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据协力义务之比较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占善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320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证据-比较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据协力义务之比较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证据协力义务之基础理论6
第一节 证据协力义务之内涵及意义6
一、证据协力义务之内涵6
二、证据协力义务确立之意义9
第二节 证据协力义务之法定形态与性质11
一、证据协力义务之法定形态11
二、证据协力义务之性质15
第三节 证据协力义务之分类17
一、当事人之证据协力义务与第三人之证据协力义务17
二、人证之证据协力义务与物证之证据协力义务19
第四节 证据协力义务履行费用请求权19
一、证据协力义务履行费用请求权之内涵及性质19
二、证据协力义务履行费用请求权之行使22
第二章 证据协力义务之适用畛域——证据调查28
第一节 证据声明29
一、证据声明之成立要件30
二、证据声明之时期35
三、证据声明之撤回39
第二节 法院对证据声明采否之判断40
一、证据调查必要性之判断41
二、法院对证据声明之判断形式45
第三节 证据调查之实施48
一、证据调查中的直接原则48
二、证据调查中的当事人在场权49
三、证据调查期日51
四、法院外之证据调查51
第四节 证据方法之限制55
一、证据方法之法定55
二、证据方法之限定56
第三章 文书提出义务68
第一节 文书提出义务概述68
一、文书提出义务之内涵68
二、文书提出义务之立法趋向69
第二节 文书提出义务之范围73
一、个别义务文书73
二、一般性义务文书82
第三节 文书提出义务存否之审理与裁判91
一、举证人之申请应载明之事项92
二、文书特定负担之减轻93
三、文书提出义务证明(释明)责任之承担96
四、文书提出义务存否之判断程序98
五、文书提出义务存否之裁判及其救济101
第四节 文书提出义务不履行之效果104
一、当事人不履行文书提出义务之效果104
二、第三人不履行文书提出义务之效果108
第四章 勘验协力义务113
第一节 勘验概述113
一、勘验之内涵与特质113
二、我国现行民诉法上的勘验116
第二节 勘验协力义务之范围121
一、德国121
二、日本122
三、我国台湾地区125
四、我国现行民诉法126
第三节 勘验协力义务存否之审理与裁判128
一、申请应表明之事项129
二、勘验标的物提出义务证明(释明)责任之承担130
三、勘验标的物提出义务存否之判断程序131
四、勘验标的物提出义务存否之裁判及其救济133
第四节 勘验协力义务不履行之效果134
一、当事人不履行勘验标的物提出义务之效果135
二、第三人不履行勘验协力义务之效果139
第五章 证人义务143
第一节 证人之内涵与能力143
一、证人之内涵143
二、证人能力145
第二节 到场义务148
一、到场义务之内涵149
二、违反到场义务之构成条件149
三、对证人违反到场义务之制裁151
第三节 宣誓(具结)义务154
一、确立宣誓(具结)义务之意义154
二、宣誓(具结)程序156
三、宣誓(具结)义务的免除与拒绝158
四、违背宣誓(具结)义务所受之制裁161
第四节 证言义务162
一、证人陈述之方式162
二、证人讯问之方法165
三、公务员作为证人讯问之特则170
四、证言之附随义务171
五、违背证言义务所受之制裁172
第五节 证言拒绝权173
一、证言拒绝权之性质173
二、证言拒绝权之类型174
三、证言拒绝权之例外183
四、拒绝证言之程序184
第六章 鉴定义务186
第一节 鉴定概述186
一、鉴定的内涵186
二、鉴定的类型190
三、鉴定之开始193
第二节 鉴定人195
一、鉴定人的资格与地位195
二、鉴定人的选任201
三、鉴定人之回避204
第三节 鉴定义务之特质与具体内容209
一、鉴定义务之特质209
二、鉴定义务之具体内容211
第七章 当事人受讯问义务221
第一节 当事人讯问概述221
一、当事人讯问之内涵221
二、当事人讯问与其他当事人陈述之分际222
三、当事人讯问在证据方法中的地位225
第二节 当事人讯问能力与适用条件231
一、当事人讯问能力231
二、当事人讯问之适用条件235
第三节 当事人受讯问义务之具体形态242
一、到场义务242
二、宣誓(具结)义务246
三、陈述义务247
第八章 不为证明妨害之义务254
第一节 证明妨害概述254
一、证明妨害之内涵254
二、关于证明妨害之立法例255
三、我国现行民诉法关于证明妨害之态度256
第二节 证明妨害制度之历史沿革257
一、法源257
二、德国普通法时期259
三、帝国法院(RG)时期262
四、联邦法院(BGH)时期268
第三节 证明妨害制度之正当性基础270
一、损害赔偿义务说271
二、期待可能性说272
三、经验法则说273
四、诉讼协力义务违反说274
五、诚信原则违反说275
第四节 证明妨害之构成要件277
一、妨害人违反证据方法提出义务277
二、妨害人于妨害行为具有可归责性280
三、妨害证明之行为与证明不可能的状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84
第五节 违反不为证明妨害义务之法律效果285
结语292
附论 关于证据协力义务规范的立法建议条文294
参考文献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