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锡勤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2093·34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伦理思想1
第一节 概况1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士大夫阶层的道德堕落1
二、“正人心、厉风俗、兴教化”的呼声3
三、地主阶级革新派的出现,鸦片战争前后伦理思想领域的某些新动向3
第二节 龚自珍的伦理思想5
一、“明耻”论及调整君臣关系的主张6
二、关于个性解放的微弱呼声8
三、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和对“私”的肯定9
四、论道德起源于宗法制度及维护和强化封建宗法制的主张12
第三节 魏源的伦理思想15
一、“人心肃则国威遒”的思想15
二、关于“无欲”的主张和“不主逆而主复”的道德修养方法17
三、对某些传统道德观念有限的修正20
第二章 太平天国时期农民和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24
第一节 概况24
一、太平天国对封建纲常礼教的冲击破坏及其两重性24
二、太平天国时期地主阶级对于“教化”的两种主张27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伦理思想28
一、农民阶级朴素的平等思想及淳朴的道德观念28
二、依旧成为封建纲常的维护者32
三、太平天国伦理观的宗教色彩35
四、前期的军事禁欲主义37
五、太平天国的道德教育39
第三节 曾国藩的伦理思想41
一、通过整顿封建道德消弭人民反抗、挽救社会危机的主张41
二、论封建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论忠、诚、勤、恕43
三、“复性”说47
四、曾国藩伦理思想中的买办色彩50
第四节 汪士铎的伦理思想52
一、对儒家道德仁义的抨击和对法家严刑峻法的称赞53
二、汪士铎的人性论56
三、对妇女的仇视57
第三章 戊戌维新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伦理思想60
第一节 概况60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60
二、早期维新派的伦理思想61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批判封建主义旧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的斗争64
四、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维护封建纲常、反对资产阶级新道德的叫嚣66
第二节 康有为的伦理思想68
一、人道主义和“求乐免苦”69
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73
三、“以礼节欲”和“以魂制魄”76
四、对封建伦理纲常的批判和人人平等、男女平等的思想79
五、关于“大同”的理想84
六、大同世界的道德规范,取消家庭和“大平等”的思想85
第三节 严复的伦理思想89
一、论“背苦趋乐”和“开明自营”89
二、论自由94
三、对“君臣之伦”的剖析和对“夫为妻纲”的批判96
四、论“新民德”98
第四节 谭嗣同的伦理思想100
一、论“仁——通——平等”和人性101
二、对封建纲常名教的猛烈抨击104
三、对“君臣之伦”的批判和提倡父子平等、男女平等的思想107
四、以“朋友之道”改造其它四伦的主张110
五、所谓“通则必尊灵魂”112
第五节 唐才常的伦理思想113
一、“群——公”论与“爱力——热力”论114
二、对封建伦理纲常的保留态度117
第六节 梁启超的伦理思想119
一、道德决定论——“新民说”120
二、论道德起源、善恶标准,公德和私德123
三、论爱群与爱国127
四、论权利与义务129
五、论自由与服从131
六、论利己与爱他133
七、论苦乐、生死136
八、论道德修养138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伦理思想141
第一节 概况141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141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对封建旧道德的批判改造和对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宣传介绍142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主义旧道德、旧礼俗的批判145
一、对封建纲常礼教反动实质的揭露和对孔子之道的批判146
二、要求父子平等、男女平等,以及“毁家”的主张149
三、对封建旧礼俗的批判153
四、批判奴隶主义,提倡权利与义务思想155
五、批判封建统治者虚伪的“尚公”说,宣扬利己主义158
第三节 章太炎的伦理思想161
一、道德决定国家兴亡,提倡革命党人的道德修养161
二、主张以佛学增进革命道德164
三、建立在佛教唯识学基础上的人性论165
四、论善恶、苦乐的“俱分进化”167
五、悲观主义的“五无论”171
第四节 蔡元培的伦理思想173
一、论德育的重要性173
二、公民道德的纲领——“自由、平等、亲爱”175
三、论德育与“世界观”和美育的关系177
第五节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181
一、论道德与革命181
二、对中国“固有道德”的改造184
三、论平等、自由188
四、提倡“替众人服务”和奋斗、牺牲的精神193
五、“人类以互助为原则”的道德观195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急进民主派所倡导的道德革命198
第一节 概况198
一、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反动势力的尊孔复古逆流和“国体虽更,纲常未变”的谬论198
二、康有为维护封建旧道德、旧礼俗和孔教的言论202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激烈斗争205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对封建旧道德的批判208
一、反对封建旧道德是当务之急208
二、对道德不变论的批判210
三、对封建旧道德反动实质的深刻揭露以及对封建孝道和贞节的批判212
四、对孔子和孔教的猛烈批判216
五、建立“个人本位主义”的新道德218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223
第一节 概况223
一、蒋介石统治集团封建买办法西斯伦理思想的形成223
二、买办资产阶级奴化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封建复古伦理思想的泛滥226
第二节 吴稚晖的伦理思想230
一、“人欲横流的人生观”230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说”和崇洋媚外的“全盘西化”论233
第三节 胡适的伦理思想236
一、人性即人欲的自然人性论236
二、实用主义的道德观237
三、个人主义的人生观240
四、以改良主义和“全盘西化”论来批判封建旧道德243
第四节 张东荪的伦理思想246
一、“创造进化”的人生观247
二、文化的道德观249
三、所谓“享受最低、贡献较高”的“做人之道”253
四、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攻击256
第五节 梁漱溟的伦理思想259
一、“知足自得”、“调和中庸”的人生哲学260
二、所谓“伦理本位主义”264
三、性善论及“向里用力”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论269
四、典型的道德决定论273
第六节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276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和道德本质论277
二、典型的抽象人性论281
三、“超凡入圣”、“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说286
四、“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道德修养论291
第七节 蒋介石陈立夫的伦理思想294
一、唯心主义的道德观295
二、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道德规范296
三、所谓“为社会”的人生观和“增情节欲”的禁欲主义299
四、培养顺民和奴才的道德修养方法302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伦理思想305
第一节 概况305
一、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共产主义道德的研究和培育305
二、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地主资产阶级旧道德和伦理学说的批判308
三、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宣传、研究309
第二节 李大钊、李达的伦理思想312
一、论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313
二、论婚姻、家庭道德和妇女解放319
三、李大钊的共产主义人生观322
四、李达的人性论326
第三节 鲁迅的伦理思想330
一、从自然人性论到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从“普遍道德”到阶级道德331
二、对封建旧道德的批判336
三、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339
四、对国民党反动派封建法西斯主义道德的批判342
五、革命战士应有的道德品质343
第四节 刘少奇的伦理思想350
一、研究伦理学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法351
二、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354
三、论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365
第五节 毛泽东的伦理思想372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373
二、无产阶级的人性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统一论、革命的功利主义376
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