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草地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草地生态学
  • 周寿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3767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草地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草地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

二、草地生态学的性质和内容2

三、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历史3

四、草地生态学的发展前景5

第一章 草地生态系统概论6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6

一、草地生态系统的定义6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和基本结构7

一、生物圈的功能单位9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9

二、稳定陆地环境保护水域10

三、天然生物种质资源库和物种演化场地14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关系14

一、草地生态系统是人类获取动物产品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地15

二、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与人类的关系15

三、草地生态系统与运动和游览观光16

第四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17

一、非生命物质运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17

二、生命物质运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19

三、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发展20

一、能量流动的特点22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2

第二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22

二、能量流动的渠道23

三、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基本类型24

四、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28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9

一、水循环30

二、营养物质循环31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34

一、物理信息34

二、化学信息35

三、营养信息35

一、草地生态平衡的概念36

四、行为信息36

第四节 草地生态平衡36

二、草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作用与草地生态平衡的关系37

三、生态平衡的指标38

四、生态?限39

第三章 草地生物群落生态学40

第一节 草地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40

一、生物群落是生物种群的复杂集合体40

二、生物群落是有机体在生态上的相互联系41

三、生物群落中各物种的群落学作用不同41

第二节 草地生物群落的结构42

一、草地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42

四、生物群落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一体42

二、草地生物群落的时间结构44

三、草地生物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45

第三节 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46

一、草地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的基本形式46

二、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竞争47

三、草地生物群落的种间共生与寄生关系48

四、捕食者和被捕食者50

五、生态位51

第四节 草地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演替52

一、草地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52

二、群落演替理论概述54

三、群落演替的基本类型57

四、演替实例58

第四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64

第一节 第一性生产的基本概念64

一、第一性生产的涵义和意义64

二、第一性生产的生产量64

三、生产量的动态65

第二节 第一性生产的生产力68

一、生产力的概念68

二、第一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68

三、国外草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力71

四、国内外栽培草地地下部(根系)生物量75

六、中国栽培草地植物群落地上部净第一性生产量76

五、中国天然草地植物群落地上部净第一性生产量76

七、中国部分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生物量78

第三节 第一性生产的生产效率78

一、生产率的概念及其估测方法78

二、影响第一性生产效率的因子81

三、提高第一性生产效率的途径83

第五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85

第一节 第二性生产的生产者85

一、反刍动物与第二性生产85

二、非反刍动物与第二性生产87

第二节 第二性生产的生产量与生产力90

一、第二生产的生产量90

二、第二性生产的生产力93

第三节 第二性生产的生产效率95

一、生产效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95

二、利用草地生产乳品的生产效率98

三、利用草地生产肉的生产效率102

四、利用草地生产毛、皮的生产效率104

第四节 第二性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105

一、影响第二性生产效率的因素105

二、提高第二性生产效率的途径110

第六章 放牧生态111

第一节 放牧生态的有关概念111

一、放牧地的种类111

二、牧野的概念112

三、牧地生态系统与牧野生态系统113

第二节 人类对牧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14

第三节 牧地植物与植食动物的生态关系115

一、植物对植食动物的影响116

二、植食动物对植物的影响118

第四节 饮水对放牧的生态影响123

一、饮水生态影响的基础信息123

二、水源分布对消费者的影响124

三、水源分布对牧草利用的影响125

一、概述126

二、火的有利生态作用126

第五节 火与牧地和牲畜的生态关系126

三、火的不利生态影响127

四、烧荒时间的生态效应127

五、烧荒频率的生态效应128

六、火对植物新苗生产和饲料质量的影响128

七、牧地中火因子的一些结论128

第六节 牧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退化129

一、亚顶极群落129

二、牧地退化的信号和进程130

第七节 放牧生态研究的进展132

一、国内外有关放牧生态研究的动态132

二、牧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组织物质循环的研究133

一、分布与环境特点136

第七章 中国主要草地生态系统136

第一节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136

二、生物群落138

三、生物生产及食物链141

四、存在的主要生态学问题143

五、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途径144

第二节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145

一、分布与环境特点145

二、生物群落146

三、生物生产及食物链148

四、存在的主要生态学问题149

一、分布与环境特点150

二、生物群落150

第三节 典型草甸生态系统150

五、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途径150

三、生物生产及食物链152

四、存在的主要生态学问题155

五、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途径155

第四节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156

一、分布与环境特点156

二、生物群落157

三、生物生产及食物链162

四、存在的主要生态学问题163

一、分布与环境特点164

第五节 暖性灌丛草地生态系统164

五、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途径164

二、生物群落165

三、生物生产及食物链166

四、存在的主要生态学问题167

五、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途径169

第六节 热性灌丛草地生态系统170

一、分布与环境特点170

二、生物群落170

三、生物生产及食物链175

第七节 荒漠生态系统176

一、分布与环境特点176

五、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途径176

四、存在的主要生态学问题176

二、生物群落177

三、生物生产及食物链180

四、存在的主要生态学问题181

五、高效平衡持续发展的途径182

第八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调控与草地生态工程183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183

一、草地生态系统调控的机制183

二、草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184

三、农业技术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调控187

一、生态系统工程的发展与草地生态工程的产生189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工程理论189

二、生态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190

第三节 草地生态工程的应用191

一、山地以牧草为契机的高效生态网络192

二、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195

三、沙地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工程196

四、林草结合复合生态工程198

第九章 草地生态系统模型200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分析200

一、系统分析方法200

二、系统分析在草地生态学中的应用202

一、草地生态系统预测的方法和原理209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预测模型209

二、草地生态系统中预测的内容与要求214

三、草地生态系统预测模型的组建及实例214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模拟与仿真模型217

一、草地生态系统模拟217

二、系统仿真218

三、草地生态系统模拟与仿真实例224

四、草地生态系统优化模型229

第四节 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232

一、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的组建232

二、矩阵模型233

三、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实例235

参考文献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