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维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3950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重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企业家与所有制1
第一部分 股份制与企业家职能的分解2
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是企业家职能的分解?2
二、是所有权的否定还是所有权表现形式的变化?5
三、是“满意利润”还是“最大利润”9
四、是非股份化还是资本供应的专业化?11
五、仅仅靠“事业心”就能保证职业经理成为企业家吗?13
第二部分 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15
一、政企分开的不可能性15
二、所有权约束的无效性17
三、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不可能22
四、预算约束硬化的不可能26
五、经营者与职工制衡关系的不可能27
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30
一、引言30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Ⅰ):交易费用理论32
(一)“间接定价”理论33
(二)资产专用性理论: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37
三、企业的契约理论(Ⅱ):代理理论44
(一)团队生产理论:道德风险与代理成本45
(二)委托—代理理论50
(三)证券设计理论52
四、企业的企业家理论53
五、企业的管理者理论56
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58
七、从现代企业理论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63
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69
一、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69
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77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法85
四、委托—代理理论与赫姆斯特姆的团队理论92
五、结束语95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97
一、分析框架: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本主义企业中的作用是什么?101
(一)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起源和资本雇佣劳动101
(二)股份公司的起源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105
(三)资本结构和破产机制110
(四)小结113
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评价113
(一)引言:国有企业最严重的代理问题在于政府官僚113
(二)经理承包责任制是如何提高经理的短期激励的?117
(三)以国有股为主导的公司化改革能否解决经营者选择问题?127
(四)为什么破产不能有效地约束经理?132
三、结论:民营化是唯一出路137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142
一、关于国有资产经营战略的调整142
(一)国有资产经营形式:股权与债权142
(二)关于国有企业的分类处理149
(三)关于授权经营和委托经营150
(四)关于分级所有150
二、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152
三、关于作为投资主体的授权经营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154
(一)投资主体的职能与性质154
(二)投资主体的组建155
(三)投资主体的资金来源与运用157
四、关于委托经营机构158
五、关于国有资产收益的处置160
从资本结构看国有企业重组163
一、资本结构和企业破产的理论163
二、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169
三、关于企业重组的几个具体问题174
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180
一、引言180
二、一个例子185
三、数学模型189
(一)怕累托最优兼并区间190
(二)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合一的情况191
(三)股份公司之间的兼并192
(四)国有企业之间的兼并199
(五)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的兼并201
四、模型的应用和政策含义202
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205
一、李—栗—张模型的一个非技术性概括210
二、对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解释216
三、结论224
非对称信息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226
一、信息非对称如何限制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228
二、企业家为什么要限制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230
三、公司的最优融资顺序235
四、关于风险资本238
五、中国经济的民营化240
从非对称信息看公司融资与资本市场242
一、非对称信息与公司融资、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244
二、声誉机制与公司融资255
三、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与资本市场的发展260
四、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问题266
五、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272
附录282
有恒产者有恒心/汪丁丁282
一、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283
二、关于“企业家能力”的信息成本289
三、结论与问题295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家问题/张春霖300
一、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企业家缺位”的表现301
(一)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301
(二)“企业家缺位”与“劳动雇佣资本”302
二、资本所有者行为障碍:“企业家缺位”问题产生的根源305
三、经营能力与资本所有权的结合:企业家产生的途径310
(一)《理论》的主要结论310
(二)民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能力结合的基本途径311
(三)金融中介机构的意义313
(四)国有资本所有者的特殊问题315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两项应作为企业改革重点的“配套改革”316
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成功之所在319
企业理论创新及分析方法改造/张曙光322
一、企业理论的新发展322
二、几个重要问题的进一步讨论329
三、分析方法的改造336
关于《企业的企业家一契约理论》一书写作背景的说明及对三个书评的答复/张维迎344
一、关于写作背景的说明345
二、对三个书评的答复349
产权约束与国企改革/张维迎、汪丁丁364
资本市场与产权变革379
全球微观经济机制的调整与中国的选择389
一、全球微观经济体制调整的四个特征化事实389
二、全球竞争的核心是制度的竞争393
三、为什么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394
四、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两种选择:回到垄断或民营化397
五、政府不要认为自己比老百姓聪明399
六、民营化的三个逻辑解释400
七、企业要注意多样化经营的副作用402
八、“资本经营”不是家常饭404
九、假如全中国注册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406
十、我为海尔担忧407
十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何处去?408
参考文献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