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 1648-1806年:帝国法、宗教和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 1648-1806年:帝国法、宗教和文化
  • (德)哈特曼著;刘新利,陈晓春,赵杰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东方出版社
  • ISBN:750602260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文化史-神圣罗马帝国(800~1806)-1648~1806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 1648-1806年:帝国法、宗教和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言1

第一章 神圣罗马帝国(1648—1806年)的帝国法——文化繁荣与多样性发展的理想框架1

1.帝国成员及其广泛独立5

1.1.世俗诸侯及其领地邦国5

1.2.教会诸侯及其领地10

1.3.帝国高级教士、帝国伯爵、领主和帝国骑士16

1.4.帝国城市和帝国村庄20

1.5.基于领地主权的广泛独立22

2.统治机构24

2.1.皇帝24

2.2.美因茨帝国大首相30

2.3.帝国议会32

2.4.帝国集团35

2.5.帝国法院37

3.人口、社会与经济39

3.1.人口39

3.2.信仰多样性40

3.3.语言多样性44

3.4.社会结构45

3.4.1.贵族45

3.4.2.教士49

3.4.3.市民、农民和下层民众56

3.5.经济前提61

4.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有利前提63

4.1.得到保障的教派秩序和帝国境内三大主要教派的平等地位63

4.2.和平保障与和平秩序68

4.3.少数教派文化发展的可能性71

5.外交和战争对文化发展的影响75

5.1.作为文化艺术传播媒介的外交关系75

5.2.三十年战争对文化和艺术的消极影响77

5.3.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的战争后果79

第二章 1648—1806年间文化发展的宗教基础85

1.在圣像问题上对《圣经》的不同解释成为文化分道扬镳的起点85

1.1.有利于画像反对者的圣经段落85

1.2.有利于圣像赞成者的圣经段落86

1.3.加尔文派和慈温利派的结论:教堂中禁止画像89

1.4.天主教徒的结论:在教堂里多挂画像和多设雕像91

1.5.圣像问题上路德教派内部纷呈的多样性94

2.教堂内部的不同陈设100

2.1.天主教的教堂建筑——通过特别的落成典礼而神化了的上帝居所100

2.2.改革派对教堂内部布置的构思102

3.关于圣餐的争辩104

3.1.天主教会的观点104

3.2.改革派的观点105

3.3.对崇拜形式和艺术的影响107

4.神圣礼拜和崇拜的不同观念109

4.1.天主教的弥撒109

4.2.改革派的礼拜114

4.3.路德教派的礼拜117

5.圣徒与圣物崇拜120

5.1.天主教120

5.2.改革派教会125

5.3.圣徒崇拜引起的艺术需求127

6.朝圣和游行129

6.1.在天主教教会中的空前繁荣129

6.2.改革派教会拒绝朝圣和游行137

7.宗教修团和修道院,兄弟团和修道院联合会139

7.1.在天主教教会中的繁盛139

7.2.改革派的全面否定142

7.3.修士团、修道院、兄弟团和修道院联合会对教堂建筑、艺术和教育的推动146

8.教会的结构150

8.1.新教邦属教会150

8.2.天主教普世教会153

9.牧区和牧师159

9.1.天主教教会159

9.2.新教教会——重视牧区162

9.3.新教牧师宅邸的文化意义166

10.宗教文化的特征168

10.1.修道院和修会是天主教地区内重要的教育、文化和经济中心168

10.2.天主教教会的巨大艺术创造力173

10.3.17世纪和18世纪前期天主教崇拜和文化吸引力:皈依176

10.4.新教话语与阅读文化对文学和科学的特别促进180

10.5.新教特殊的劳动伦理观念的形成182

10.6.加尔文的国家和教会理论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促进186

第三章 教会的建筑、艺术和音乐191

1.改革派(加尔文派)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191

1.1.教堂建筑191

1.2.教堂音乐195

2.天主教领地邦国和帝国城市197

2.1.教堂建筑197

2.2.教堂的内部装饰205

2.3.建筑大师与艺术家208

2.3.1.丁岑霍弗尔兄弟209

2.3.2.阿萨姆一家212

