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会计业务实用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郝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7957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会计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会计业务实用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会计业务基础知识1
第1章 认识会计这个工作1
1.1 初步了解会计1
1.1.1 什么是会计1
1.1.2 会计职业资格的取得1
1.1.3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5
1.1.4 如何成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6
1.1.5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6
1.1.6 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7
1.2 会计部门的岗位设置8
1.2.1 会计部门的组织架构是如何设置的8
1.2.2 出纳岗位的工作内容8
1.2.3 往来结算岗位的工作内容9
1.2.4 成本费用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9
1.2.5 材料物资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0
1.2.6 工资核算岗位的工作内容11
1.3 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法11
1.3.1 会计和出纳是一回事吗11
1.3.2 会计和财务的工作一样吗11
1.3.3 会计就是记账吗12
第2章 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13
2.1 会计工作的四大基本假设13
2.1.1 会计主体假设13
2.1.2 持续经营假设13
2.1.3 会计分期假设14
2.1.4 货币计量假设14
2.2 会计核算的八项原则14
2.2.1 可靠性原则15
2.2.2 相关性原则15
2.2.3 可理解性原则15
2.2.4 可比性原则15
2.2.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15
2.2.6 重要性原则16
2.2.7 谨慎性原则16
2.2.8 及时性原则16
2.3 掌握六大会计要素16
2.3.1 会计要素的概念16
2.3.2 会计要素的分类17
2.3.3 会计要素的内容18
2.4 各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22
2.4.1 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3
2.4.2 会计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23
2.4.3 会计等式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24
2.4.4 会计等式4: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24
2.4.5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4
2.5 会计科目27
2.5.1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27
2.5.2 会计科目的分类27
2.6 设置账户30
2.6.1 账户的基本结构30
2.6.2 账户的分类30
第3章 凭证的使用和管理33
3.1 会计凭证的作用33
3.2 会计凭证的种类34
3.3 原始凭证35
3.3.1 原始凭证的分类36
3.3.2 原始凭证的设计39
3.3.3 原始凭证的填制43
3.3.4 原始凭证的书写规范43
3.3.5 原始凭证的审核44
3.4 记账凭证45
3.4.1 记账凭证的分类45
3.4.2 记账凭证的填制50
3.4.3 记账凭证的审核52
3.5 会计凭证的传递53
3.6 会计凭证的保管54
3.6.1 会计凭证的装订54
3.6.2 会计凭证的归档57
第4章 账簿的使用和管理59
4.1 会计账簿的意义59
4.2 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60
4.3 会计账簿的分类61
4.4 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64
4.5 会计账簿的启用65
4.6 会计账簿的更换66
4.7 会计账簿的保管67
4.8 账务处理程序68
4.8.1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69
4.8.2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70
4.8.3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70
4.8.4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71
4.9 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72
4.10 会计账簿的对账73
4.10.1 账证核对74
4.10.2 账账核对75
4.10.3 账实核对和账表核对75
4.11 会计账簿的结账75
4.12 会计账簿的错账更正76
4.13 实战案例81
4.13.1 各种账簿的具体登记方法82
4.13.2 账证相符——科目汇总表的编制86
4.13.3 现金账实相符——现金的盘点87
4.13.4 银行存款账实相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88
第二篇 会计科目的账务处理91
第5章 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91
5.1 库存现金的账务处理91
5.1.1 库存现金的使用范围92
5.1.2 库存现金的限额93
5.1.3 库存现金管理注意事项93
5.1.4 库存现金的账务处理94
5.1.5 库存现金清查及账务处理95
5.2 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96
5.2.1 银行存款账户的种类96
5.2.2 银行转账结算方式97
5.2.3 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97
5.2.4 银行存款的清查98
5.2.5 其他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99
第6章 应收项目的账务处理101
6.1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101
6.1.1 商业折扣101
6.1.2 现金折扣101
6.1.3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102
6.2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103
6.2.1 坏账的一般知识103
6.2.2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104
6.2.3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104
6.3 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105
6.3.1 应收票据入账的账务处理105
6.3.2 应收票据利息的账务处理106
6.4 其他应收项目的账务处理106
6.4.1 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106
6.4.2 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107
第7章 存货的账务处理108
7.1 存货的基本知识108
7.1.1 存货的内容108
7.1.2 存货的确认原则108
7.2 外购存货的账务处理109
7.2.1 外购存货入账价值的内容109
7.2.2 外购存货入账的账务处理110
7.3 自制存货的账务处理111
7.3.1 自制存货入账价值的内容112
7.3.2 自制存货入账的账务处理112
7.4 委托加工存货的账务处理113
7.4.1 委托加工存货入账价值的内容113
7.4.2 委托加工存货入账的账务处理114
7.5 接受捐赠存货的账务处理114
7.6 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账务处理115
7.7 存货发出的账务处理115
7.7.1 先进先出法的优缺点116
7.7.2 先进先出法的账务处理116
7.7.3 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117
