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蔬菜育种学 各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蔬菜育种学 各论
  • 王小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071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蔬菜育种学 各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蔬菜育种的概念和任务1

二、我国蔬菜育种的主要成就2

三、蔬菜育种的基本途径4

四、蔬菜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7

第一章 大白菜11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11

一、起源11

二、种质资源11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14

一、开花授粉14

二、性状遗传15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17

一、育种技术的成果及重大进展17

二、抗病育种得到大发展18

三、抗逆性育种有新的进展19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19

一、优质19

二、丰产19

三、抗病20

四、抗逆21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21

一、有性杂交育种21

二、优势育种21

三、其他育种途径22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22

一、确立育种目标23

二、原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23

三、优良自交系及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23

四、配合力测定及选出优势组合24

五、品种比较试验与生产示范24

六、亲本扩大繁殖及一代杂种生产25

七、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程序25

第七节 种子生产25

一、亲本原种的繁殖与保持26

二、杂种一代制种技术原则27

第二章 小白菜28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28

一、起源与进化28

二、分类与品种资源28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30

一、开花授粉30

二、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31

第三节 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32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34

一、抗病性34

二、品质35

三、利用优良雄性不育系和自交系生产白菜杂交一代种子的技术途径36

第五节 主要的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37

一、杂种优势37

二、雄性不育系的选育37

三、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F1组合40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40

一、项目名称40

二、目标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40

三、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40

四、进度安排41

第七节 杂种一代的种子生产41

一、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生产杂种一代种子41

二、高代自交系杂交制种42

第三章 甘蓝44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44

一、起源与传播44

二、种质资源45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47

一、开花授粉习性47

二、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48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50

一、主要育种成就50

二、若干研究进展51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52

一、丰产性52

二、提高品质53

三、抗病性55

四、抗寒性与耐热性56

五、其他目标56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57

一、杂种优势利用57

二、有性杂交育种59

三、若干重要性状的选择60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62

一、目标62

二、技术路线62

三、具体程序63

第七节 种子生产63

一、亲本的保持与繁殖64

二、杂一代制种64

第四章 芥菜67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67

一、起源67

二、种质资源68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72

一、开花授粉习性72

二、性状遗传72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73

一、种质资源研究73

二、选择育种73

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74

四、育种理论和新技术研究74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74

一、丰产74

二、优质75

三、抗病75

四、熟性75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76

一、选择育种76

二、优势育种78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82

第七节 种子生产82

一、种子生产程序82

二、基本技术原则83

第五章 番茄85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85

一、起源85

二、种质资源85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87

一、开花、授粉与受精87

二、性状遗传88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93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95

一、丰产性95

二、早熟性95

三、抗病性96

四、改进品质97

五、加工品种的选育97

六、耐贮运性98

七、保护地专用品种98

八、耐热性品种99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99

一、引种及选择育种99

二、有性杂交育种99

三、优势育种100

第六节 典型的育种计划102

一、项目名称102

二、目标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102

三、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102

四、进度安排102

第七节 种子生产102

第六章 辣椒105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105

一、起源105

二、种质资源105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107

一、开花授粉107

二、主要性状遗传108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112

一、国外抗病毒病育种与多抗性育种112

二、我国辣(甜)椒抗病育种研究进展113

三、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114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114

一、丰产性114

二、抗病性114

三、品质115

四、熟性116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116

一、系统选种及杂交育种116

二、优势育种116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118

一、项目名称118

二、目标及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118

三、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118

四、进度安排119

第七节 种子生产119

一、杂交种子生产的主要方式119

二、人工杂交制种技术119

三、雄性不育的利用120

第七章 黄瓜122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122

一、起源与传播122

二、种质资源123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125

一、开花授粉习性125

二、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126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128

一、主要育种成就128

二、若干研究进展129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130

一、对多种病害的抗性130

二、改进品质131

三、保护地专用品种131

四、其他目标131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132

一、杂种优势利用132

二、杂交育种135

三、若干重要性状的选择136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140

一、目标140

二、技术路线140

三、具体程序141

第七节 种子生产141

第八章 西瓜143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143

一、起源143

二、种质资源143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145

一、开花授粉习性145

二、性状遗传145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146

一、种质资源调查和引进146

二、选择育种146

三、杂交育种146

四、优势育种147

五、多倍体育种147

六、抗病育种148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148

一、优质148

二、丰产149

三、熟性149

四、抗病性149

五、耐贮运性150

六、抗逆性150

七、其他特殊育种目标150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151

一、常规杂交育种151

二、优势育种154

三、多倍体育种155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158

第七节 种子生产158

一、种子生产程序158

二、基本技术原则159

第九章 马铃薯161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161

一、起源161

二、分类162

三、种质资源162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164

一、开花授粉164

二、性状遗传164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166

一、对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166

二、培育出丰产、抗病、食用或加工的新品种166

三、育种新技术与新途径研究有所突破167

四、与育种相关的应用基础及生物技术研究取得进展167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168

