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儿科医师处方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儿科医师处方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4795237.jpg)
- 方亦兵主编;宋国才,祝益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902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70页
- 主题词:小儿疾病-处方-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儿科医师处方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儿科治疗用药原则和处方规则1
第一节 儿童和儿童疾病的特点1
第二节 儿科用药的特点2
第三节 儿科治疗用药原则4
第四节 儿科药物剂量的计算7
第五节 儿科处方规则9
第二章 儿童的生理解剖和药理学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13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理解剖特点13
第二节 新生儿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用药特点19
第三节 新生儿用药的特殊反应26
第四节 新生儿停药综合征30
第五节 新生儿用药注意事项33
第六节 新生儿慎用或禁用的药物34
第七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35
第八节 婴幼儿药代动力学和用药特点38
第九节 乳母用药对乳儿的影响44
第十节 婴幼儿禁用或慎用的药物48
第十一节 婴幼儿用药注意事项49
第十二节 儿童期的生理解剖和药代动力学特点51
第十三节 儿童期用药注意事项58
第十四节 青少年期生理解剖和药物动力学特点59
第十五节 青少年期用药注意事项70
第三章 儿科用药个体化及小儿体内药物动力学计算78
第一节 药物在小儿体内的过程78
第二节 小儿体内药物动力学计算的原理90
第三节 血药浓度和药理效应101
第四节 给药个体化、合理化方案的制定112
第四章 抗菌药在儿科应用的注意事项120
第一节 严格掌握适应证,切忌滥用抗生素120
第二节 联合用药要权衡得失123
第三节 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法125
第四节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加强综合治疗措施126
第五节 预防用药要控制使用126
第六节 注意防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127
第七节 及时分析无效原因127
第八节 青霉素G和链霉素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127
第九节 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128
第二节 维生素类药应用注意事项131
第一节 营养与儿童健康131
第五章 营养药及维生素类药儿科应用的注意事项131
第三节 营养滋补类药应用注意事项132
第四节 微量元素类药应用注意事项132
第五节 饮料类营养食品应用注意事项133
第六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儿科应用的注意事项136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136
第二节 儿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证与禁忌证137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给药方法及用量139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139
第五节 儿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139
第七章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类药物儿科应用注意事项141
第一节 抗休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141
第二节 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43
第三节 强心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45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47
第八章 儿科液体疗法及注意事项153
第一节 液体疗法常用名词的基本概念153
第二节 小儿体液生理特点154
第三节 儿科液体疗法的原则159
第四节 儿科常用溶液的成分和性质165
第五节 补液步骤及疗程167
第六节 常用的输液方案168
第七节 按体表面积计算输液量的方法171
第八节 新生儿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171
第九节 急性感染的液体疗法172
第十二节 水中毒或低钠血症的液体疗法173
第十一节 肾功能衰竭的液体疗法173
第十节 婴幼儿急性肺炎的液体疗法173
第十三节 营养不良伴腹泻的液体疗法174
第九章 中西药物在儿科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175
第一节 要遵循“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双重理论用药175
第二节 掌握中西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特点175
第三节 掌握中药、中成药及西药的配方机制及配伍禁忌176
第四节 掌握中西药物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182
第五节 详细了解病史和服药史186
第六节 注意中西药物的剂量和剂型变化187
第十章 新生儿疾病188
第一节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88
第二节 新生儿颅内出血189
第四节 大量羊水吸入190
第三节 新生儿产时窒息190
第五节 胎粪吸入综合征191
第六节 乳汁吸入性肺炎192
第七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92
第八节 新生儿湿肺193
第九节 新生儿肺膨胀不全193
第十节 新生儿肺炎194
第十一节 新生儿肺出血194
第十二节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95
第十三节 动脉导管未闭196
第十四节 新生儿败血症197
第十五节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97
第十六节 新生儿脐炎198
第十八节 新生儿皮下坏疽199
第十七节 新生儿破伤风199
第十九节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00
第二十节 新生儿腹泻201
第二十一节 咽下综合征201
第二十二节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202
第二十三节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202
第二十四节 巨细胞包涵体病204
第二十五节 新生儿低钙血症204
第二十六节 新生儿低血糖症205
第二十七节 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205
第二十八节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206
第二十九节 新生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206
第三十节 新生儿溶血病207
第三十二节 新生儿出血症208
第三十一节 新生儿换血疗法208
第三十三节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09
第三十四节 新生儿硬肿症209
第三十五节 新生儿脱水热210
第三十六节 新生儿脓疱疮211
第三十七节 新生儿尿布皮炎211
第三十八节 新生儿脂溢性皮炎212
第三十九节 新生儿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212
第四十节 新生儿皮肤念珠菌病212
第四十一节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13
第四十二节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213