2.3.3.韦佐布伦的石膏花饰墁制学校214

2.3.4.福拉尔贝格建筑学校219

2.3.5.教堂建筑师约·米·菲舍尔、巴·诺伊曼、马·冯·韦尔施和约·康·施劳恩220

2.3.6.菲舍尔·冯·埃拉赫、约·卢·希尔德布兰特、雅·普兰陶尔和其他奥地利建筑师223

2.3.7.画师和雕塑师231

2.3.8.通过从事建筑和艺术工作社会地位得以提升,经济和财力得到保障236

2.3.9.建造修道院的资金来源238

2.4.小教堂、路边十字架、圣徒塑像和受难之路243

2.5.教堂音乐247

2.5.1.中世纪教堂音乐的保留和特兰托宗教会议的意义248

2.5.2.巴洛克时期的教堂音乐—祈祷乐—礼拜仪式250

2.5.3.从教皇通谕“那一年”(Annus qui,1749年)至19世纪早期的天主教教堂音乐255

2.5.3.1.豪华的礼拜仪式和由管弦乐器伴奏的教堂音乐257

2.5.3.2.礼拜之外的教堂音乐和教堂歌曲259

2.6.宗教戏剧和神秘剧261

3.路德教派领地和帝国城市265

3.1.教堂建造265

3.1.1.概况265

3.1.2.布道教堂270

3.1.3.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路德派教堂建筑的典范272

3.1.4.建筑师和艺术家274

3.1.5.建造教堂的资金来源276

3.2.教堂音乐280

3.2.1.教堂歌曲281

3.2.2.无伴奏合唱、宗教协奏曲和康塔塔283

3.2.3.基督受难曲和清唱曲286

3.2.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新教教堂音乐的高峰289

3.2.5.1750—1806年间的新教教堂音乐291

第四章 小教派文化295

1.犹太人295

1.1.数量和分布295

1.2.法律地位和社会结构296

1.3.17和18世纪独特的犹太文化305

2.门诺派、唯灵论者、摩拉维亚兄弟会、海伦胡特兄弟会311

2.1.传播与法律地位311

2.2.宗教和文化313

3.虔信派316

3.1.传播和法律地位316

3.2.激进虔信派的特殊文化318

4.胡格诺派319

4.1.传播与法律地位319

4.2.特殊的法国胡格诺文化321

5.法律保障的小教派文化的生存环境323

第五章 宫廷文化331

1.宫廷在17和18世纪时的意义331

1.1.象征性中心331

1.2.邦君统治的工具和影响圈子333

2.形形色色的邦君宫廷337

2.1.讲究礼仪的大宫廷337

2.2.家长式宫廷342

2.3.缪斯宫廷和交际宫廷343

3.宫廷文化的特殊领域345

3.1.宫殿建筑和公园建设345

3.2.绘画和造型艺术355

3.3.宫廷音乐、歌剧、芭蕾和戏剧366

3.4.文学、科学和图书馆371

3.5.宫廷节日和狩猎373

第六章 教育、图书馆与文学387

1.基础学校387

1.1.新教领地与帝国城市388

1.2.天主教领地与城市392

2.中级学校399

2.1.新教区域内的拉丁学校和高级文科中学400

2.2.天主教区域与帝国城市的中学402

2.3.女子中等学校407

3.大学和高等学校410

3.1.天主教诸邦与城市413

3.2.新教邦国417

3.3.爱尔福特和海德堡双信仰大学421

4.图书馆425

4.1.宫廷和诸侯图书馆425

4.2.大学图书馆429

4.3.修道院图书馆431

5.文学435

5.1.发展状况435

5.2.18世纪处于领导地位的德意志北部新教地区440

6.神圣罗马帝国的各种教育体制442

第七章 大众文化、民众信仰、风俗与习惯447

1.服装447

2.饮食450

2.1.饮食,贵族的吃喝习俗451

2.2.中下层人们的饮食与饮食习惯453

3.家宅455

3.1.生活和生存空间455

3.2.市民住宅与市民文化456

3.3.农民房舍与农民文化461

4.民众信仰,风俗与习惯466

4.1.天主教民众信仰468

4.2.新教领地和帝国城市的习俗、群众魔幻和民众崇拜476

4.3.女巫信仰和女巫迫害477

第八章 启蒙运动时代的发展483

1.启蒙运动483

1.1.主旨和目标483

1.2.新教领地和城市的启蒙运动488

1.3.后起的“天主教启蒙运动”491

1.4.玛丽亚·特蕾西娅对启蒙运动的批评性评价494

2.启蒙思想的目标及其影响496

2.1.新教的领导作用—天主教的落后性?496

2.2.科学的繁荣504

2.3.科学院507

2.4.新神学509

3.启蒙运动激励下的文化政策511

3.1.国家对教堂建筑和音乐的规范性限制511

3.2.对崇拜习俗与形式的管理与禁令513

3.3.约瑟夫主义——开明政治改革的高潮517

4.1803年世俗化运动造成天主教文化的全面衰落523

总论537

史料与文献目录546

人名索引579

地名索引628

译后记6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