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江发展:南京的创新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南,唐启国,丰志勇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06083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社区医学-卫生管理-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跨江发展:南京的创新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跨江发展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意义5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8
一 研究思路8
二 研究内容9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
一 技术路线10
二 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跨江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影响因素13
第一节 国内外跨江河城市发展的概况13
一 国外跨江河发展的主要城市14
二 国内跨江河发展的主要城市16
第二节 城市跨江河发展的动力机制16
一 城市跨江发展的内部作用力17
二 城市跨江发展的外部作用力17
第三节 城市跨江河发展的模式19
一 非均衡发展模式20
二 均衡发展模式20
第四节 影响城市跨河发展的因素25
一 政治因素25
二 经济因素25
三 地理因素26
四 文化因素27
五 交通因素27
第三章 跨江发展与南京区域经济一体化29
第一节 长江两岸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及理论启示29
一 南京实现长江两岸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意义29
二 区域一体化相关理论及对跨江发展的启示33
第二节 南京长江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内部基础及外部条件40
一 南京实现长江两岸的一体化发展的内部基础40
二 南京实现长江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外部机遇和压力5O第三节 南京长江两岸的发展差距分析56
一 江南、江北沿江八区的总体发展情况56
二 江南与江北的土地、人口资源比较59
三 江南与江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62
四 江南与江北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65
五 江南与江北的生态环境比较67
第四节 南京长江两岸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71
一 功能互补机制71
二 产业联动机制73
三 创新互动机制77
四 政策整合机制77
第四章 南京跨江发展的江北自然资源整合79
第一节 江北自然资源概况及发展的历史沿革79
一 江北自然资源概况79
二 江北地区发展的历史沿革80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现状与问题82
一 空间资源82
二 土地资源83
三 岸线资源89
第三节 江北自然资源整合的对策分析92
一 江北岸线资源整合92
二 江北生态资源整合95
三 江北土地资源整合97
四 江北空间资源整合99
第五章 南京跨江发展中的江北产业资源整合103
第一节 江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03
一 江北的产业规模情况103
二 江北三次产业构成情况分析105
三 江北劳动力构成情况分析107
四 江北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108
第二节 江北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问题109
一 江北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109
二 江北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17
第三节 江北产业资源整合的战略分析118
一 江北产业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119
二 江北产业布局分析120
三 江北产业资源整合的对策和措施122
第六章 南京跨江发展的江北社会文化资源整合113
第一节 江北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分析133
一 江北行政资源的现状与问题133
二 江北科技资源现状与问题137
三 江北社会资源现状及问题140
第二节 江北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41
一 指导思想141
二 目标定位142
三 发展定位143
第三节 江北地区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144
一 江北行政资源的整合144
二 江北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146
三 江北人才教育资源的整合147
四 江北科技资源的整合149
五 江北其它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150
六 江北政策资源的整合151
第七章 南京跨江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152
第一节 跨江发展的生态意义152
一 构建“绿色南京”的生态意义153
二 构建“东部城市绿色中心”的生态意义153
三 南京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意义154
四 江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意义156
第二节 江北生态环境发展概况158
一 六合区生态环境概况158
二 浦口区生态环境概况161
三 江北区生态环境综合分析163
第三节 江北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65
一 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不均165
二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65
三 治理生态环境设施不完善166
第四节 江北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166
一 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政策,规划和控制土地使用166
二 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169
三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进产业生态化170
四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削减污染物排放量171
五 推进生态城区建设,加大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171
六 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确保重点环保工程建设172
第八章 南京跨江发展的理念及支撑条件173
第一节 江北新市区发展的先进理念与战略创新174
一 按21世纪标准和后现代理念建设江北新市区174
二 以发展战略创新支撑江北新市区发展178
第二节 江北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181
一 加快推进主城过江通道建设181
二 加快推进江北新市区基础设施建设186
第三节 提升江北新市区的现代化水平188
一 从全面小康迈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188
二 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189
三 率先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190
四 率先基本实现服务业现代化192
五 率先基本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193
六 率先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194
七 率先基本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195
第四节 江北资源整合的其它支撑条件197
一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197
二 多元化投融资策略198
三 江南支持江北发展的反哺机制199
四 可持续发展战略199
五 创新体制和机制200
第九章 国内外跨江城市案例分析及其启示202
第一节 国内外跨江城市的案例分析202
一 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202
二 上海——通江达海,江海门户206
三 “江城”武汉——从三镇分治到三镇合一213
四 重庆——西部“陆家嘴”的崛起219
五 莱茵河三角洲城市群——“人一水共存”目标的实现222
六 韩国首尔——汉江两岸的均衡发展224
第二节 国内外跨江河城市的发展经验和启示228
一 发展近江河城市中心228
二 构建以江河为骨架的城市公共空间230
三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231
四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232
五 挖掘河流历史,提升河流特色234
六 执行制度保障并长期坚持235
参考文献236
后记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