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 刘永佶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1372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5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研究2

二、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性质7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说的关系11

四、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哲学、逻辑学的关系15

五、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数学、现代系统论的关系21

六、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意义26

七、研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方法及本书的体系设想32

第一篇 历史沿革4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初级形态41

一、重商主义的经验总结法41

二、配第的归纳法46

三、魁奈的演绎法51

四、斯密的二重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56

第二章 系统抽象法的形成和发展63

一、从斯密到马克思之间抽象法的进展63

二、马克思研究方法的演进74

三、马克思系统抽象法的主体内容79

四、恩格斯对系统抽象法的贡献91

五、第二国际理论家对系统抽象法的运用95

六、列宁对系统抽象法的丰富和发展99

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演变103

第三章 现象描述法的形成和演化109

一、萨伊对斯密现象描述法的延伸109

二、早期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14

三、心理学派的方法124

四、数理学派的方法131

五、从历史学派到制度学派138

六、凯恩斯“革命”及凯恩斯学派的方法146

七、新经济自由主义者的方法152

八、经济计量学的方法159

第二篇 基本问题170

第四章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层次170

一、经济矛盾的系统性171

二、如何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176

三、政治经济学的功能与结构182

四、“广义政治经济学”和“狭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189

五、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195

第五章 系统研究和专题研究199

一、确定研究角度和选择研究范围199

二、系统研究203

三、专题研究207

四、系统研究与专题研究的统210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系统性及现代系统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217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系统性及其主体地位217

二、现代系统论的性质及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223

三、在坚持系统抽象法的基础上,吸收和运用现代系统论方法228

第七章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234

一、定性研究的主体地位234

二、定量研究的作用238

三、数学方法的运用242

四、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统一247

第八章 揭示本质说明现象253

一、经济现象的客观性与可感知性253

二、本质是现象间的内在联系258

三、系统抽象法就是揭示本质,说明现象的方法262

第九章 现实、历史与“应该”267

一、现实是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脚点267

二、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272

三、不应该忽视的“应该”问题277

四、现实与历史和“应该”的统一281

第三篇 一般原则289

第十章 从实际出发,详细占有材料289

一、“从实际出发”并非简单的口号289

二、科学的批判态度295

三、详细占有材料的意义300

四、材料的收集和占有305

第十一章 实证基础上的抽象,抽象过程中的实证310

一、人为的障碍:实证与抽象的对立310

二、实证与抽象在系统研究中的统314

三、在实证基础上的抽象320

四、在系统抽象过程中的实证323

第十二章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327

一、逻辑是历史的集中反映327

二、逻辑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332

三、以逻辑的系统揭示历史的规律336

四、逻辑是思想史的概括和发展339

第四篇 概念运动347

第十三章 概念运动的主导作用347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概念的运动过程347

二、政治经济学概念是经济矛盾的概括反映353

三、概念对各思维形式的凝结357

四、突出概念主导作用的意义363

第十四章 概念的规定369

一、政治经济学概念的种类和层次369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374

三、规定概念的程序379

四、“借用”概念问题387

第十五章 概念的展开392

一、展开概念的作用392

二、展开概念的程序398

三、概念展开的连锁反应402

四、概念展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407

第十六章 概念的改造和完善412

一、概念改造和完善的统一及其意义412

二、对以前概念的批判416

三、新现象材料的充实和概括420

四、内涵的精确和外延的再确定424

第十七章 概念的转化430

一、概念转化的意义430

二、概念转化的客观依据和原则434

三、从具体到抽象的概念转化438

四、从抽象到具体的概念转化443

第五篇 论述体系451

第十八章 论述体系在方法论中的地位及其原则451

一、概念运动的集中体现451

二、对客观经济规律的系统反映455

三、论述体系与论述过程459

四、概念在论述体系中的有机存在464

第十九章 概念在论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469

一、核心概念扬469

二、主体概念473

三、前导性概念476

四、辅助性概念478

五、各类概念在论述体系中的统一480

第二十章 论题体系485

一、论题体系的基本形式485

二、单一性论题体系489

三、集合性论题体系493

第二十一章 学科体系498

一、论题体系的有机组合498

三、学科体系的演绎性及其层次503

三、建立学科体系的条件507

四、形成中的各学科体系的融合512

第六篇 理论发展519

第二十二章 概念运动和论述体系的统一及其总体化519

一、概念运动与论述体系的统一520

二、研究过程的集合与总体化524

三、研究与接受的辩证统一528

第二十三章 假说阶段533

一、假说阶段的特点及其意义533

二、假说的形成及其内容538

三、假说的验证、充实和发展543

第二十四章 理论的形成和演进547

一、理论与假说的联系和区别547

二、社会认可和实践检验550

三、从假说向理论的过渡555

四、理论的形成和充实、发展560

第七篇 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方法问题568

第二十五章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及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568

一、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569

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572

三、教条主义是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中的要害578

四、“食洋不化”和“条陈经济学”583

第二十六章 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方法论依据588

一、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必要性582

二、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涵义与方法论依据593

三、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600

第二十七章 系统抽象法对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指导607

一、系统抽象法的具体化607

二、从实际概括理论,而不是“理论联系实际”611

三、对方法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615

四、以概念运动为主导620

第二十八章 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逻辑与历史统一626

一、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史626

二、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逻辑必然性630

三、与外国政治经济学史的必然联系634

第二十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639

一、体系论争中的教训639

二、注重思想和观念的形成与充实642

三、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假说体系645

四、向理论体系的过渡和升华6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