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
  • 魏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15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汉语-动宾-句法结构-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面向汉语习得的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汉语动宾结构习得及其研究意义1

1.1 动宾结构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1

1.2 动宾结构习得研究的意义3

二 汉语动宾结构及其习得研究现状5

2.1 动词和宾语的研究5

2.2 动宾结构研究6

2.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动宾研究8

三 理论方法和研究思路9

3.1 理论方法9

3.2 研究思路17

四 语料来源18

第一章 汉语常用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静态分析19

一 常用动词和常见宾语的静态考察19

1.1 汉语常用动词考察19

1.2 汉语宾语及其类型划分21

1.3 常用动词带宾语总体情况22

二 常用动词带宾能力的静态考察26

2.1 带各类宾语的常用动词分布情况考察26

2.2 常用动词带宾能力强弱的静态考察30

三 常用动词带宾结构形式的多角度考察36

3.1 常用动词宾语的类推能力考察36

3.2 常用动词宾语的扩展形式考察44

3.3 常用动词宾语复杂程度的考察49

3.4 常用动词带宾结构的紧密程度考察50

3.5 常用动词带宾语的综合比较51

四 常用动词义项与宾语类型的静态考察52

4.1 常见动词义项的静态分析53

4.2 多义项常用动词带宾能力考察55

4.3 动词义项的带宾数量和带宾类型56

4.4 动词义项与动词带宾能力的关系59

五 本章小结62

第二章 汉语常用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能力的动态考察63

一 常用动词带宾语的动态考察63

1.1 调查统计63

1.2 结果分析67

二 常用动词带宾能力的动态考察74

2.1 调查统计74

2.2 结果分析91

三 常用动词带宾结构形式的动态考察93

3.1 常用动词带简单宾语和带复杂宾语数量比较94

3.2 动态语料中各种类型宾语的结构形式考察96

3.3 动词不同类型宾语结构形式的个案分析97

四 常用动词义项和宾语类型的动态考察100

4.1 总体情况100

4.2 义项与宾语类型的变化关系101

4.3 宾语类型变化情况考察107

五 本章小结109

第三章 汉语常用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的语言习得考察111

一 问卷调查及其结果112

1.1 试卷设计112

1.2 调查方法113

1.3 调查结果114

二 习得情况与原因分析115

2.1 不同类型宾语对留学生习得的影响115

2.2 不同宾语结构形式对留学生习得的影响119

2.3 动词语义复杂程度对留学生习得的影响125

2.4 学习者汉语水平对常用动词带宾习得的影响131

2.5 学习者母语对常用动词带宾习得的影响134

三 影响汉语动宾结构习得的因素135

3.1 普遍因素136

3.2 类型因素138

四 教学策略143

4.1 要针对汉语动词带宾语的特点和规律实施教学143

4.2 要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来确定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45

