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采编艺术全书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采编艺术全书 第2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4779750.jpg)
- 毕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13226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8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闻采编艺术全书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闻选题1
第一节 新闻选题的重要性1
一、新闻选题的内涵1
二、新闻选题的重要性2
第二节 新闻选题的核心4
第三节 影响新闻选题的主要因素8
一、主体因素8
二、客观因素12
第四节 新闻选题的策划19
一、报道思路策划20
二、报道典型策划25
第五节 新闻选题的内在机制28
一、新闻价值——新闻选题的核心28
二、新闻敏感——新闻选题的灵魂31
三、新闻线索——寻找新闻选题的渠道32
第六节 新闻选题的类型35
一、正面选题、中性选题及反面选题36
二、动态选题及静态选题43
三、主体选题及反应选题46
四、隐态及显态选题47
第一节 成功采访的第一步新闻线索的获取50
一、首先要找新闻线索50
第二章 新闻的发现与选择方式50
二、获取新闻线索的方法途径55
三、努力实现新闻线索效益最大化62
四、运用新闻线索时的注意事项65
第二节 记者最宝贵的素质——新闻的敏感性66
一、新闻敏感的内涵68
二、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72
三、新闻敏感的重要作用78
四、新闻敏感的培养方式81
第三节 识别新闻事实——新闻的选择83
一、如何识别新闻83
二、新闻选择的标准89
三、新闻选择的具体应用95
四、新闻价值的诸多要素及其应用100
第一节 新事物及新动向104
一、新事物104
第三章 新闻采访重点104
二、新动向108
第二节 新成就与新风尚114
一、新成就114
二、新风尚120
第三节 新人物及新经验125
一、新人物125
二、抓新问题132
三、新经验137
第一节 新闻直面采访144
一、平等的原则144
第四章 新闻采访方式144
二、因人而异、区别对待145
三、掌握主动权146
第二节 新闻的书面采访147
一、书面采访的起源148
二、书面采访的应用范围150
三、书面采访的具体操作步骤152
第三节 新闻的视觉采访152
一、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153
二、视觉采访与视觉新闻154
第四节 电视采访158
一、电视采访的特性159
二、电视采访的要素构成164
三、电视记者的素养172
第五节 广播采访178
一、广播媒体179
二、广播采访的特性184
三、广播采访的要素构成189
第六节 电话采访196
一、电话采访的起源197
二、在哪些情况下宜用电话采访199
三、电话采访的具体方法201
第七节 网络采访202
一、“第四媒体”的强劲崛起203
二、网络采访的主要方法208
三、网络时代记者的素养213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217
二、隐性采访的前提条件217
第八节 隐性采访217
三、隐性采访的必要性220
四、隐性采访的的重要作用224
五、隐性采访应注意的事项231
第九节 录音报道采访234
第十节 体验式采访236
一、弘扬优良传统236
二、如何搞好体验式采访239
第五章 新闻采访方法241
第一节 上下结合242
第二节 抽样调查245
第三节 点面结合248
一、点面结合的内涵249
二、蹲点调查及建立采访基点250
第四节 蹲点采访254
第五节 易地采访256
第六节 交叉采访和跨行业采访259
一、交叉采访259
二、跨行业采访259
第六章 发现新闻价值261
第一节 怎样发现新闻的价值261
一、现场262
二、发现264
三、线索267
四、提问271
五、善于利用新闻源275
六、稍纵即逝的机遇——如何抓住时机281
七、观念——处处留心皆新闻283
第二节 怎样让新闻体现出价值286
一、用体裁体现的新闻价值286
二、用主题体现的新闻价值288
三、用布局体现的新闻价值291
四、节奏中的新闻感染力293
五、用标题凸现新闻价值295
六、用导语凸现新闻价值298
七、用引语出处体现新闻价值300
第三节 怎样确定新闻的价值302
一、如何在政治活动中判断新闻价值303
二、如何在经济活动中判断新闻价值305
三、如何在社会活动中判断新闻价值308
四、如何在法制活动中判断新闻价值311
五、如何在科技活动中判断新闻价值313
六、如何在文教活动中判断新闻价值317
七、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判断新闻价值319
第一节 善于提问的秘决322
一、如何分清访问类型322
第七章 新闻采访访谈艺术322
二、如何选准访问对象323
第二节 访问的最佳效果342
第三节 新闻采访记者的基本功348
第一节 怎样善于倾听360
一、善听是记者采访必备的基本功360
第八章 新闻采访倾听艺术360
二、善听是记者深入采访的前提条件364
三、善听能防止失实的产生367
第二节 善听的决窍371
一、如何听出有新闻价值的材料371
二、如何听出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事物373
三、如何听出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376
四、善于倾听的秘决377
第一节 随机应变380
一、应变的前提条件380
第九章 新闻采访录找亲近点380
二、应变的决窍389
第二节 因人而异396
