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操作原理与设备 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化工操作原理与设备 下 第2版
  • 丁绪淮,张洪沅,张震旦,顾毓珍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5119·128
  • 出版时间:1958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工操作原理与设备 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九章 扩散原理1

Ⅰ.扩散概说1

9-1 涉及扩散过程的化工操作1

9-2 影响扩散过程的因素3

9-3 相界面的情况6

Ⅱ.扩散速率6

9-4 扩散的基本方程式6

9-5 在气体中的稳定扩散10

9-6 在液体中的稳定扩散11

9-7 扩散系数13

第十章 气体的吸收19

10-1 概说19

Ⅰ.吸收理论20

10-2 气液平衡20

10-3 吸收的机理和吸收方程式26

10-4 溶质渗透和表面更新理论31

Ⅱ.吸收设备37

10-5 吸收设备应具有的条件37

10-6 工业用的吸收设备37

Ⅲ.填充塔41

10-7 总说41

10-8 塔的填料43

10-9 填充塔中的液体分布45

10-10 填充塔中的气体压强降47

10-11 填充塔操作的最大气流速度49

10-12 填充塔中的传质系数51

Ⅳ.填充塔操作容量的计算57

10-13 操作容量方程式57

10-14 图解积分法61

10-15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64

10-16 传质单元高度(H.T.U.)法65

10-17 填充塔各计算法的补充讨论73

Ⅴ.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78

10-18 化学吸收的机理78

10-19 伴有不可逆化学反应的吸收速度79

第十一章 蒸馏88

11-1 有关溶液蒸气压的定律88

11-2 挥发度及相对挥发度90

11-3 部分互溶的二元系91

11-4 二元系的沸点-组成图91

11-5 恒沸混合物94

11-6 y-χ平衡曲綫95

Ⅰ.简单蒸馏97

11-7 蒸馏方法97

11-8 平衡蒸馏98

11-9 微分蒸馏99

Ⅱ.精馏103

11-10 精馏的原理103

11-11 精馏塔的构造105

11-12 精馏塔的加热及凝缩设备108

11-13 精馏操作109

Ⅲ.二元系连续精馏的计算110

11-14 理想塔的定义111

11-15 精馏塔的物料及热量衡算112

11-16 理想板数的决定114

11-17 回流比及最小回流比117

11-18 操作条件对于板数的影响120

11-19 理想板数的计算程序123

11-20 多元物系的精馏126

11-21 填充式精馏塔高度的计算127

11-22 乳化式填充塔128

Ⅳ.泡罩式精馏塔的设计计算129

11-23 塔的直径129

11-24 塔顶蒸气出口导管的大小131

11-25 板间距离131

11-26 泡罩及溢流管的尺寸132

11-27 泡罩塔的压强降132

11-28 填充塔的容许蒸气速度及压强降133

11-29 泡罩塔板的布置与设计133

Ⅴ.板效率134

11-30 板效率的定义134

11-31 影响泡罩塔板效率的因素137

11-32 筛板塔的板效率140

11-33 提高板效率的经济观点140

Ⅵ.二元系间歇精馏的计算140

11-34 一般讨论140

11-35 回流此不变的间歇精馏141

11-36 馏出液组成不变的间歇精馏142

Ⅶ.蒸汽蒸馏145

11-37 蒸汽蒸馏的原理及操作145

11-38 蒸汽蒸馏的计算146

11-39 料液含非挥发性物质较多时的计算方法150

第十二章 干燥156

12-1 引言156

Ⅰ.物料的特性156

12-2 水分结合的方式156

12-3 吸附平衡线157

12-4 结合水和非结合水159

Ⅱ.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160

12-5 湿空气的性质160

12-6 I-x图基本数据的绘制163

12-7 总压强变化对I-x图制作的影响166

12-8 I—χ图中湿空气状况的改变167

12-9 两种状况的湿空气的混和170

Ⅲ.水分汽化时的传热和传质172

12-10 汽化过程的传热和传质方程式172

12-11 传热和传质的相似174

Ⅳ.湿球温度176

12-12 湿球温度176

12-13 辐射的影响179

12-14 空气流速的影响180

12-15 吸水性物科与非吸水性物料的区别181

Ⅴ.绝热饱和温度181

12-16 绝热饱和温度181

12-17 湿球温度与绝热饱和线的吻合184

Ⅵ.干燥机理和恒干燥情况下的干燥速率186

12-18 干燥速率186