第二节 百日咳215
第十一章 传染性疾病215
第一节 猩红热215
第三节 非典型肺炎216
第四节 白喉217
第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17
第六节 化脓性脑膜炎219
第七节 伤寒220
第八节 急性细菌性痢疾221
第九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222
第十节 原发型肺结核223
第十一节 粟粒型肺结核224
第十二节 结核性脑膜炎224
第十三节 结核性胸膜炎225
第十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226
第十四节 先天性梅毒226
第十六节 念珠菌病227
第十七节 隐球菌脑膜炎228
第十八节 麻疹228
第十九节 水痘229
第二十节 流行性腮腺炎229
第二十一节 病毒性肝炎230
第二十二节 脊髓灰质炎231
第二十三节 艾滋病232
第二十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233
第二十五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34
第二十七节 狂犬病235
第二十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235
第二十八节 阿米巴痢疾236
第二十九节 阿米巴肝脓肿236
第三十节 疟疾237
第三十一节 弓形体病237
第三十二节 血吸虫病238
第三十三节 肺吸虫病238
第三十四节 钩虫病239
第三十五节 绦虫病及囊虫病239
第三十六节 贾第虫病240
第三十七节 蛔虫病240
第三十八节 胆道蛔虫病241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242
第十二章 营养性疾病242
第二节 维生素A缺乏症244
第三节 维生素A中毒症245
第四节 维生素B1缺乏症246
第五节 维生素C缺乏症248
第六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50
第七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52
第八节 维生素D中毒症253
第九节 维生素E缺乏症253
第十节 维生素K缺乏症254
第十一节 烟酸缺乏症256
第十二节 锌缺乏症258
第十四节 硒缺乏症259
第十三节 铜缺乏症259
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261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1
第二节 急性支气管炎262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咳嗽263
第四节 毛细支气管炎263
第五节 支气管肺炎264
第六节 病毒性肺炎266
第七节 支原体肺炎267
第八节 衣原体肺炎268
第九节 军团菌肺炎268
第十节 卡氏肺囊虫肺炎269
第十一节 大叶性肺炎270
第十三节 支气管扩张症271
第十二节 肺脓肿271
第十四节 脓胸272
第十五节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73
第十六节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74
第十七节 先天性肺囊肿275
第十八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276
第十九节 支气管哮喘277
第二十节 急性喉炎278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280
第一节 小儿腹泻病280
第二节 小儿便秘284
第三节 食管裂孔疝285
第四节 胃肠道出血285
第五节 胃炎286
第六节 胃食管反流288
第七节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288
第八节 贲门松弛症289
第九节 消化性溃疡289
第十节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290
第十一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291
第十二节 肠套叠293
第十三节 小儿再发性腹痛294
第十四节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94
第十五节 伪膜性肠炎295
第十六节 溃疡性结肠炎296
第十七节 先天性巨结肠297
第十八节 肠易激惹综合征298
第十九节 细菌性肝脓肿299
第二十节 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症300
第二十一节 急性胰腺炎301
第二十二节 急性腹膜炎302
第二十三节 急性胆囊炎303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304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304
第二节 风湿性心脏病309
第三节 病毒性心肌炎310
第四节 原发性心肌病312
第五节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14
第六节 心律失常315
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318
第八节 心包疾病320
第九节 高血压322
第十节 克山病324
第十一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325
第十二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328
第十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330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330
第二节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31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332
第四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33
第五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334
第六节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335
第七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36
第九节 血友病337
第八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7
第十节 血管性血友病338
第十一节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39
第十二节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340
第十七章 肿瘤341
第一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41
第二节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343
第三节 横纹肌肉瘤344
第四节 霍奇金病346
第五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348
第六节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351
第七节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55
第八节 儿童朗汉斯巨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58
第十节 神经纤维瘤病360
第九节 脑面部血管瘤病360
第十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361
第十二节 神经母细胞瘤362
第十三节 肾母细胞瘤364
第十四节 嗜铬细胞瘤366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368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368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369
第三节 迁延性肾炎370
第四节 慢性肾炎370
第五节 IgA肾病371
第六节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72
第七节 遗传性进行性肾炎373