7.7.4 加权平均法的账务处理118
7.7.5 移动平均法的优缺点118
7.7.6 移动平均法的账务处理119
7.7.7 个别计价法的优缺点120
7.7.8 个别计价法的账务处理120
7.8 存货的期末处理121
7.8.1 存货的单料同到的处理121
7.8.2 存货的单到料未到的处理121
7.8.3 存货的料到单未到的处理122
7.9 存货清查122
7.9.1 存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123
7.9.2 存货清查的账务处理123
第8章 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125
8.1 固定资产的基本知识125
8.1.1 固定资产的分类125
8.1.2 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126
8.1.3 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计价问题126
8.1.4 固定资产的折旧127
8.2 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130
8.2.1 固定资产入账的账务处理130
8.2.2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132
8.3 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132
8.3.1 固定资产报废或毁损的账务处理132
8.3.2 固定资产出售的账务处理134
8.4 固定资产清查135
8.4.1 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135
8.4.2 固定资产盘亏的账务处理136
第9章 投资的账务处理137
9.1 投资的基本知识137
9.1.1 投资的特点137
9.1.2 投资的分类137
9.2 短期投资的账务处理139
9.2.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一般知识139
9.2.2 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的账务处理139
9.2.3 之前垫付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的账务处理140
9.3 长期投资的账务处理141
9.3.1 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142
9.3.2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142
9.3.3 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143
9.3.4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143
9.3.5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144
9.3.6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145
9.3.7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145
9.3.8 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147
第10章 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148
10.1 无形资产的基本知识148
10.1.1 无形资产的特征148
10.1.2 无形资产的内容149
10.2 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150
10.2.1 外购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150
10.2.2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151
10.2.3 土地使用权的账务处理151
10.2.4 企业内部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151
10.3 无形资产后继支出的账务处理153
10.3.1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153
10.3.2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154
10.4 无形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154
10.4.1 无形资产出租的账务处理154
10.4.2 无形资产出售的账务处理155
10.4.3 无形资产报废的账务处理155
第11章 负债项目的账务处理156
11.1 负债项目的基本知识156
11.1.1 负债的特征及确认条件156
11.1.2 负债的分类157
11.2 短期负债项目的账务处理157
11.2.1 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157
11.2.2 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158
11.2.3 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158
11.2.4 预收账款的账务处理159
11.2.5 应付职工薪酬的种类160
11.2.6 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160
11.2.7 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163
11.3 长期负债项目的账务处理164
11.3.1 长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费用的账务处理164
11.3.2 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164
11.4 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166
11.4.1 企业债券的内容166
11.4.2 企业债券的分类166
11.4.3 应付债券的一般知识167
11.4.4 应付债券平价发行的账务处理167
11.4.5 应付债券溢价发行的账务处理168
11.4.6 应付债券折价发行的账务处理169
第12章 所有者权益的账务处理170
12.1 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知识170
12.1.1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特点170
12.1.2 所有者权益核算的一般要求171
12.2 所有者权益的账务处理171
12.2.1 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171
12.2.2 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173
12.2.3 盈余公积的账务处理174
12.2.4 未分配利润的账务处理175
第13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项目的账务处理176
13.1 收入的账务处理176
13.1.1 收入概述176
13.1.2 收入的账务处理177
13.2 费用的账务处理179
13.2.1 费用概述179
13.2.2 费用的账务处理180
13.3 利润的账务处理182
13.3.1 利润概述182
13.3.2 营业外收支的账务处理182
13.3.3 本年利润的账务处理184
13.3.4 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185
第三篇 纳税处理187
第14章 纳税的基础知识187
14.1 我国两大税种介绍187
14.1.1 国税详解187
14.1.2 地税详解188
14.2 办理税务登记证188
14.2.1 办理的时间和地点188
14.2.2 办理税务登记证需要提供的资料189
14.2.3 办理税务登记证的程序190
14.2.4 税务登记证是什么样的190
14.2.5 税务识别号和电脑管理码是不一样的191
14.2.6 分公司与子公司的税务登记证191
14.3 纳税离不开发票192
14.4 发票的使用规定193
14.4.1 发票的领购及开具193
14.4.2 发票的管理194
14.5 纳税申报从入门到精通196
14.5.1 什么是纳税申报196
14.5.2 纳税申报的流程与时间节点197
14.5.3 柜台申报与电子申报198
14.5.4 如何办理电子申报198
14.5.5 什么是申报表199
第15章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202
15.1 营业税的基础知识202
15.1.1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202
