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783551.jpg)
- 于鼎丞主编;刘少波,胡军,冯邦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391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税收制度-关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第1章 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概述16
1.1 制度是怎样形成的16
1.1.1 制度的缘起16
1.1.2 制度形成的博弈论视角18
1.1.3 制度形成的动态化研究:制度变迁理论21
1.2 解释经济发展26
1.2.1 什么决定经济发展26
1.2.2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29
1.2.3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31
1.3 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34
1.3.1 税收制度的内涵34
1.3.2 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36
1.3.3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演变38
1.3.4 税收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42
第2章 资本与税收制度47
2.1 资本概述47
2.1.1 资本的定义48
2.1.2 资本的特征50
2.2.1 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意义51
2.2 资本与经济发展51
2.2.2 资本形成53
2.3 促进资本形成的税收制度62
2.3.1 税收制度与资本形成62
2.3.2 促进资本形成的税收制度71
第3章 人力资本与税收制度77
3.1 人力资本的概念77
3.1.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78
3.1.2 加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79
3.1.3 近期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79
3.2.1 人口基数大,总体素质低81
3.2 我国人力资本现状81
3.2.2 人力资本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82
3.2.3 人口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有效的人力资本配置机制尚未形成83
3.2.4 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人力资本领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84
3.2.5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特别是教育投资收益率明显偏低85
3.3 税收环境对人力资本的影响86
3.3.1 税收政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86
3.3.2 我国内外部税收环境对人力资本的影响88
3.4 调整税收制度,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92
3.4.1 积极实施“教育立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92
3.4.2 增强政府财力,提高财政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93
3.4.3 制定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税收优惠措施,促进人力资本的快速生成与积累94
3.4.4 可以考虑开征教育税,确保国家财政对教育的稳定支出95
3.4.5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配置机制,促进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的有效配置95
3.4.6 建立起将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利润分配的分配机制,以扶持高科技人才创业,尤其是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96
第4章 劳动就业与税收制度98
4.1 税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99
4.1.1 税制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模型分析99
4.1.2 税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04
4.2.1 劳动就业的基本情况106
4.2 我国的劳动就业和税制现状106
4.2.2 我国税制中促进劳动就业的因素113
4.2.3 效果分析121
4.3 完善促进劳动就业的税收制度124
4.3.1 完善税制,促进就业的主要思路124
4.3.2 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26
第5章 教育与税收制度132
5.1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概述132
5.1.1 教育的定义132
5.1.2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33
5.1.3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37
5.1.4 教育的属性及政府应当扮演的角色138
5.2 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我国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141
5.2.1 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41
5.2.2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其他几个问题143
5.2.3 我国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146
5.3 国外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151
5.3.1 国外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151
5.3.2 国外经验对我国促进教育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借鉴156
5.4 我国开征教育税的思考158
5.4.1 我国教育费附加的发展状况158
5.4.2 教育费附加在征收中存在的问题159
5.4.3 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161
5.4.4 我国开征教育税应遵循的原则163
5.4.5 我国开征教育税的具体税制设计164
第6章 技术进步与税收制度168
6.1 技术进步与税收制度的理论分析168
6.1.1 技术进步的概念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68
6.1.2 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与税收的关系分析170
6.1.3 税收优惠激励技术进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171
6.1.4 税收在促进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分析173
6.2 我国税制在支持技术进步方面的现状分析175
6.2.1 现行税制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方面的优惠政策175
6.2.2 现行税制在支持技术进步中存在的问题181
6.3 国外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制度和政策比较与借鉴184
6.3.1 国外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比较与借鉴184
6.3.2 各国或地区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税收优惠形式190
6.4 我国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194
6.4.1 从总体上考虑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194
6.4.2 税收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技术的研发及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上195
6.4.3 改革税制中阻碍技术进步的因素197
6.4.4 完善技术转让市场,对有关技术转让实行税收倾斜200
7.1.1 社会公平概述202
7.1 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概述202
第7章 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税收制度202
7.1.2 经济效率概述205
7.1.3 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关系208
7.2 税收制度如何影响社会公平212
7.2.1 个人所得税调控收入公平分配212
7.2.2 社会保障税调控收入公平分配213
7.2.3 消费税调控收入公平分配214
7.2.4 财产税调控收入公平分配214
7.3 税收制度如何影响经济效率215
7.3.1 税收造成的经济效率损失215
7.3.2 税收对经济效率的改进218
7.4 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税收制度221
7.4.1 改革增值税制度,增强其主体税的地位222
7.4.2 加大个人所得税的调控力度224
7.4.3 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226
7.4.4 开征社会保障税228
7.4.5 开征遗产税230
第8章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与税收制度234
8.1 我国目前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235
8.1.1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现状分析235
8.1.2 我国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及政策238
8.2 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制度241
8.2.1 我国早期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税收制度242
8.2.2 我国目前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248
8.3 完善我国税收制度,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4
8.3.1 国外的经验与教训254
8.3.2 对利用税收制度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256
第9章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261
9.1 可持续发展概述262
9.1.1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262
9.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63
9.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65
9.2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268
9.2.1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269
9.2.2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275
9.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276
9.3.1 西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277
9.3.2 我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制度280
第10章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制度286
10.1 产业结构概述286
10.1.1 产业结构286
10.1.2 产业结构优化288
10.1.3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91
10.2.1 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矛盾293
10.2 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方向293
10.2.2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296
10.3 税收制度与产业结构优化299
10.3.1 产业政策与税收政策299
10.3.2 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税制的分析300
10.4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制度303
10.4.1 国际经验借鉴303
10.4.2 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制度306
第11章 促进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311
11.1 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以及税制的关系311
11.1.2 我国的对外开放312
11.1.1 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312
11.2 吸引直接投资为目的的企业所得税制315
11.2.1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15
11.2.2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319
11.3 关税与贸易325
11.3.1 进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325
11.3.2 出口退税329
第12章 新经济对我国税收制度提出的挑战336
12.1 “新经济”名词的出现336
12.2.1 有关新经济的定义338
12.2 新经济的内涵338
12.2.2 新经济的特征340
12.3 新经济在我国的发展343
12.4 新经济对我国税制提出的挑战344
12.4.1 经济信息化对税收制度提出的挑战344
12.4.2 经济全球化对税收制度提出的挑战349
12.4.3 知识型经济对税收制度提出的挑战351
12.5 完善我国税制以促进新经济的发展352
12.5.1 美国促进新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353
12.5.2 如何完善我国税制,促进新经济的发展355
跋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