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地缘政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地缘政治](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4787435.jpg)
- 肖星,张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4122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地缘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理论1
第一节 政治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理论4
(一)“国家有机体”论4
(二)国家职能说6
(三)琼斯“统一”场论7
(四)K·德茨的国族成长论8
第三节 地缘政治学9
(一)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及其复兴9
(二)马汉的海权论10
(三)麦金德与斯皮克曼的陆权论12
(四)杜黑和塞维尔斯基的空权论16
(五)德国的地缘政治学17
(六)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学19
(七)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学20
(八)政治长周期论23
第四节 关于地缘政治学的重新评价24
第二章 国家27
第一节 国家的空间特征27
(一)国家的定义和构成要素27
(二)国家的空间形态28
第二节 国家政治制度及国家结构29
(一)国体和政体29
(二)国家结构31
第三节 民族、宗教32
(一)民族与国家的关系32
(二)宗教与国家的关系36
(一)综合国力的概念39
第四节 综合国力39
(二)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40
(三)综合国力评价方法43
(四)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46
第三章 国际组织50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发展50
第二节 国际政治组织52
(一)世界性政治组织——联合国52
(二)区域性政治组织简介54
第三节 国际军事组织57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7
(三)其他军事联盟与组织58
(二)华沙条约组织58
第四节 国际经济组织59
(一)世界性经济组织59
(二)区域性经济组织60
第五节 恐怖主义和恐怖组织63
第四章 世界政治地图演变与地缘政治66
第一节 政治地图的概念和特点66
(一)政治地图的概念66
(二)政治地图的特点66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地图的形成和演变67
(一)地理大发现及其对世界政治地图的影响67
(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时期的政治地图69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政治地图74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政治地图76
第五章 冷战时期地缘政治格局81
第一节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81
(一)两大集团的形成81
(二)两大集团冲突与两极争霸84
(三)两大集团内部矛盾87
第二节 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发展88
(一)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88
(二)南北问题的根源与实质91
(三)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南北问题94
第六章 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97
第一节 两极格局的崩溃97
第二节 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99
(一)美国的经济力量100
(二)美国的军事力量101
(三)美国的全球战略103
(四)高科技——威慑力的保证106
第三节 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108
(一)欧元的政治含义109
(二)政治一体化111
(三)决定战争或和平的关键地区114
第四节 日、德的政治抱负116
(一)日本117
(二)德国: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120
第五节 俄罗斯——病后的北极熊124
(一)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危机124
(二)俄罗斯的大国潜力126
第六节 第三世界——分化与地区重组128
第七节 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133
(一)中国战略地位的变化133
(二)周边邻国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的影响136
(三)美国对中国的地缘战略影响142
第八节 地区冲突举例145
(一)巴以问题145
(二)海湾战争148
(三)原南斯拉夫地区内战150
(四)印巴核竞赛153
(五)非洲地区冲突154
第七章 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走向159
第一节 单极体系梦必将破碎160
(一)美国的力不从心161
(二)美国的失道寡助163
第二节 美日欧合作主宰世界形成强弱两极的可能性166
第三节 多极化——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170
(一)多极化涵义与新安全观170
(二)当代多极化的基本表现172
(三)多极化的历史意义174
第四节 中国在未来多极格局中的作用177
(一)中美关系178
(二)中俄关系181
(三)中日关系183
(四)中欧关系185
(五)中国和周边其他国家、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186
(六)中国与其他地区的关系189
参考文献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