一、优质168

二、丰产169

三、抗病169

四、加工专用型品种的特征特性169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170

一、育种的特点170

二、品种间杂交育种170

三、种间杂交(远缘杂交)育种171

四、合成育种法和群体改良172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173

一、杂种实生苗的选择173

二、无性系的选择175

第七节 种薯生产175

一、普通的种薯生产体系175

二、利用实生种子生产无病毒薯176

三、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177

第十章 萝卜179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179

一、起源179

二、种质资源179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181

一、开花、受精的生物学特性181

二、主要性状遗传182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183

一、优势育种的成就与进展184

二、品质育种及抗热育种的成就与进展184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185

一、与育种目标有关的主要经济性状185

二、育种目标187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188

一、杂种优势的表现189

二、杂种优势的利用190

第六节 种子生产194

一、亲本系的繁育194

二、利用雄性不育系和父本系生产杂交一代种子195

第十一章 菜豆197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197

一、起源197

二、种质资源197

第二节 开花生物学与性状遗传199

一、开花生物学199

二、杂交授粉技术200

三、性状遗传201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01

一、国外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01

二、我国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02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203

一、丰产性203

二、抗病性203

三、优质204

四、保护地专用品种205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205

一、主要育种途径205

二、选择技术206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210

第七节 种子生产210

一、与良种繁育有关的生物学特性210

二、繁育程序210

三、种子生产技术211

第十二章 大葱212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212

一、起源212

二、种质资源212

第二节 开花生物学与人工交配技术214

一、春化214

二、开花和授粉受精214

三、人工交配技术215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15

一、国外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15

二、我国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15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217

一、优质217

二、抗病性217

三、丰产性217

四、整齐度高及耐藏性217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217

一、主要育种途径217

二、选择技术218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219

一、基本设施设备219

二、种株的株龄219

三、利用温室缩短成株育种周期219

四、主要性状鉴定220

五、育种程序220

第七节 种子生产221

一、与良种繁育有关的生物学特性221

二、定型品种良种繁育程序223

三、种子标准、检验及贮藏223

第十三章 菠菜225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225

一、起源225

二、种质资源225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226

一、开花授粉226

二、性状遗传227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28

一、病毒病研究取得新的进展228

二、抗霜霉病已成为新品种必须具备的性状229

三、培育出抗逆性强的新品种229

四、利用雌株系生产一代杂种229

五、与育种相关的应用基础及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新进展229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230

一、理想的株型230

二、抗病性230

三、抗逆性230

四、优质231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231

一、杂交育种231

二、优势育种232

三、多倍体育种233

四、重要经济性状的选择234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237

第七节 种子生产238

一、常规品种采种技术238

二、一代杂种制种技术239

第十四章 石刁柏241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241

一、起源241

二、优良品种242

第二节 生殖生物学特性242

一、性别及其遗传242

二、开花生物学243

三、人工杂交授粉技术245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45

一、国外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45

二、我国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46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246

一、产量及地区适应性246

二、嫩茎品质247

三、抗茎枯病247

四、全雄杂种品种247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247

一、主要育种途径247

二、选择技术251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254

第七节 种子生产254

一、与良种繁育有关的生物学特性254

二、雌雄无性系有性交配种子繁育254

三、组培雄株无性系繁育255

四、杂种品种制种255

第十五章 甜玉米256

第一节 起源与种质资源256

一、起源256

二、种质资源257

第二节 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258

一、开花授粉习性258

二、主要性状遗传258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260

第四节 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261

一、丰产性261

二、籽粒品质性状261

三、果穗及籽粒性状262

四、农艺性状262

五、抗病性262

六、抗虫性262

七、抗倒伏262

第五节 主要育种途径与选择技术263

一、主要育种途径263

二、主要性状的选择技术268

第六节 典型的综合育种计划271

第七节 种子生产272

一、种子生产体系272

二、种子生产程序272

三、基本技术原则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