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莱蒂南(H.A. Laitinen),哈里斯(W.E. Harris)著;南京大学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13012·0632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分析化学的操作1
第二章 平衡和活度5
2-1 平衡条件5
2-2 活度和标准状态6
2-3 德拜-休克尔(DEBYE-HUCKEL)理论9
2-4 高离子强度时的活度系数16
2-5 混合电解质的活度系数18
2-6 盐对平衡常数的影响19
2-7 非电解质及其活度21
参考文献26
问题28
第三章 水中的酸-碱平衡31
3-1 处理平衡的方法31
3-2 纯水中的平衡33
3-3 pH标度的定义34
3-4 水中单一酸-碱体系的平衡38
3-5 多元酸-碱体系中的平衡43
3-6 在给定pH下共存的各种成分浓度的计算47
3-7 滴定曲线49
3-8 微观的电离常数52
3-9 温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54
3-10 酸-碱指示剂56
3-11 重水的酸度59
参考文献60
问题63
第四章 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平衡65
4-1 标准状态问题及非水溶剂66
4-2 介电常数70
4-3 溶质-溶剂间特殊的相互作用和质子转移反应71
4-4 电解质的离解77
4-5 用于pH计算中的平衡表达式80
4-6 冰醋酸中的酸-碱平衡82
4-7 乙二胺中的酸-碱平衡86
4-8 乙腈中的酸-碱平衡90
4-9 醇-水混合物中的酸和碱96
4-10 非水溶剂中的pH测量98
4-11 低介电常数溶剂中的酸-碱指示剂101
4-12 酸度及强酸溶液HAMMETT酸度函数H0104
参考文献106
问题110
第五章 化学试剂的标准113
5-1 历史113
5-2 操作标准:银和库仑115
5-3 纯物质117
5-4 标准样品119
参考文献121
问题123
第六章 酸-碱滴定的应用124
6-1 标准酸的制备124
6-2 标准碱的制备125
6-3 酸和碱的标定126
6-4 水溶液酸-碱滴定的应用129
6-5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应用133
参考文献139
问题143
第七章 沉淀的溶解度145
7-1 溶解度、固有溶解度和溶度积145
7-2 纯溶液中或有同离子存在时沉淀的溶解度148
7-3 氢离子浓度的影响148
7-4 非缓冲溶液中阴离子水解作用的影响149
7-5 阳离子水解作用的影响150
7-6 局外络合剂的影响152
7-7 与沉淀的阴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影响153
7-8 亚稳型沉淀的溶解度157
7-9 溶解度与颗粒大小158
7-10 异离子效应160
参考文献161
问题162
第八章 沉淀的形成和性质164
8-1 核晶过程164
8-2 核晶过程的机理168
8-3 晶体的成长173
8-4 陈化177
8-5 胶体的物理性质182
8-6 电双层和胶体的稳定性185
参考文献188
第九章 沉淀的沾污194
9-1 吸附作用194
9-2 吸附引起的沾污197
9-3 吸附引起的吸留199
9-4 形成固体溶液引起的吸留200
参考文献205
问题207
第十章 沉淀反应的实际应用209
10-1 重量法209
10-2 从均匀溶液中沉淀210
10-3 沉淀的灼烧213
10-4 沉淀滴定法217
参考文献218
问题221
第十一章 络合平衡:理论和应用223
11-1 定义和一般基础知识223
11-2 乙二胺四乙酸(EDTA)226
11-3 EDTA滴定曲线232
11-4 滴定误差234
11-5 金属离子指示剂235
11-6 利用汞-EDTA电极检测终点239
11-7 EDTA滴定的应用243
11-8 掩蔽245
11-9 其他螯合剂248
参考文献249
问题252
第十二章 电极电位255
12-1 简介255
12-2 电池的电动势和半电池的电位256
12-3 纳恩斯特方程式260
12-4 合并半反应以形成新的半反应262
12-5 合并半反应以形成一个全反应264
12-6 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265
12-7 络合物形成对电极电位的影响267
12-8 电位对pH的依赖关系272
12-9 电极反应的可逆性274
参考文献278
问题279
第十三章 膜电位和离子选择性电极281
13-1 可透过一种离子的膜281
13-2 玻璃电极283
13-3 液体膜287
13-4 其他固态膜290
13-5 酶电极291
13-6 其他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292
13-7 参比溶液和标准溶液293
13-8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297
参考文献299
问题301