12-19 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186

12-20 恒干燥情况下的干燥时间191

12-21 空气流过物料表面时的恒率阶段干燥方程式193

12-22 影响恒率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196

12-23 临界水分197

12-24 物料内部水分移动的机理197

12-25 不饱和表面干燥200

12-26 扩散控制降率阶段速率时的方程式201

12-27 空气穿过物料层时的恒率干燥方程式204

Ⅶ.变动干燥情况下的干燥速率,连续干燥208

12-28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208

12-29 直接加热连续干燥的干燥速率211

12-30 连续干燥器中废气余热的利用216

Ⅷ.干燥设备219

12-31 干燥设备的分类219

12-32 盘架式干燥器220

12-33 旋转筒式干燥器222

12-34 旋转筒干燥器中的留料率225

12-35 滚筒式干燥器229

12-36 带式干燥器231

12-37 涡轮式干燥器232

12-33 喷雾式干燥232

12-39 红外线干燥器234

12-40 真空冷冻干燥235

第十三章 空气的增湿和减湿244

Ⅰ.增湿和减湿的理论244

13-1 增湿和减湿过程中的物质传递244

13-2 增湿和减湿过程的机理247

13-3 温度变化的极限249

Ⅱ.增湿和减湿设备251

13-4 增湿器251

13-5 减湿器252

13-6 凉水塔与喷水池253

Ⅲ.凉水塔高度的计算254

13-7 基本方程式254

13-8 以焓差为推动力的近似算法256

13-9 传热及传质系数的数据262

第十四章 液-液萃取266

Ⅰ.基本原理267

14-1 相平衡267

14-2 萃取操作原理274

14-4 萃取速率278

Ⅱ.萃取操作流程和设备279

14-5 萃取操作流程279

14-6 萃取设备283

Ⅲ.萃取设备的计算292

14-7 单级接触设备的计算293

14-8 多级错流接触设备的计算294

14-9 多级逆流接触设备的计算296

14-10 连续逆流接触设备的计算302

14-11 具有回流设备的计算303

14-12 溶剂完全不互溶时设备的计算309

第十五章 冷冻319

Ⅰ.基本概念319

15-1 冷冻操作的物理基础319

15-2 冷冻系数和冷冻能力321

15-3 冷冻操作所需功率323

15-4 冷冻盐水324

Ⅱ.冷冻机与冷冻剂325

15-5 冷冻机的分类325

15-6 冷冻剂329

Ⅲ.压缩蒸气冷冻机331

15-7 理想压缩蒸气冷冻机331

15-8 实际压缩蒸气冷冻机333

15-9 温熵图与压热含图336

15-10 双级或多级压缩冷冻机340

15-11 压缩冷冻机的组成部分342

Ⅳ.固体二氧化碳348

15-12 二氧化碳的冷冻性质349

15-13 固体二氧化碳的制造过程349

Ⅴ.气体液化与获致低温的冷冻技术352

15-14 气体的液化352

15-15 获致低温的冷冻技术——林德循环354

15-16 用冷冻机加热363

第十六章 固体的粉碎367

16-1 粉碎目的与操作分类367

Ⅰ.粉碎方法与原理368

16-2 粉碎方法368

16-3 粉碎原理370

Ⅱ.筛析与过筛效率374

16-4 筛制与筛析374

16-5 颗粒的总平均直径378

16-6 过筛效率379

Ⅲ.粉碎设备381

16-7 粉碎原则与对粉碎设备的一般要求381

16-8 粉碎机的分类381

16-9 颚式压碎机382

16-10 锥形轧碎机384

16-11 滚碎机(双滚轧碎机386

16-12 锤击式粉碎机388

16-13 盘击式粉碎机389

16-14 球磨与俸磨390

16-15 环滚研磨机393

16-16 单程粉碎与循环粉碎394

第十七章 固体流态化397

Ⅰ.基本概念397

17-1 固体流态化的应用397

17-2 固体流态化的基本概念398

17-3 流态化中的流动类型399

Ⅱ.固体流态化的流体力学400

17-4 固定床内流体的流动400

17-5 流态化床的流体阻力401

17-6 平均颗粒直径与颗粒形状系数402

17-7 流态化床的空隙度和其对流速的关系404

17-8 颗粒的带出速度406

17-9 流态化床的均匀性与床内固体颗粒的运动406

Ⅲ.流态化床中的传热408

17-10 流态化床传热的特点408

17-11 流体与颗粒间的传热408

17-12 流态化床与壁面间的传热410

Ⅳ.流态化床中的传质413

17-13 流态化床中传质的类似413

17-14 传质因素jD的计算415

17-15 传质准数方程式与推动力416

Ⅴ.流态化设备418

17-16 流态化床的主要结构418

17-17 多层逆流流态化床419

17-18 流态化的催化裂化设备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