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
  • 陈国灿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528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华东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1

绪言1

二、“江南”地域范围的界定6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8

上卷 宋元时期农村城市化的起步13

第一章 历史基础和现实环境13

第一节 宋以前江南社会开发与城镇发展13

第二节 宋元时期江南社会的飞跃28

附表目:31

表1-1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前后各路年商税额31

表1-3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各路在籍户数与人口密度32

表1-2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前后各路年酒课额32

第三节 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39

表1-4 宋元时期江南各地户口变化41

表1-5 宋元时期江南各地人口密度42

表1-6 南宋时期江南部分地区户均田地数43

表1-7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两浙路和其他地区州县城市商税额比较45

表1-8 南宋时期部分江南城市年商税额46

表1-9 宋代历朝缗钱岁入59

表1-10 南宋江南部分地区赋役税钱岁额64

表1-11 元代江浙行省和全国部分货币税征额64

第一节 北宋时期的初步兴起66

第二章 乡村市镇的兴起与发展66

表2-1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江南各地镇的分布68

表2-2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开封府及各路坊场河渡数量及收入69

表2-3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江南各府州市镇商税额71

表2-4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两浙路和其他地区市镇商税额比较73

表2-5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京东东路部分巨型市镇商税额77

第二节 南宋时期的发展热潮78

表2-6 南宋时期江南各府州军镇和草市分布79

表2-7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部分市镇商税额84

表2-8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部分县级城市商税额88

表2-9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部分市镇盐产量95

第三节 元代的缓慢发展98

表2-10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嘉兴路(含松江府)市镇情况99

第三章 农村城市化现象的出现107

第一节 农村市场的成长107

表3-1 南宋时期江南部分地区乡村草市(含村坊)分布密度110

表3-3 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常州县城与镇商税额比较118

表3-2 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绍兴府县城与镇商税额比较118

第二节 农村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动119

第三节 农村社会的城市化特征132

第四章 乡村市镇的空前兴盛149

第一节 社会环境的变化149

中卷 明清时期农村城市化的发展149

表4-1 明代江南地区税粮数及占全国总额比重155

表4-2 明代江南各地区秋粮米额(石)及占江南总额比重156

表4-3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江南各地田赋额157

表4-4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江南各地丁口分布159

表4-5 清代前期和中期浙江与全国人均耕地和亩均田赋161

比较161

第二节 市镇数量与分布170

表4-6 明清时期江南各府市镇数量171

表4-7 明清时期江南各府市镇空间分布密度175

第三节 市镇空间范围与人口规模181

表4-8 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府县市镇位置分布状况181

第四节 市镇市场与经济形态192

表4-9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金华府工商业及税收情况217

第一节 小农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219

第五章 传统农村城市化的基本定型219

第二节 市镇与农村社会的城市化237

表5-1 清代部分江南市镇工商业组织情况248

表5-2 明清时期部分江南市镇科举情况254

第三节 农村城市化水平分析256

下卷 近代农村城市化的转型265

第六章 困境与机遇265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与近代城市的兴起265

第二节 近代交通与市镇277

表6-1 20世纪30年代初江南部分地区内河轮船航运情况281

表6-2 20世纪30年代初浙北部分市镇内河轮船航运285

第七章 传统市镇的转型298

第一节 市镇转型的一般过程298

表7-1 民国初期宝山县江湾镇棉纺织工业情况305

表7-2 民国时期部分江南市镇商业情况306

第二节 不同类型市镇转型的特点309

表7-3 20世纪30年代中期南浔镇工商业情况311

表7-4 20世纪20年代末濮院镇工商业情况313

表7-5 20世纪30年代中期宁波鄞县部分市镇商业情况313

表7-6 民国时期台州泽国镇部分商业和服务业情况314

表7-7 民国前期台州海门镇新增部分近代企业情况320

第八章 农村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变化322

第一节 外力楔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322

表8-1 19世纪后期江南部分口岸进口贸易额及在全国的比重324

表8-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浙江部分口岸进口贸易净额324

表8-3 19世纪后期上海港各类粮食出口情况329

第二节 以市镇为中心的社会二元结构334

表8-4 民国时期部分江南市镇人口数量335

表8-5 1947—1948年嘉善县乡镇居民受教育情况346

第一节 农村城市化形态分析349

尾章 历史总结与反思349

第二节 影响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几个因素355

主要参考文献362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