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
  • 郑晓齐,王绽蕊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18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术工作-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思路2

1.1.1 大学组织制度的内涵2

1.1.2 研究思路7

1.2 研究综述9

1.2.1 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一般研究9

1.2.2 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11

1.2.3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13

1.2.4 国家实验室委托代理治理结构研究15

1.3 研究方法16

1.3.1 文献分析法16

1.3.2 实证研究方法16

1.3.3 比较法17

1.3.4 案例分析法17

第1部分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第2章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演变21

2.1 西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产生与发展22

2.1.1 中世纪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22

2.1.2 近现代西方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24

2.1.3 现代西方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25

2.2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演变26

2.2.1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27

2.2.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27

2.3 时代发展的呼唤与大学的应答32

2.3.1 时代发展及其带来的挑战32

2.3.2 各国政府和大学对挑战的应答33

第3章 世界一流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研究——以美国为例37

3.1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概述37

3.1.1 组织类型37

3.1.2 结构模式39

3.1.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0

3.1.4 组织文化43

3.2 哈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模式的案例研究44

3.2.1 历史沿革44

3.2.2 组织类型45

3.2.3 结构模式46

3.2.4 运行机制48

3.2.5 哈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征49

第4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51

4.1 主要组织形式及其职能定位51

4.1.1 学系51

4.1.2 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院52

4.1.3 产学研结合的基层学术组织53

4.1.4 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3

4.1.5 其他非常态学术组织形式54

4.2 组织结构模式及其分类55

4.2.1 清晰型或划一型55

4.2.2 单一型55

4.2.3 灵活型56

4.3 管理体制58

4.3.1 外部管理体制58

4.3.2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60

4.4 运行机制61

4.4.1 基层学术组织的设置与撤销机制61

4.4.2 人事运行机制63

4.4.3 学术决策机制65

4.4.4 财务运行机制66

4.4.5 仪器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管理67

第5章 北京地区8所“985工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68

5.1 8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形成与发展68

5.2 8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69

5.2.1 北京大学69

5.2.2 清华大学71

5.2.3 北京师范大学73

5.2.4 中国人民大学74

5.2.5 中国农业大学76

5.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6

5.2.7 北京理工大学77

5.2.8 中央民族大学78

5.3 8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征78

5.3.1 日益多样化是这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的共同趋势79

5.3.2 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职能进一步削弱,学术中心的地位正在加强79

5.3.3 十分重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79

第6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成就与问题81

6.1 改革缘由81

6.1.1 职能定位上的不适应81

6.1.2 组织模式上的不适应81

6.1.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不适应81

6.1.4 与其他社会经济文化部门之间关系上的不适应82

6.2 改革模式82

6.2.1 研究所模式82

6.2.2 面向问题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模式84

6.2.3 产学研结合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84

6.2.4 学科特区模式85

6.2.5 科技创新平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创新团队85

6.3 业已取得的改革成绩85

6.3.1 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模式正在由单一变得日益多样化86

6.3.2 组织职能定位更加理性化87

6.3.3 运行机制更加强调竞争、开放、灵活87

6.3.4 改革日益注重学术本位和回应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88

6.4 存在的问题88

第7章 理论探讨和改革建议94

7.1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实逻辑基础94

7.1.1 学科目录逻辑94

7.1.2 问题逻辑95

7.1.3 单位逻辑97

7.1.4 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逻辑基础的反思和重建98

7.2 有效基层学术组织的特征分析101

7.2.1 有效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该具有多样性102

7.2.2 有效的基层学术组织应该是自我治理(self-governing)的组织103

7.2.3 有效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该具有学术至上的文化氛围105

7.2.4 有效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该是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运作的组织106

7.3 改革建议109

7.3.1 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模式改革109

7.3.2 管理体制改革110

7.3.3 运行机制改革110

第2部分 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研究第8章 国内外平台和基地建设比较研究115

8.1 概念界定与辨析115

8.1.1 平台和基地概念提出的背景115

8.1.2 平台和基地的实质内涵116

8.1.3 平台和基地对应的国外大学学术组织形式117

8.2 国内其他大学平台/基地建设现状118

8.2.1 概述118

8.2.2 案例研究120

8.2.3 组织结构模式127

8.2.4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29

8.3 国外著名大学平台/基地建设情况130

8.3.1 哈佛大学131

8.3.2 剑桥大学131

8.3.3 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133

8.4 国内外大学平台/基地建设经验与启示133

第9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究137

9.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137

9.1.1 概况137

9.1.2 已有基础分析138

9.1.3 案例研究:航空航天复杂产品先进制造系统科技创新平台139

9.1.4 优势与问题分析140

9.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策建议141

第3部分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147

第10章 国内外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147

10.1 概念界定与辨析147

10.1.1 概念提出的背景147

10.1.2 创新团队的内涵150

10.1.3 大学科研团队与传统基层学术组织的异同153

10.2 国内部分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情况155

10.2.1 概况155

10.2.2 案例研究156

10.3 国外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研究160

10.3.1 概况160

10.3.2 案例研究161

10.4 国内外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经验与启示162

第11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现状165

1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现状调查165

11.1.1 真团队和绩优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目标165

11.1.2 问卷设计与实施166

11.1.3 调查统计结果168

11.1.4 讨论170

1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建设对策建议171

第12章 以系统化改革推动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174

12.1 平台与团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分析174

12.1.1 科技创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分析174

12.1.2 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分析176

12.2 平台和团队可持续发展支持系统177

12.2.1 理念系统177

12.2.2 治理系统179

12.2.3 文化系统183

第4部分 研究型大学委托代理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研究第13章 美国国家实验室概况189

13.1 美国国家实验室建设概况189

13.2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概况190

13.3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的重大成就193

第14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195

14.1 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195

14.2 政府、大学和实验室之间的关系197

14.3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的内部运行机制197

第15章 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202

15.1 我国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情况202

15.2 我国国家实验室的成就204

15.3 我国大学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207

15.4 我国大学国家实验室的运行机制208

15.5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建设的未来趋势209

15.5.1 存在的问题分析210

15.5.2 对策与思考213

结语216

参考文献219

后记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