一、怎样选择采访地点396
二、怎样选择采访时间397
三、怎样选准采访对象397
第三节 以情感人400
第十章 新闻现场善于观察的艺术405
第一节 为何要善于观察406
一、善察是实力派记者的指标406
二、善察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与线索410
三、善察能分辨真假新闻416
一、旁观性观察421
二、参与性观察421
第二节 观察的分类421
三、隐匿性观察422
四、秘密性观察422
第三节 如何做到善察424
一、善于从“死”物中察到“活”的素材425
二、善于从难懂的材料中察到形象的素材425
三、善于从抽象的材料中察到具体的素材427
四、善于从“小事”中察出大事428
五、善于察到稍纵即逝的有意义的事实431
六、善于观察有特色的现场435
第四节 观察的方法438
一、观察的主要方式440
二、观察的主要方法443
第五节 人物观察450
一、善于观察人物外貌特征450
二、善于观察人物行为455
三、善于观察人物心理活动457
四、善于观察人物语言460
第六节 观察力的培养463
一、宏观本领与微观能力相结合463
二、孩童般的眼睛与聪明长者的眼光相统一464
三、“一眼看穿”的透视力464
第十一章 深入采访艺术466
第一节 怎样进行深入采访466
第二节 采访的深化469
一、要到第一线去,深入基层469
二、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471
三、要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473
第三节 取得长效性的采访目标474
第四节 深入采访的实战技巧475
一、跑领导机关与深入基层的相互关系475
三、利用现成材料与自己实践的相互关系476
四、“身入”与“心入”的相互关系476
二、利用电话与跑新闻的相互关系476
第十二章 追踪采访艺术478
第一节 追踪采访的范围478
第二节 追踪采访的主要特点482
第三节 追踪采访的类型484
一、人物追踪采访484
二、事件追踪采访486
三、其他追踪采访487
第一节 旅途采访的类型489
一、徒步旅行采访489
第十三章 旅行采访艺术489
二、骑车采访490
三、驾驶汽车旅行采访490
四、承包专机旅行采访491
第二节 旅途采访的内含492
一、精心搞好策划492
五、以步行为主、综合运用多种交通工具结合的旅途采访492
二、把“走马观花”与“下马赏花”结合起来493
三、坚持边采边写494
四、进行认真准备494
五、依靠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495
第三节 旅行采访及写作技巧496
一、旅行采访的基本要求496
二、对旅途通讯写作的要求497
第十四章 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采访实践技巧499
第一节 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的渊源500
第二节 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现场采访的特点与要求503
一、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的采访特点503
二、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采访的基本要求504
第三节 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现场采访的技巧507
一、记者招待会的基本特点507
二、采访记者招待会的基本方法510
三、采访记者招待会的主要要求511
四、要做好充分的问题准备512
第十五章 突发事件采访艺术515
一、突发事件的类型516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点516
二、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517
一、关心形势518
第二节 对突发事件采访的严格要求标准518
二、反应敏捷519
三、有紧迫感520
四、既要不怕危险,又要善于保护自己522
一、关于急报、缓报、不公开报的问题523
第三节 突发事件的报道523
二、关于如实报道的问题524
四、关于连续报道的问题525
三、关于从积极着眼报道的问题525
五、关于“后来居上”的问题526
一、精编527
第一节 细选精编527
第十六章 独家新闻采访艺术527
二、“乱麻团”理成一条线528
三、学学电焊工的本领530
五、翻翻原稿自授课531
四、学点剪裁艺术531
六、岂能“非好即坏”533
七、一失一得录534
八、勤写常读多总结535
一、岂能“大把大把吃药”536
第二节 求实创新536
二、红花不忘绿叶扶537
三、莫当“木匠的斧头”538
四、老典型新角度540
五、“小事”如何出山542
六、深入采访求精品543
七、提炼主题要集中544
八、精益求精多修改546
一、特写的主要特征548
第三节 发现极时548
二、找准自己的位置549
三、采写典型的艺术551
四、太像别人就没了自己553
五、记者也要练火眼金睛554
六、抓新闻贵在发现556
一、深入群众是记者的天职565
第四节 贴近生活565
二、究竟要讨谁的好568
三、每时每刻不忘群众569
四、坚持群众观点的锻炼570
五、听听老百姓的心声571
第十七章 新闻摄影采访及其记录技术575
一、寻找新闻形象为目标576
第一节 新闻摄影采访的特点576
二、完成于新闻现场578
三、“正在进行时”579
四、抓取瞬间580
五、形象不可改变581
一、寻找新闻线索582
第二节 新闻摄影采访的步骤582
二、采摄计划及准备586
三、调查和采访587
四、摄取形象590
第三节 偷拍技巧593
五、文字资料的采集593
一、心记的结构及类型596
第四节 心记与笔记596
二、心记的技巧与方法597
