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铁路运输新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铁路运输新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955230.jpg)
- 安路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0850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铁路运输新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铁路运输4
一、国外的铁路运输4
二、中国的铁路运输10
第二节 中国铁路运输的和谐发展21
一、中国铁路的合理定位21
二、建设和谐铁路的内涵23
三、内涵扩大再生产25
四、中国铁路运输组织创新27
第二章 管理体制和运输生产力布局37
第一节 运输管理体制改革39
一、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9
二、扁平化管理的优势42
三、扁平化管理的保障44
第二节 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45
一、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必要性45
二、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实践48
三、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效果52
第三节 站段内部整合54
一、生产资源整合54
二、站段内设机构整合55
三、劳动组织整合55
第三章 运输通道能力的优化57
第一节 车流径路的基本理论60
一、车流径路管理内容60
二、车流径路及选择的影响因素60
第二节 车流径路理论的创新62
一、常态非最短车流径路的产生63
二、常态非最短车流径路的内涵65
第三节 “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战略68
一、车流调整战略的实践68
二、车流组织战略的实施成果78
第四节 车流径路调整的技术支持86
第四章 编组站工作89
第一节 编组站工作特点与面临的挑战92
一、编组站作业系统92
二、编组站运营工作影响因素93
三、编组站工作面临的挑战94
第二节 编组站工作创新实践95
一、编组站工作目标95
二、编组站工作优化思路95
三、实践与成果99
四、哈尔滨南站编组站工作优化实践案例106
第五章 货运集约化经营113
第一节 铁路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115
一、铁路的集约化115
二、铁路的规模化117
三、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特性118
第二节 “两整合一建设”战略118
一、战略提出背景119
二、战略的原则、目标和内容123
三、战略实施效果131
第六章 机车车辆运力资源优化137
第一节 运力资源优化的基本理论139
一、运力资源的影响因素139
二、运力资源优化战略143
第二节 机车运力资源的优化144
一、机车运用的传统模式144
二、优化机车运力资源的途径145
三、实践与成果146
第三节 车辆运力资源的优化152
一、我国车辆运用的传统模式152
二、优化车辆运力资源的途径153
三、实践与成果154
第七章 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优化159
第一节 调度指挥系统整合162
一、坚持运输集中统一指挥163
二、调度指挥监控系统的建立164
三、调度指挥系统整合165
第二节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171
一、调图准备工作171
二、列车运行图技术标准172
三、列车运行图成果173
四、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管理176
第三节 按图行车177
一、运输组织模式分析177
二、组织型运输模式下按图行车的实践177
第四节 施工与检修天窗179
一、综合天窗修的理念179
二、落实“天窗修”制度181
第五节 铁路应急体系的构建186
一、应急救援工作的变化187
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187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健全190
四、应急培训演练的强化191
第八章 铁路运输产品与营销战略193
第一节 运输产品与营销理论195
一、STP战略及市场创新理论196
二、运输产品创新理论198
三、客户关系管理理论(CRM)203
第二节 客货运输产品的创新208
一、客运产品的创新208
二、货运产品的创新213
第三节 客货运营销策略创新226
一、铁路大客户战略的实施226
二、客货运输服务质量创新233
三、客货运信息系统的完善236
四、铁路大客户战略实施案例237
第九章 铁路运输组织信息化241
第一节 铁路信息化的特性与功能243
一、铁路信息化的基本特性243
二、铁路信息化的功能245
三、铁路信息化建设重点246
第二节 客运信息系统247
一、客运信息化建设247
二、客运信息化发展250
第三节 货运信息系统253
一、货运信息化建设253
二、货运信息化发展255
第四节 调度指挥系统258
一、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259
二、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261
三、调度管理信息系统265
四、列车运行图计算机编制系统265
五、调度指挥现代化发展266
第五节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66
第十章 重载运输组织269
第一节 国外重载运输综述271
一、世界先进国家的重载运输271
二、重载运输发展趋势275
第二节 国内重载运输276
一、我国重载运输现状277
二、中国重载运输线网发展规划278
三、中国发展重载运输的途径279
第三节 重载运输组织创新283
一、重载运输的创新283
二、大秦线运输组织284
三、大包线重载运输组织289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293
第一节 中国铁路运输组织创新295
一、运输管理体制的创新295
二、铁路信息技术创新297
三、铁路运输产品与营销策略的创新297
四、铁路生产资源的配置优化298
五、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的创新300
第二节 中国铁路运输组织展望302
一、客运高速化发展303
二、重载运输的系列化304
三、运输资源优化配置305
四、货物运输集约化、快捷化和物流化306
参考文献309
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