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温岭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海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0082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温岭市-1949~197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温岭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贯彻实施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1949年5月—1952年12月)第一章 县区党委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2
第一节 中共温岭县委和人民政权的建立2
一、中共温岭县委和县人民政权的建立2
二、区委及区乡人民政权的建立3
三、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和发展4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群团组织的建立6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行使职权6
二、农渔民协会的成立8
三、工青妇组织的建立9
第二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沿海岛屿的解放11
第一节 贯彻落实省委“六大任务”,稳定社会秩序11
一、开展剿匪反特斗争11
二、减租减息和征粮支前18
三、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20
四、稳定市场与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23
第二节 土地改革运动24
一、土地改革试点24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全面展开26
三、土地改革的完成27
第三节 抗美援朝运动29
一、开展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29
二、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捐献31
三、组织参军和开展拥军优属活动31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33
一、贯彻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33
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全面展开33
三、取缔反动党团和会道门35
第五节 开展其他民主改革36
一、渔区的反渔霸斗争与民主改革36
二、宣传贯彻《婚姻法》37
三、禁娼、禁毒、禁赌,扫除旧社会痼疾38
四、改革旧的司法制度39
第六节 解放沿海岛屿与海防建设41
一、解放北港山岛41
二、解放积谷山岛41
三、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43
四、海防建设46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49
第一节 解放初期党的建设49
一、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49
二、干部的教育培养与选拔51
三、开展“三反”、“五反”运动53
第二节 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发展农业生产57
一、互助组的兴起和初步发展57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59
三、开展劳动竞赛和召开县首届劳模代表会62
第三节 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64
一、私营工商业在调整中发展64
二、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加强城乡互助65
三、城乡供销合作社和国有商业的创建68
第四节 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与初步改革69
一、文化教育事业的初步改革69
二、卫生体育事业的初步发展71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提高73
一、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73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提高74
第二编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3年1月—1956年9月)第四章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77
第一节 学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77
一、学习、宣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77
二、实行粮棉油统购统销政策79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82
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83
第二节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86
一、互助组的整顿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全面推广86
二、“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方针的贯彻87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和全面推广88
四、渔盐业合作化的完成89
第三节 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2
一、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2
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4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兴起98
第五章 过渡时期的政治和文教卫体建设101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政协温岭县首届一次会议的召开101
一、温岭县第一次人口普查及选民登记工作101
二、基层普选的完成102
三、温岭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04
四、政办温岭县首届一次会议的召开105
第二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党对各人民团体的领导107
一、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07
二、加强党对各人民团体的领导108
第三节 过渡时期的文教卫体事业建设111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111
二、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事业的发展112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初步繁荣113
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115
第六章 党的建设和温岭县首届党的代表大会的召开116
第一节 过渡时期党的建设116
一、开展“新三反”运动,整顿党的作风116
二、开展审干、肃反工作,纯洁干部队伍118
第二节 中共温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21
一、中共温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酝酿和准备121
二、中共温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21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9月—1966年5月)第七章 贯彻八大路线,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4
第一节 贯彻落实省委二大决议和党的八大精神124
一、学习、宣传省委二大和党的八大精神124
二、因地制宜转移工作重点1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良好开端阶段127
一、对城镇工作的全面探索127
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贯彻与实施130
三、“一五”计划的完成和“二五”计划的制定132
四、乡镇体制的调整134
第八章 开展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135
第一节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135
一、传达、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35
二、整风运动的开展137
三、从整风运动到向反右派斗争的转变139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141
