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信评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信评级
  • 朱荣恩,徐建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754260903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信评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资信评级的意义1

第一节 当今债务市场的发展1

一、银行系统的信贷非中介化2

二、借款方式的证券化7

三、债务市场的全球化9

第二节 市场驱动者——信息技术和非管制化10

一、当今信息技术的进步10

二、对开放市场效率的重新肯定11

第三节 90年代机遇与风险的展望13

一、机遇14

二、信用风险的加剧15

三、日益增大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17

第二章 资信评级的作用40

第一节 资信评级在发达市场中的作用40

一、资信评级对投资者的意义41

二、资信评级对债券发行者的意义46

三、资信评级对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52

四、资信评级对管理者的作用53

五、资信评级对证券市场的作用53

第二节 资信评级在发展市场中的作用54

一、资信评级机构的发展概况55

二、资信评级制度的功能要素57

第三章 资信评级种类和过程62

第一节 资信评级种类62

一、概述62

二、长期债务评级64

三、短期债务评级68

四、保险公司评级73

五、优先股评级74

六、有关评估公司评级制度的其他方面76

第二节 资信评级过程80

一、一般过程81

二、跟踪与复查86

三、评级变动和确认88

四、对首次债务发行者评级的专门事项89

第四章 资信评级的准则和方法92

第一节 资信评级的一般准则92

一、资信评级的准则93

二、公司的信用质量和国家经济行为100

第二节 评价公司的真实现状104

一、概述104

二、不同会计方法的处理106

三、报告中数据的解释107

第三节 评价真实价值的计算方法114

一、充足的现金流量115

二、资产的流动性117

三、资产的质量119

四、资产的可盈利性119

五、杠杆率及资本的恰当性122

第四节 预测公司的发展趋势123

一、管理部门的观点124

二、对主要信用基本因素的概括分析124

三、资信评级决策129

四、对资信评级取得广泛一致132

第五章 主权国家资信评级141

第一节 主权国家风险分析141

一、主权国级别和主权上限142

二、主权国资信等级的内涵144

三、外币偿付风险基本分析145

四、对外债务的界定155

五、预测结果159

六、地方政府的评级168

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的资金自由流动和主权国家风险172

第二节 跨国机构风险分析177

一、多边发展银行178

二、欧洲跨国机构186

第三节 私有化风险分析191

一、私有化过程的四个阶段192

二、私有化进程中信用风险的增加197

三、加速私有化进程的动机198

四、私有化企业的信用分析202

第六章 银行与银行控股公司资信评级213

第一节 银行信用分析213

一、银行的经营环境214

二、银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220

三、银行的自身实力223

四、银行不同负债的信用差别231

五、银行信用中的国家风险232

第二节 银行控股公司信用分析234

一、资本235

二、现金计划237

三、流动资产237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信评级238

第一节 证券公司信用分析238

一、证券公司风险的复杂性238

二、证券公司风险的种类及确定240

三、影响证券公司风险的因素243

四、信用风险总体状况251

第二节 共同基金信用分析251

一、共同基金的外部环境252

二、共同基金资产质量253

三、共同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的质量255

第三节 抵押贷款机构信用分析256

一、英国住房协会概述256

二、住房协会的外部环境257

三、住房协会的资产质量260

四、住房协会的长期风险分析263

第八章 保险公司资信评级265

第一节 人寿保险公司和普通保险公司265

一、行业分析266

二、公司分析268

第二节 财务担保公司275

一、信息来源276

二、行业分析277

三、公司分析279

第三节 私人抵押保险公司286

一、信息来源286

二、行业分析287

三、公司分析289

第九章 工业性公司资信评级294

第一节 行业和国家的发展趋势295

一、经济循环中的行业状况296

