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德宏,李玲玉主编;柳建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63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历史事件-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大革命的失败1
(一)在中山舰事件及整理党务案等问题上的退让2
(二)四一二政变前丧失对蒋介石的警惕5
(三)危急时刻对汪精卫抱有幻想7
(四)共产国际和联共(布)根本指导思想的偏差8
二、红四军党的七大前后的一场争论11
(一)红四军的状况和争论的由来11
(二)红四军七大——一次不成功的会议18
(三)红四军九大——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21
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及经验教训26
(一)王明的上台26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根据地的危害32
(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白区工作的危害37
(四)一再犯“左”倾错误的原因与教训42
四、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形成和确立45
(一)遵义会议前中共中央领导的变更45
(二)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49
(三)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几次挑战和57
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57
五、延安整风中的审干运动和“抢救运动”62
(一)整风运动中中央关于审干的决定62
(二)审干运动的全面展开67
(三)“抢救运动”的骤然兴起71
(四)对“抢救运动”的甄别工作74
六、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78
(一)召开新政协、创建新中国的各项准备79
(二)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85
(三)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团结共事的典范88
七、建国初期的文化思想批判运动92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92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96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和“胡风反革命集团案”100
八、高岗、饶漱石事件评述106
(一)高、饶问题发生的环境与原因106
(二)高、饶反党分裂活动的主要事实111
(三)对高、饶问题的处理及其经验115
九、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19
(一)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119
(二)从整风到反右的转变124
(三)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后果及其教训128
十、“大跃进”运动133
(一)“大跃进”的酝酿和发动133
(二)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高潮136
(三)八个多月的初步纠“左”及其中断139
(四)继续“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142
十一、1959年庐山会议的转向及教训145
(一)众说纷纭话庐山145
(二)认识上的根本分歧147
(三)与国外斗争的联系及对“里通外国”的怀疑152
(四)党内民主生活的不正常154
十二、城乡“四清”运动159
(一)“四清”运动的酝酿和准备159
(二)“四清”运动的试点和发动163
(三)“四清”运动的高潮165
(四)“四清”运动的升级170
十三、从结盟到对抗:中苏关系的历史演变176
(一)苏共二十大后出现的分歧176
(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和冲突180
(三)苏联撤走专家和撕毁合同183
(四)中苏论战和两党两国关系的破裂185
十四、刘少奇冤案始末191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分歧191
(二)毛泽东《炮打司令部》193
(三)“打倒刘少奇”活动的升级195
(四)残酷的迫害198
(五)冤案的成因202
十五、林彪集团的兴亡206
(一)林彪集团的兴起206
(二)九届二中全会上的争斗210
(三)铤而走险的“五七一工程”213
(四)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216
十六、1975年的全面整顿及其夭折222
(一)邓小平的复出222
(二)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224
(三)全面整顿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230
(四)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和全面整顿的中断234
十七、江青集团的崛起与垮台237
(一)江青集团的产生及作乱237
(二)江青集团的崛起与“组阁”梦的破灭241
(三)江青集团的反扑与垮台247
十八、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253
(一)“两个凡是”与“实事求是”之争253
(二)胡耀邦提出“实践标准”257
(三)《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258
(四)全国大讨论261
十九、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历史意义265
(一)为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265
(二)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功绩270
(三)实现伟大转折的原因276
二十、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始末280
(一)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历史进程280
(二)平反冤假错案的内容288
(三)值得总结的两点历史经验292
二十一、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294
(一)西方国家宣布“制裁”中国294
(二)打破制裁的方针296
(三)打破制裁的艰难过程298
(四)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制裁的基本打破305
二十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前前后后308
(一)南方谈话的历史背景308
(二)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310
(三)南方谈话的重大影响316
(四)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318
二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2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孕育32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328
(三)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所进行的改革335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继续发展342
二十四、香港、澳门的回归347
(一)香港回归的历程347
(二)澳门回归的历程361
(三)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367
二十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69
(一)中国与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的渊源369
(二)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373
(三)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进程380
二十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389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性进步389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401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