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犯罪概论及白领犯罪剖析与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魏平雄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056577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防犯罪概论及白领犯罪剖析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预防犯罪概论3
第一章 预防犯罪的性质、地位和功能3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概念和性质3
一、预防犯罪的概念3
二、预防犯罪的性质5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地位10
一、预防犯罪在社会控制系统中的地位10
二、预防犯罪在根治犯罪中的地位12
第三节 预防犯罪的功能15
一、稳定社会的功能15
二、保障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功能16
三、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功能17
第二章 预防犯罪的原理及其规律18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原理18
一、犯罪的因果性原理19
二、犯罪的预测性原理21
三、犯罪的控制性原理23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规律26
一、预防犯罪的反比规律27
二、预防犯罪的正比规律30
三、预防犯罪的超前性规律32
四、预防犯罪的综合性规律34
第三章 预防犯罪的指导方针与原则36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指导方针36
一、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36
二、指导方针确立的依据41
三、指导方针的现实意义43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原则44
一、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原则44
二、坚持专门机关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原则46
三、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47
四、坚持封闭型和开放型相结合的原则49
五、系统与协调原则50
六、民主与法制原则52
第四章 预防犯罪的体系与结构55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体系55
一、现有预防犯罪理论体系之评析55
二、预防犯罪理论体系之构想61
三、预防犯罪的实践体系65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结构67
一、预防犯罪活动的构成要素67
二、预防犯罪各要素之间的关系68
第五章 预防犯罪的主体与客体71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主体71
一、预防犯罪主体的分类72
二、不同主体在预防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73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客体84
一、作为预防犯罪客体的人84
二、作为预防犯罪客体的物86
三、作为预防犯罪客体的事88
四、作为预防犯罪客体的时空89
第六章 预防犯罪的基本手段91
第一节 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的社会矛盾91
一、正确处理好社会的主要矛盾92
二、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94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矛盾95
第二节 加强文化道德和法制教育97
一、加强文化教育98
二、加强道德教育101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106
第三节 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108
一、完善富民政策108
二、调整和完善分配政策112
三、完善我国人口政策116
四、完善社会保障政策121
第四节 完善刑事政策125
一、刑事政策的实施与思考125
二、坚定贯彻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127
三、坚定贯彻少捕少杀政策128
四、坚定贯彻惩办与改造相结合的政策129
五、坚定贯彻缓刑政策131
六、坚定贯彻给出路政策132
第七章 预防犯罪的目标135
第一节 预防犯罪的战略目标135
一、预防犯罪的长期目标135
二、预防犯罪的近期目标138
第二节 预防犯罪的责任目标142
一、领导责任目标142
二、家长责任目标145
三、公民责任目标148
第八章 预防犯罪的效益151
第一节 效益是预防犯罪的价值追求151
一、效益的概念151
二、效益对预防犯罪的意义153
第二节 预防犯罪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156
一、投入量的大小156
二、对犯罪的遏制作用158
三、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158
四、对社会心理的引导教育作用159
五、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作用159
六、负效益的有无及其大小160