一、反右派斗争的发动和展开141
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及其严重后果143
第九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45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和全面展开145
一、贯彻省委二届二次会议精神,掀起“大跃进”运动145
二、传达和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迅猛发展148
三、大办地方工业和大炼钢铁运动151
四、粮食生产高指标和不切实际的丰产竞赛活动154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157
一、取消区乡(镇)村建制,实现公社化157
二、全县农村大办公共食堂161
三、人民公社的经济政策处理162
第三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负面影响165
一、“五风”给党风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后果165
二、大炼钢铁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167
三、公社化之后普遍出现的问题169
第四节 初步纠正“左”的错误的努力170
一、贯彻省委二届三次会议精神,初步整顿人民公社170
二、贯彻省六级干部会议精神,开始调整人民公社管理体制173
三、“大跃进”指标和生产安排的调整176
第五节 五十年代后期温岭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局部成效178
一、大兴水利建设,围垦海涂178
二、社队企业的萌芽与初步发展182
三、动员青年支援宁夏183
第六节 “反右倾”斗争和继续“大跃进”184
一、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决议,开展“反右倾”斗争184
二、工农业生产继续实行“大跃进”185
三、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局面188
第十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在调整中恢复和发展191
第一节 在调查研究中初步贯彻调整方针191
一、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纠正农村“五风”191
二、贯彻农业“六十条”,开展整社整风193
第二节 贯彻七千人大会精神,实行进一步调整197
一、传达学习七千人大会精神197
二、农村生产关系和经济政策的全面调整199
三、包产到户的出现和夭折203
四、工业和财贸战线的调整204
五、文教卫生事业的调整208
六、精简机构人员,压缩城镇人口211
七、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214
第三节 调整时期的思想教育和备战工作216
一、开展毛泽东思想宣传教育216
二、开展学习解放军、学雷锋、学焦裕禄活动218
三、加强民兵和备战工作221
四、围歼台湾武装特务224
第十一章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227
第一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227
一、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农村“四清”运动227
二、贯彻“双十条”,继续进行农村“四清”并开展城镇“五反”229
三、贯彻中央“二十三条”,调整“社教”工作232
第二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成就和经验教训234
一、十年建设的基本成就234
二、十年建设中的经验教训238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1966年5月—1976年10月)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运动在温岭的发动与升级241
第一节 贯彻《五一六通知》,发动“文化在革命”241
一、《五一六通知》的学习贯彻241
二、“文化大革命”从文教领域开始并向社会延伸242
三、县委在运动初期控制局势的努力243
第二节 社会局势的全面混乱244
一、红卫兵组织的成立和大串联244
二、“破四旧”掀起批斗和抄家风潮247
第三节 全面夺权与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成立248
一、冲击党委与揪斗“走资派”的不断升级248
二、各群众“造反”组织的形成和全面夺权249
三、温岭县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成立251
四、砸烂公检法及实行军管253
五、各群众“造反”组织的分化与大规模武斗的发生255
第十三 章极左思想主导下的“斗批改”运动258
第一节 上层建筑领域的“斗批改”258
一、清理阶级队伍258
二、开展“三忠于”教育活动260
三、干部下放劳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61
四、开展“一打三反”运动263
第二节 整党建党与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265
一、以“吐故纳新”为中心的整党建党265
二、中共温岭县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269
第三节 推行极左方针270
一、经济领域推行极左政策270
二、文教战线的“工农兵专政”272
第十四章 纠“左”与反纠“左”的斗争275
第一节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275
一、开展“批林整风”运动275
二、落实干部政策和处理“打砸抢”分子278
三、党政机构的调整和群众团体组织的恢复280
四、全民备战与人防建设281
第二节 纠正极左方针,发展地方经济283
一、农田水利建设及围垦海涂283
二、兴办“五小”工业284
三、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285
四、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建设286
五、肖村公社的副业单干、分田到户实践288
第三节 开展“批林批孔”运动290
一、逆风突转的“批林批孔”运动290
二、造反派的所谓“反潮流”及其影响291
三、批极左思潮的夭折293
四、突击入党和突击提干294
第十五章 全面整顿与十年内乱的结束296
第一节 全面整顿和整顿的被迫中断296
一、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全面整顿的方针296
二、批判派性,撤销具有派性色彩的群众组织298
三、整顿各行各业,恢复工农业生产299
四、“农业学大寨”再掀高潮300
五、社队企业的兴起和发展302
六、“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整顿工作的被迫中断304
第二节 十年内乱的结束及其后果305
一、干部群众对“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抵制305
二、悼念周恩来总理307
三、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307
四、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危害309
第五编 在拨乱反正中前进(1976年10月—1978年12月)第十六章 初步开展拨乱反正313
第一节 开展揭批查运动313
一、开展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313
二、深入清查“四人帮”的帮派分子315
第二节 整顿领导班子,落实党的政策316
一、落实党的干部政策316
二、整顿各级领导班子318
三、群众团体的恢复320
四、初步平反冤假错案323
五、加强干部作风建设325
第十七章 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328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28
一、工业的恢复和发展328
二、农业的恢复和发展330
三、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334
第二节 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335
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335
二、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37
三、整顿民兵组织338
结束语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41
附录:一、温岭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1949年—1978年)342
二、中共温岭县委历任书记(1949年5月—1978年12月)343
三、中共温岭县委历任副书记(1949年5月—1978年12月)344
四、温岭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历任县长(革委会主任)(1949年5月—1978年12月)345
五、温岭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历任副县长(革委会副主任)(1949年5月—1978年12月)346
后记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