15.1.2 营业税的作用203
15.1.3 营业税的纳税范围203
15.1.4 不同行业营业税的税率204
15.1.5 营改增项目204
15.2 不同行业纳税数额的计算206
15.2.1 建筑业的营业税计算206
15.2.2 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计算207
15.2.3 服务业的营业税计算208
15.2.4 文化体育业的营业税计算208
15.2.5 娱乐业的营业税计算209
15.2.6 销售不动产或受让土地使用权的营业税计算209
15.3 几种经营行为营业税的计算209
15.3.1 兼营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210
15.3.2 混合销售的应税行为210
15.3.3 兼营非应税项目的应税行为210
15.3.4 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行为的区别211
15.3.5 特殊业务混合销售的应税行为211
15.4 营业税申报流程详解212
15.4.1 建筑业营业税的纳税申报213
15.4.2 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的纳税申报213
15.4.3 文化体育业与娱乐业营业税的纳税申报213
15.4.4 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的纳税申报214
15.5 营业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214
15.5.1 建筑业营业税的会计处理215
15.5.2 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的会计处理216
15.5.3 转让无形资产营业税的会计处理217
15.5.4 不动产销售业务营业税的会计处理219
15.6 全面掌握优惠政策219
15.6.1 营业税免税项目219
15.6.2 进行差额征收的项目220
第16章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222
16.1 增值税的基础知识222
16.1.1 增值税涉及的业务范围222
16.1.2 增值税的特殊性224
16.1.3 增值税的类型225
16.1.4 增值税的纳税范围225
16.1.5 增值税的特殊行为226
16.1.6 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226
16.1.7 增值税的税率及征收率228
16.1.8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230
16.2 销项税额的计算231
16.2.1 销售额的确认232
16.2.2 含税销售额的换算234
16.3 进项税额的计算234
16.3.1 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确认235
16.3.2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236
16.4 应纳税额的计算236
16.4.1 销项税额的时间限定236
16.4.2 进项税额的时间限定237
16.4.3 应纳税额计算的其他规定237
16.5 进出口货物的纳税和退税计算239
16.5.1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239
16.5.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形式及适用范围240
16.5.3 出口货物的退税率242
16.5.4 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242
16.6 重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44
16.6.1 什么是增值税专用发票244
16.6.2 如何使用和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245
16.6.3 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抵扣的规定246
16.7 纳税申报流程详解247
16.7.1 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申报247
16.7.2 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申报248
16.8 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248
16.8.1 会计科目的设置249
16.8.2 会计账簿的设置250
16.8.3 进项税额的处理251
16.8.4 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255
16.8.5 直接收款方式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57
16.8.6 销货退回及销售折让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58
16.8.7 销货折扣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59
16.8.8 价外费用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60
16.8.9 包装物销售及收取的押金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61
16.8.10 混合销售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62
16.8.11 视同销售行为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62
16.8.12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266
16.8.13 企业上缴增值税的会计处理268
16.8.14 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269
16.9 全面掌握优惠政策269
16.9.1 增值税免税项目269
16.9.2 增值税即征即退项目270
16.9.3 增值税按照13%较低税率征收的项目271
第17章 消费税的会计处理272
17.1 消费税的基础知识272
17.1.1 为什么会有消费税272
17.1.2 消费税的特点273
17.1.3 消费税的计税方法和作用273
17.1.4 消费税的纳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274
17.1.5 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274
17.1.6 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关系276
17.2 具体纳税数额的计算277
17.2.1 从价计征销售额的确定277
17.2.2 从量计征销售数量的确定278
17.2.3 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278
17.2.4 生产销售环节消费税的计算279
17.2.5 委托加工环节消费税的计算281
17.2.6 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282
17.2.7 消费税税额的扣除和减征283
17.2.8 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的计算284
17.3 消费税申报流程详解285
17.3.1 消费税的纳税规定285
17.3.2 消费税的纳税申报表286
17.3.3 消费税的出口退税287
17.4 消费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288
17.4.1 应税消费品销售的会计处理288
17.4.2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290
17.4.3 应税消费品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292
17.4.4 进口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293
第18章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294
18.1 个人所得税的基础知识294
18.1.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94
18.1.2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特点和作用295
18.1.3 个人所得税的扣缴方式295
18.1.4 应税所得项目296
18.2 具体纳税数额的计算298
18.2.1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298