二、国内、国际竞争状况296

三、成本因素297

四、管制趋势297

五、新竞争者进入的障碍297

六、公司对技术更新改造的态度298

七、汇率298

第二节 管理质量和风险倾向298

一、战略方针299

二、融资方针299

三、稳健原则299

四、连续业绩分析299

五、母子公司的关系300

六、控制制度300

第三节 公司的基本生产经营状况300

一、对相关市场占有率的展望301

二、下属公司影响因素的多元化301

三、成本结构302

四、本国经营惯例302

五、政府保证和法规扶持带来的潜能303

第四节 对公司财务状况和资产流动性的评估304

一、财务弹性分析304

二、后备流动资金的重要性304

三、后备流动资金的分析方法305

四、估计后备流动资金的需求306

五、评价后备流动资金的性质306

六、筹资的时间分析307

七、可供选择的流动资金:有价证券308

第五节 公司组织结构309

一、子公司对整个集团的重要性309

二、母子公司相关的财务状况310

三、法律环境310

四、合资经营的合伙者和合作协议310

第六节 母公司的保证契约和扶持协议310

一、母公司的保证契约311

二、母子公司之间的扶持协议312

第七节 特殊事项风险评估315

一、特殊风险315

二、特殊事项的风险因素分析317

第十章 公用事业资信评级321

第一节 概况322

一、公用事业信用风险的特征322

二、公用事业特别信用风险的分析323

第二节 基本分析324

一、公用事业的服务领域324

二、公用事业的资产基础331

三、公用事业经营成本评估340

四、公用事业管制情况345

五、公用事业内部竞争352

六、公用事业公司结构及管理质量354

第三节 公用事业财务统计数据的分析355

一、资本需求356

二、内部现金取得356

三、外部融资357

四、资本化358

五、普通股359

六、利润率的分析360

七、收入的清偿能力362

八、折旧362

第十一章 特种证券资信评级364

第一节 长期债务证券364

一、债券持有人的索偿优先权365

二、有担保债券的发行366

三、债券契约的废止367

四、保证条款368

五、“强制赎回”条款373

六、信用敏感票据378

七、特定事件及特定事件条款对资信级别的影响379

第二节 优先股381

一、优先股的类型382

二、优先股持有者的风险384

三、优先股对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385

四、评估优先股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386

第三节 中期票据方案387

一、 MTN和EMTN387

二、银行存款票据389

第十二章 结构融资资信评级392

第一节 结构融资市场概况392

一、结构融资的一些基本概念392

二、结构融资市场的历史及其发展的原因395

三、资信评级在结构融资市场中的作用398

四、结构融资证券的资信评级程序399

第二节 结构融资中的担保资产风险分析401

一、评估担保资产时的一般原则401

二、消费贷款契约担保组合的信用风险分析404

三、商业性债权资产担保组合的信用风险分析415

四、市场价值结构融资证券的担保资产风险分析422

第三节 融资结构风险分析424

一、资金的混用425

二、再投资问题425

三、有关资产担保证券融资结构的一些问题426

第四节 结构融资证券的法律和管理432

一、投资者对担保资产索偿权的性质432

二、从事结构融资证券发行的专门融资机构433

三、资产的“实际出售”434

四、实体合并情况435

五、法律的公平原则给结构融资证券带来的问题435

六、与第三方信用支持有关的法律风险438

第五节 第三方的信用风险439

一、还贷代理人的信用风险439

二、信用支持提供者的信用风险440

三、其他第三方当事人的信用风险441

第十三章 我国资信评级的回顾与展望442

第一节 我国资信评级的现状和意义442

一、资信评级的产生和发展442

二、资信评级的现实意义443

第二节 企业债券资信评级446

一、企业债券资信评级的意义和作用446

二、企业债券资信评级的内容和方法448

第三节 企业资信评级451

一、企业资信评级的意义和作用451

二、企业资信评级的内容和方法452

第四节 金融机构资信评级453

一、金融机构的特点及其资信评级的意义453

二、金融机构资信评级的内容455

第五节 我国资信评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58

一、资信评级对象较单一,范围狭窄458

二、资信评级的体系、方法不规范459

三、资信评级机构数量有限,缺乏独立性459

四、资信评级功能没有充分地发挥460

第六节 完善我国资信评级制度的建议461

一、发展设想461

二、发展步骤462

附录1.穆迪(Moody)公司的资信等级含义464

附录2.穆迪(moody)公司的资信评级指标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