第八节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374
第九节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374
第十节 肾病综合征375
第十一节 狼疮性肾炎376
第十二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肾脏损害377
第十三节 小儿泌尿系感染378
第十四节 肾静脉血栓形成379
第十五节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380
第十六节 范可尼综合征382
第十七节 肾结石384
第十八节 药物性肾损害384
第十九节 肾性高血压386
第一节 儿童癫痫388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388
第二节 热性惊厥390
第三节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392
第四节 儿童脑血管疾病394
第五节 重症肌无力396
第六节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398
第七节 脊髓性肌萎缩399
第八节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400
第九节 尼曼—匹克病401
第十节 高雪病402
第十一节 脂类代谢障碍403
第十二节 结节性硬化症404
第十三节 小儿偏头痛405
第一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409
第二十章 心理行为和精神疾病409
第二节 多发性抽动症411
第三节 孤独症415
第四节 Rett综合征418
第五节 癔症420
第六节 屏气发作422
第七节 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422
第八节 遗尿症424
第九节 神经性厌食427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430
第一节 垂体性侏儒430
第二节 中枢性尿崩症432
第三节 抗利尿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433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434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35
第六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436
第七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437
第八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438
第九节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439
第十节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440
第十一节 皮质醇增多症442
第十二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443
第十三节 糖尿病444
第十四节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446
第十五节 性早熟446
第十六节 青春期延迟448
第十七节 肥胖症449
第二十二章 代谢性疾病451
第一节 苯丙酮尿症451
第二节 络氨酸血症451
第三节 枫糖尿病452
第四节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453
第五节 组氨酸血症453
第六节 半乳糖血症454
第七节 糖原累积病455
第八节 粘多糖病457
第九节 脂蛋白代谢病457
第十节 鞘脂代谢病458
第十一节 过氧化物酶体病462
第十二节 线粒体遗传病463
第十三节 嘌呤和嘧啶代谢病467
第十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468
第十五节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469
第十六节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470
第十七节 卟啉病471
第二十三章 结缔组织病472
第一节 风湿热472
第二节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473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474
第四节 硬皮病476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477
第六节 白塞病479
第七节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480
第八节 多形红斑481
第九节 结节性红斑482
第二十四章 免疫缺陷及变态反应性疾病484
第一节 选择性IgA缺乏症484
第二节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484
第三节 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485
第四节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485
第五节 DiGerorge综合征486
第六节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486
第七节 伴湿疹及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487
第八节 IgG亚类缺乏症487
第九节 慢性肉芽肿488
第十一节 过敏性结膜炎489
第十节 过敏性鼻炎489
第十二节 荨麻疹490
第十三节 血管性水肿491
第十四节 湿疹492
第十五节 药物性皮炎493
第十六节 血清病494
第十七节 食物过敏症495
第二十五章 急性中毒496
第一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496
第二节 一氧化碳中毒497
第三节 灭鼠药磷化锌中毒498
第四节 敌鼠中毒498
第五节 灭鼠药氟乙酸钠中毒499
第六节 亚硝酸盐类中毒500
第七节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501
第八节 水杨酸盐类药物中毒502
第九节 氯丙嗪类药物中毒502
第十节 阿片类药物中毒503
第十一节 灭吐灵药物中毒504
第十二节 颠茄类药物中毒505
第十三节 无机砷化物中毒505
第十四节 毒蕈(毒蘑菇)中毒506
第十五节 白果中毒507
第十六节 发芽马铃薯中毒508
第十七节 霉变甘蔗中毒509
第十八节 鱼胆中毒510
第十九节 河豚中毒511
第二十节 蟾蜍中毒512
第二十一节 铅中毒513
第二十二节 汞中毒514
第二十三节 日常生活用品中毒(洗涤剂中毒)514
第二十四节 棉子、粗制棉子油中毒515
第二十六章 意外事故516
第一节 溺水516
第二节 触电与雷击517
第三节 中暑518
第四节 烧伤520
第五节 毒蛇咬伤521
第六节 蚂蝗叮咬伤523
第七节 蜈蚣咬伤523
第八节 黄蜂刺螫伤524
第九节 蚊子、臭虫、虱子、跳蚤咬伤525
第十节 挤压综合征526
第二十七章 儿童危急重症528
第一节 儿童危急重症的治疗原则528
第二节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531
第三节 急性心力衰竭536
第四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538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542
第六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46
第七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49
第八节 颅内高压综合征551
第九节 休克554
第十节 感染性休克559
第十一节 出血性休克562
第十二节 过敏性休克564
第十三节 神经源性休克565
第十四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566
第十五节 高热570
第十六节 昏迷573
第十七节 惊厥及惊厥持续状态575
第十八节 婴儿猝死综合征578
第十九节 阿-斯综合征579
第二十节 血尿580
附录一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582
附录二 儿科常用检验项目参考值586
附录三 儿科常用药物用法用量一览表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