4.3 要针对学习者母语以及中介语与汉语的异同设计教学策略145

五 本章小结147

第四章 《发展汉语》教材中常用动词带宾情况考察149

一 宾语类型情况150

1.1 总体情况150

1.2 结果分析152

二 简单宾语和复杂宾语153

2.1 常用动词带简单宾语和带复杂宾语数量比较154

2.2 不同类型宾语结构形式考察156

2.3 常用动词带简单宾语和带复杂宾语的编排顺序157

三 动词的义项与宾语的类型162

3.1 教材中单义动词带宾情况分析163

3.2 教材中多义动词带宾情况分析164

四 常用动词带宾的重现情况171

4.1 常用动词带宾重现率研究的理论依据171

4.2 教材中常用动词带不同类型宾语的重现情况考察172

五 课文中语法项目的编排原则178

5.1 全面原则178

5.2 实用原则179

5.3 循序渐进原则180

5.4 呼应原则181

5.5 适当重现原则182

六 《发展汉语》中常用动词带宾编排情况考察183

6.1 常用动词带宾类型的编排情况183

6.2 简单宾语和复杂宾语的编排情况184

6.3 动词义项与宾语类型的编排情况185

6.4 常用动词带宾结构形式的重现情况185

七 本章小结186

第五章 汉语“动词重叠式+宾语”结构的特点及习得情况分析187

一 关于动词重叠187

二 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的特点188

2.1 重叠式的带宾能力变化情况188

2.2 基式和重叠式的带宾类型对比190

2.3 基式和重叠式的带宾形式对比195

三 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的制约机制197

3.1 语义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197

3.2 句法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198

3.3 语用因素对动词重叠带宾语的制约199

四 汉语动词重叠式带宾语的习得情况201

4.1 试卷设计201

4.2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带宾语的总体习得情况202

4.3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动词重叠带宾语的习得特点分析204

4.4 汉语动词重叠带宾语的教学策略210

五 本章小结211

第六章 汉语“动+趋+宾”结构的特点及习得情况分析213

一 汉语趋向补语的类型213

二 汉语“动+趋+宾”结构中宾语的语义类型214

2.1 处所宾语215

2.2 受事宾语216

2.3 施事宾语216

2.4 其他类宾语217

三 汉语“动+趋+宾”结构中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关系218

3.1 处所宾语对各式的适应情况219

3.2 受事宾语对各式的适应情况220

3.3 施事宾语对各式的适应情况221

3.4 其他宾语对各式的适应情况222

四 汉语“动+趋+宾”结构的四种结构义223

4.1 位移义的“动+趋+宾”结构224

4.2 移动义的“动+趋+宾”结构225

4.3 隐现义的“动+趋+宾”结构225

4.4 状态义的“动+趋+宾”结构226

五 习得情况226

5.1 试卷设计227

5.2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动+趋+宾”结构的总体习得情况228

5.3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动+趋+宾”结构的习得特点分析230

5.4 汉语“动+趋+宾”结构的教学策略237

六 本章小结239

第七章 汉语“动+结+宾”结构的特点及习得情况分析241

一 汉语“动+结+宾”结构的构成成分242

1.1 动词的特点242

1.2 结果补语的类型与语义指向243

1.3 宾语的语义类型245

二 汉语“动+结+宾”结构的类型及语义框架247

2.1 结构类型247

2.2 框架结构248

三 汉语“动+结+宾”结构的限制条件249

3.1 动词与宾语或补语与宾语的可容性249

3.2 两个事件之间的关联性250

四 汉语“动+结+宾”结构与相关结构的变化条件251

4.1 汉语“动+结+宾”向“动+宾+动+结”的转换251

4.2 汉语“动+结+宾”向“把+宾+动+结”的转换252

4.3 汉语“动+结+宾”向“宾+被+动+结”的转换252

4.4 汉语“动+结+宾”向“宾+动+结”的转换252

五 汉语主宾可换位“动+结+宾”结构253

六 汉语“动+结+宾”结构的习得情况254

6.1 试卷设计254

6.2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动+结+宾”结构的总体习得情况255

6.3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动+结+宾”结构的习得特点分析258

6.4 汉语“动+结+宾”结构的教学策略264

七 本章小结266

第八章 汉语双宾语句的特点及习得情况分析269

一 汉语双宾语句的构成成分270

1.1 双宾动词270

1.2 主事273

1.3 与事274

1.4 客事275

二 汉语双宾语句的特点276

2.1 双宾语句类型276

2.2 予夺小明双宾句277

2.3 双宾语句的扩展形式277

三 汉语双宾语句的变化形式279

3.1 宾语省略279

3.2 双宾语句与相关格式的转换条件280

四 汉语双宾语句的习得情况283

4.1 试卷设计283

4.2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双宾语句的总体习得情况284

4.3 越韩泰三国学生汉语双宾语句的习得特点分析286

4.4 汉语双宾语句的教学策略291

五 本章小结292

附录1295

附录2298

附录3303

附录4307

附录5310

附录6314

附录7321

附录8326

附录9331

附录10338

参考文献343

后记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