第十四章 电解分离和测定302
14-1 定义302
14-2 基本原理303
14-3 浓度过电位304
14-4 活性过电位308
14-5 络合剂和添加剂的影响315
14-6 恒电流分离317
14-7 恒电流电淀积的测定示例318
14-8 控制电位电淀积分离320
14-9 控制电位电解分析法举例323
14-10 用库仑法发生试剂的滴定325
参考文献326
问题330
第十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332
15-1 滴定曲线333
15-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理论特性335
15-3 实验的滴定曲线336
15-4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理论341
15-5 氧化还原指示剂举例342
15-6 在非水溶剂中的氧化还原反应345
15-7 催化反应346
15-8 诱导反应350
参考文献357
问题360
16-1 氧化剂362
第十六章 预先的氧化和还原362
16-2 还原剂368
16-3 有机物的氧化反应375
16-4 氧化还原树脂377
参考文献378
问题383
第十七章 高锰酸盐和重铬酸盐作为氧化剂385
17-1 半反应385
17-2 高锰酸盐与草酸盐的反应387
17-3 二价铁与重铬酸盐的反应390
17-4 高锰酸盐的应用392
17-5 重铬酸盐的应用396
参考文献397
问题400
第十八章 铈(IV)402
18-1 半反应和电极电位402
18-2 铈(IV)与草酸盐的反应406
18-3 铈(IV)与过氧化氢的反应407
18-4 铈(IV)的其他反应408
18-5 标准铈(IV)溶液411
18-6 铈(IV)氧化作用的应用412
参考文献415
第十九章 碘420
19-1 电极电位420
19-2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421
19-3 淀粉指示剂424
19-4 碘与硫代硫酸盐的反应425
19-5 碘与砷(Ⅲ)的反应427
19-6 铜的测定428
19-7 氧的测定:Winkler法431
19-8 水的测定:卡尔-费歇尔法432
19-9 放大反应434
19-10 其他方法435
参考文献436
第二十章 其他氧化还原试剂440
20-1 碘酸钾440
20-2 溴酸钾442
20-3 高碘酸盐444
20-4 其他卤氧类446
20-5 其他氧化剂447
20-6 钛(Ⅲ)448
20-7 铬(Ⅱ)450
20-8 其他还原剂450
参考文献452
问题457
第二十一章 化学分析中的反应速度459
21-1 反应速度460
21-2 单组分分析464
21-3 混合物:同时分析468
21-4 测量的精密度472
21-5 应用476
参考文献483
问题486
第二十二章 分离:引论488
22-1 回收和富集因数490
22-2 沉淀491
22-3 有机试剂495
22-4 沉淀法中有机试剂的选例498
22-5 蒸馏和挥发501
参考文献508
问题510
第二十三章 液-液萃取与分离511
23-1 分配常数与分配比511
23-2 分批液-液萃取514
23-3 逆流液-液萃取517
23-4 连续液-液逆流萃取526
23-5 络合物的分配比529
23-6 萃取应用选例540
参考文献545
问题550
第二十四章 色谱法552
24-1 某些色谱术语553
24-2 谱带变宽和理论塔板555
24-3 温度和谱带变宽563
24-4 进样效应569
24-5 其他因素和峰变宽573
24-6 分辨率:及其与相对保留值,分配比和塔板数的关系575
24-7 复杂的混合物:梯度洗脱和程序升温580
参考文献585
问题588
第二十五章 色谱法的应用590
25-1 离子交换591
25-2 离子交换的分析应用594
25-3 吸附色谱法598
25-4 液-液色谱法603
25-5 凝胶和排阻色谱法605
25-6 薄层和纸色谱法607
25-7 气体色谱法611
25-8 鉴定和测量616
参考文献620
问题628
第二十六章 统计学629
26-1 数据整理的方法630
26-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632
26-3 高斯分布633
26-4 应用于有限样本的高斯分布635
26-5 中心值和离中趋势的度量636
26-6 计算结果的误差637
26-7 平均数的标准误差638
26-8 平均数的精密度和标准偏差的精密度的度量:置信区间639
26-9 观测值的组合641
26-10 显著性检验642
26-11 方差分析649
26-12 控制图652
26-13 回归分析654
26-14 实验的统计设计659
26-15 观测值的弃舍663
参考文献664
问题666
第二十七章 取样668
27-1 正确取样的统计学标准668
27-2 取样单元670
27-3 散状材料所需样本大小的估计673
27-4 与完全随机取样相反的分层取样678
27-5 把分层取样中的成本和方差减至最小681
27-6 取样操作方法683
参考文献686
问题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