第三节 预防犯罪与打击犯罪的效益分析160
一、投入量分析161
二、正效益分析163
三、负效益分析165
四、结论166
第四节 影响预防犯罪效益的因素167
一、预防犯罪的投入量168
二、预防犯罪的准确性168
三、措施选择的正确性169
四、手段运用的有效性170
五、实施过程的恰当性170
六、预防主体的整合性171
白领犯罪剖析与对策175
第一章 白领犯罪的概念175
第一节 白领犯罪的概念和特征175
一、白领犯罪的概念175
二、白领犯罪的特征182
三、白领犯罪的构成要件184
第二节 白领犯罪与有关犯罪的区别186
一、白领犯罪与经济犯罪187
二、白领犯罪与蓝领犯罪187
三、白领犯罪与财产犯罪188
四、白领犯罪与法人犯罪189
第三节 白领犯罪的种类190
第二章 白领犯罪的状况、特点、危害、规律及其发展趋势194
第一节 白领犯罪的状况194
一、我国历史上白领犯罪状况194
二、我国现阶段白领犯罪状况196
第二节 白领犯罪的特点201
一、权钱交易突出202
二、数额越来越大204
三、犯罪手段狡猾隐蔽205
四、发案部位增多,涉及面广206
五、数罪交织,案中有案208
六、顶风作案和持续作案突出209
第三节 白领犯罪的危害210
一、危害执政党的党风和国家政权的稳定211
二、危害经济建设212
三、破坏党群、政府和人民的鱼水关系214
四、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215
第四节 白领犯罪的规律216
一、白领犯罪的起伏性规律216
二、白领犯罪的部门幅射规律217
三、白领犯罪的地域幅射规律218
第五节 白领犯罪的发展趋势220
一、今后仍然是呈波浪式的上升趋势220
二、白领犯罪的手段向智能化发展趋势221
三、白领犯罪主体呈广泛化发展趋势221
第三章 白领犯罪的原因222
第一节 白领犯罪的一般原因222
一、我国的政治体制中还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政企不分等弊端222
二、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是现阶段白领犯罪增多的最主要原因223
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蔓延和滋生是诱发白领犯罪的思想原因之225
四、社会大众对白领犯罪存在着矛盾、漠视的心理225
第二节 白领犯罪的特殊原因226
一、贪污、挪用公款和贿赂犯罪的原因226
二、走私犯罪的原因228
三、毒品犯罪的原因229
四、诈骗犯罪的原因231
五、危害企业管理犯罪的原因232
六、危害公平竞争犯罪的原因234
七、徇私舞弊犯罪的原因236
第四章 白领犯罪的总体对策238
第一节 加强白领犯罪的综合治理238
一、依法惩治白领犯罪239
二、预防白领犯罪241
三、改造白领犯罪的罪犯244
第二节 强化监督职能246
一、强化党的监督职能247
二、加强法律监督248
三、加强行政监督的职能249
四、强化社会监督职能250
第三节 惩治白领犯罪的刑事立法与完善251
一、修改与完善刑事法律251
二、增设新的罪名255
第四节 惩治白领犯罪的司法完善258
一、惩处白领犯罪的司法实践及问题258
二、坚决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260
三、彻底解决以罚代刑的问题261
四、健全与完善举报制度262
第五章 白领犯罪类型的防治对策266
第一节 贪污、挪用、贿赂犯罪的防治对策266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堵塞贪污、挪用、贿赂犯罪的漏洞266
二、强化审计监督267
三、建立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267
四、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69
五、加强贪污、挪用、贿赂案件的查处269
第二节 走私犯罪的防治对策270
一、加强缉私队伍建设270
二、收集走私信息,掌握走私犯罪规律271
三、强化各缉私部门的协作272
四、加强打击力度,惩治方案要案的罪犯274
第三节 诈骗犯罪的防治对策275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与规章制度275
二、加强对经营、管理干部的政治与法制教育276
三、严格审批公司的成立与社会集资276
四、加强防范,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277
五、充分发挥刑法的威力,严厉打击诈骗犯罪活动277
第四节 危害企业管理犯罪的防治对策278
一、加强立法,健全与完善企业法人制度278
二、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堵塞企业法人犯罪的漏洞279
三、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280
四、加强对危害企业管理犯罪的打击力量282
第五节 危害公平竞争犯罪的防治对策284
一、加强国家管理市场的职能,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84
二、工商管理部门应经常对不公平竞争加以监督检查286
三、加强对经营者的政治思想和法制教育287
四、依法惩治危害公平竞争的行为289
第六节 徇私舞弊的防治对策289
一、公检法三机关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290
二、强化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291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293
四、对徇私舞弊者必须绳之以法295
第七节 毒品犯罪防治对策296
一、健全、完善禁毒法律制度297
二、强化禁毒执法职能303
三、加强社会禁毒教育309
四、加强戒毒治疗316
五、加强国际间的反毒协作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