3.3 PON的波长分配108
4.3.4 双向传输技术109
4.3.5 多址接入技术110
4.3.6 OAN系统规范113
4.3.7 PON功能结构114
4.3.8 PON系统的保护117
4.4 ATM无源光网络118
4.4.1 概述118
4.4.2 APON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119
4.4.3 APON的帧结构120
4.4.4 APON的关键技术122
4.5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24
4.5.1 EPON推出背景124
4.5.2 EPON定义与系统结构125
4.5.3 EPON工作原理127
4.5.4 EPON光路波长分配129
4.5.5 EPON的关键技术130
4.5.6 EPON技术应用分析132
4.6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134
4.6.1 GPON简介134
4.6.2 GPON的标准化进程和研究现状136
4.6.3 GPON系统结构137
4.6.4 GPON的工作原理139
4.6.5 GPON的协议栈和复用机制142
4.6.6 GPON的封装方式147
4.6.7 GPON的关键技术151
小结155
思考与练习155
第5章 无源光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156
5.1 无源光网络的建设模式规划策略156
5.1.1 无源光网络的建设模式及应用原则156
5.1.2 无源光网络建设投资模型及应用160
5.1.3 新建场景建设模式分析与比较162
5.1.4 铜缆网改造方案分析与比较168
5.2 EPON的FTTH工程设计规范170
5.2.1 EPON设备配置要求170
5.2.2 无源光器件基本要求175
5.2.3 ODN拓扑结构及组网原则176
5.2.4 设备安装设计179
5.2.5 ODN设计原则181
5.3 EPON实现FTTH的工程方案189
5.3.1 PON实现FTTH的工程设计方案189
5.3.2 某电信局FTTH光纤接入网的实现方案192
5.3.3 工程方案实例203
5.3.4 宽带小区布线工程方案207
小结212
思考与练习212
第6章 CATV和HFC接入网213
6.1 传统同轴电缆CATV系统213
6.1.1 CATV系统概述213
6.1.2 CATV系统发展状况214
6.1.3 CATV系统216
6.2 CATV光纤传输系统218
6.2.1 CATV光纤传输系统特点218
6.2.2 CATV光纤传输系统的类型219
6.2.3 CATV传输系统的性能参数222
6.2.4 CATV光纤传输系统规划224
6.3 HFC系统227
6.3.1 HFC的发展227
6.3.2 HFC的结构227
6.3.3 HFC的传输方式229
6.3.4 HFC频谱分配方案231
6.3.5 HFC双向通信问题232
6.3.6 HFC的供电233
6.3.7 HFC的特点233
6.3.8 Cable Modem接入系统233
6.4 HFC网络设计和双向化技术237
6.4.1 广电A平台HFC网络结构设计237
6.4.2 广电B平台HFC网络结构设计239
6.4.3 有线电视HFC网络双向化技术242
6.5 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化设计方案实例244
6.5.1 某市有线电视网络现状244
6.5.2 某市HFC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总体设计思想244
6.5.3 HFC有线电视网络改造方案设计244
6.5.4 防雷与接地设计253
6.6 光纤有线电视网全业务宽带接入方案实例254
6.6.1 有线电视网络全业务接入网技术方案分析254
6.6.2 某市有线电视综合业务数据网的总体设计思想254
6.6.3 基于EPON技术的有线电视全业务接入网系统结构设计255
6.6.4 EPON系统可靠性设计257
6.6.5 宽带接入网设备选型原则258
6.6.6 广电EPON网络建设中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259
小结259
思考与练习259
第7章 供电261
7.1 供电方式261
7.2 接入网设备的馈电接口263
小结264
思考与练习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