18.2.2 工资、薪金所得的相关规定299
18.2.3 工资、薪金所得的申报300
18.2.4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算300
18.2.5 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301
18.2.6 劳务报酬所得302
18.2.7 稿酬所得303
18.2.8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304
18.2.9 财产租赁所得305
18.2.10 财产转让所得305
18.2.11 利息、股息、红利和偶然所得306
18.3 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详解306
18.3.1 企业扣缴个人所得税报表的填写306
18.3.2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申报308
18.4 个人所得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310
18.4.1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会计处理310
18.4.2 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会计处理311
18.4.3 劳务报酬、稿酬等所得应纳税额的会计处理311
18.4.4 向个人购买财产(财产转让)应纳税额的会计处理312
18.4.5 企业向股东分配股息、利润应纳税额的会计处理312
18.5 全面掌握优惠政策312
18.5.1 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项目312
18.5.2 个人所得税的减征项目313
第19章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315
19.1 企业所得税的基础知识315
19.1.1 企业所得税的作用315
19.1.2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方式315
19.1.3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及纳税义务人316
19.1.4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317
19.2 具体纳税数额的计算317
19.2.1 征税收入的确定317
19.2.2 不征税和免税收入的确定320
19.2.3 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320
19.2.4 应纳税额的计算322
19.3 企业所得税申报流程详解325
19.3.1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325
19.3.2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申报331
19.4 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333
19.4.1 所得税账户的设置和基本处理333
19.4.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334
19.4.3 所得税汇算清缴336
19.5 全面掌握优惠政策338
19.5.1 企业所得税的免税项目338
19.5.2 企业所得税减征、限时免征及减征的项目339
19.5.3 其他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341
第20章 车辆购置税与车船税的会计处理342
20.1 车辆购置税342
20.1.1 车辆购置税的基础知识342
20.1.2 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及范围342
20.1.3 车辆购置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343
20.1.4 车辆购置税的计算343
20.1.5 车辆购置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344
20.1.6 车辆购置税的纳税申报344
20.2 车船税345
20.2.1 车船税的基础知识345
20.2.2 车船税的税目、税率与税收优惠345
20.2.3 车船税的计算346
20.2.4 车船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346
20.2.5 车船税的纳税申报346
20.3 全面掌握优惠政策347
第21章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349
21.1 土地增值税的基础知识349
21.1.1 土地增值税简述349
21.1.2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范围349
21.1.3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和税收优惠350
21.1.4 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和扣除项目的确定351
21.1.5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351
21.2 土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及示范352
21.2.1 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352
21.2.2 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353
21.2.3 其他转让房地产业务的企业353
21.3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申报353
21.4 全面掌握优惠政策354
第四篇 财务报表355
第22章 财务报表基本介绍355
22.1 认识财务报表355
22.1.1 财务报表的作用355
22.1.2 哪些人需要看懂财务报表356
22.1.3 财务报表的进化过程357
22.1.4 财务报表的构成358
22.2 财务报表的分类359
22.2.1 按服务对象分类359
22.2.2 按编制和报送的时间分类360
第23章 财务报表详解361
23.1 资产负债表361
23.1.1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361
23.1.2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362
23.1.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363
23.1.4 资产负债表常见编制错误分析364
23.2 利润表366
23.2.1 利润表的作用366
23.2.2 利润表的结构367
23.2.3 利润表的编制368
23.2.4 利润表常见编制错误分析369
23.3 现金流量表372
23.3.1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372
23.3.2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373
23.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376
23.3.4 现金流量表常见编制错误分析379
23.4 其他财务报表380
23.4.1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380
23.4.2 财务报表附注382
23.4.3 往来账款常用账表384
23.4.4 固定资产变动常用账表385
23.4.5 预算类常用账表386
23.4.6 货币资金变动表388
第24章 财务报表分析389
24.1 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391
24.1.1 流动比率391
24.1.2 速动比率391
24.1.3 现金比率392
24.1.4 资产负债率393
24.1.5 产权比率394
24.1.6 利息保障倍数394
24.2 反映资产效率的比率395
24.2.1 应收账款周转率395
24.2.2 存货周转率396
24.2.3 固定资产周转率396
24.2.4 总资产周转率397
24.3 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397
24.3.1 销售毛利率398
24.3.2 销售净利率398
24.3.3 资产净利率399
24.3.4 净资产收益率399
24.4 对现金流量的分析399
24.4.1 对现金流量结构的分析401
24.4.2 对现金偿债能力的分析402
24.4.3 对现金盈利能力的分析402
24.5 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