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艺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艺学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4893265.jpg)
- 唐正序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10094·543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艺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1
二 文学理论的对象、内容和学习方法4
第一编7
第一章 文学形象7
第一节 文学的形象性7
一 文学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7
二 文学形象的特点14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典型性30
一 优秀文学以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生活30
二 文学典型的特点36
三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47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52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52
一 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容52
二 题材和主题54
三 人物64
四 情节和环境76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85
一 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式85
二 结构86
三 语言91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03
一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103
二 革命的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109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风格111
一 作品的风格和作家的风格111
二 时代的风格和民族的风格118
第三章 文学的体裁122
第一节 文学体裁的划分122
第二节 诗歌126
一 诗歌的特征126
二 诗歌的分类138
第三节 散文144
一 散文的特征144
二 散文的分类148
第四节 小说157
一 小说的特征157
二 小说的分类162
第五节 戏剧文学167
一 戏剧文学的特征167
二 戏剧文学的分类171
第二编179
第四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179
第一节 生活与创作179
一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79
二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185
第二节 文学创作过程的特点188
一 创作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188
二 创作过程的中心环节——典型化193
三 创作过程中的思维特点202
第五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210
第一节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210
一 创作方法是认识和表现生活的艺术方法210
二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213
第二节 基本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方法的多样性217
一 现实主义217
二 浪漫主义222
三 创作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37
一 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形成237
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241
第四节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245
第三编256
第六章 文学的社会本质256
第一节 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256
一 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256
二 文学与政治及其他上层建筑部门的关系262
第二节 文学的阶级性、人民性和党性269
一 文学的阶级性269
二 文学的人民性278
三 文学的党性282
第三节 文学的社会作用287
一 文学的智育作用287
二 文学的德育作用291
三 文学的美育作用293
第七章 文学的发展规律296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296
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303
一 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303
二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306
三 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315
四 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318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道路324
一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24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28
三 推陈出新333
第四编341
第八章 文学欣赏341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特点341
一 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341
二 努力提高文学欣赏水平354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意义358
一 文学欣赏的社会意义358
二 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362
第九章 文学批评366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366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366
二 文学批评的任务370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375
一 文学批评必须有标准375
二 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379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395
一 深切感受,准确判断395
二 分析形象,品评得失398
三 比较异同,把握特点404
四 知人论世,探本求源411
后记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