三、采访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心记607
四、心记的长处和不足615
五、善于笔记616
第五节 录音记录和图象记录631
第一节 名人的标准636
第十八章 名人采访艺术636
第二节 如何取得共同语言637
第三节 重视裙带关系640
第四节 以心换心642
一、改善会议新闻的现实意义644
第一节 会议新闻采访艺术644
第十九章 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艺术644
二、会议新闻的采访方法645
一、立场坚定、要头脑清醒648
第二节 政治新闻采访艺术648
三、作风踏实,要深入生活649
二、实事求是,要保证真实649
五、知识广博,要善于社交650
四、宏观选题,要微观选材650
一、时代转变,题材转移651
第三节 军事新闻采访艺术651
二、明确原则,突出要点652
四、谨慎从事,严守机密653
三、讲求效应,注重节制653
五、作风踏实,雷厉风行654
一、专访的特点与作用655
第一节 人物专访采访655
第二十章 人物与事件类新闻采访655
二、专访的采访方法656
第二节 人物新闻采访艺术660
一、人物新闻的特点与作用661
二、人物新闻的采写方法664
一、主题明确,要特点鲜明667
第三节 人物通讯采访667
二、精心选材,要富有气息668
三、抓好情节,要带动全文669
第四节 事件通讯采访670
四、重视环境,要兼顾群体670
二、突发性强,闻风而动671
一、典型性强,精心选材671
三、思想性强,深入挖掘672
五、政策性强,注意分寸673
四、具体性强,破题细问673
六、延续性强,跟踪追击674
第一节 文艺新闻采访675
第二十一章 文艺、体育与社会生活新闻采访艺术675
一、要以快制快,分秒必争679
第二节 体育新闻采访679
二、熟悉情况,深刻准确680
三、强化观察,待机提问681
四、掌握分寸,切忌偏激682
六、控制情感,迅速发稿683
五、提高认识,开阔视野683
第三节 灾害新闻采访685
第四节 社会新闻采访688
二、社会新闻的特点689
一、社会新闻的定义689
三、社会新闻的采访方法691
第一节 科技新闻采访695
第二十二章 其他类新闻采访艺术695
第二节 经济新闻采访700
一、熟悉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情况701
二、善于从业务技术堆里跳出来704
第三节 特写的采访708
二、人物事件要真712
一、选材范围要小712
第四节 新闻故事采访712
三、故事情节要奇713
五、表现形式要活714
四、涉及褒贬要慎714
六、语言文字要实715
一、批评性报道的意义和作用716
第五节 批评性报道采访716
二、采写批评性报道的注意事项718
三、应当依法办事,确保道路畅通720
第六节 报告文学的采访721
一、连续性报道及其特点、作用729
第七节 连续性报道采访729
二、采写中的注意事项730
第八节 精确性报道采访733
一、精确性报道的定义734
二、精确性报道的特色与作用735
三、精确性报道的业务要求736
第九节 深度性报道采访738
二、业务要求739
一、定义与特征739
二、预测性报道的采访要求742
一、预测性报道的定义与特点742
第十节 预测性报道采访742
第一节 我国新闻的法律规范744
第二十三章 新闻编辑控制措施744
二、新闻活动不能煽动骚乱,破坏社会秩序745
一、新闻报道不能发表反对、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作品745
三、新闻媒介严禁刊载暴露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的机密作品与材料746
四、不得刊载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747
第二节 新闻侵权行为的抗辩与补救748
五、在报道中应避免发生新闻侵权行为748
一、新闻侵权行为的抗辩749
二、新闻侵权行为的补救754
一、新闻侵权的责任756
第三节 新闻侵权的责任及新闻官司756
二、新闻官司(或称新闻纠纷)759
一、充分认识政治理论修养的重要性761
第一节 编辑正确的政治方向761
第二十四章 新闻编辑的思想及业务素质761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念763
三、牢固树立“五种意识”764
四、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765
一、编辑意识766
第二节 编辑的心理结构766
二、心理效应及心理障碍对编辑的影响775
第三节 编辑的知识与能力结构781
一、编辑的知识结构781
二、编辑的能力结构786
第四节 编辑的职业道德793
一、敬业乐群793
二、秉公律己795
三、实事求是797
四、一视同仁798
第二十五章 新闻编辑策划艺术800
第一节 新闻策划的内含800
一、新闻策划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801
二、新闻策划是对新闻资源的统筹运用801
三、新闻策划的灵魂是不断创新802
一、电视新闻策划的原则804
第二节 新闻策划的原则804
二、报刊新闻策划的原则807
第三节 新闻单元策划与设计艺术810
一、新闻单元策划810
二、新闻单元设计815
第四节 新闻报道策划技巧817
一、报道策划的概念818
二、报道策划的分类与原则819
三、报道策划的具体操作821
一、组稿是确保完成编辑任务的主要措施835
第一节 组稿的主要措施835
二、组稿是编辑主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835
第二十六章 新闻稿件组稿艺术835
第二节 组稿的方法836
一、组稿的注意事项836
三、组稿是编辑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836
二、编辑组稿示范837
第三节 编辑组稿实战技巧838
一、组稿方式838
二、组稿程序840
第一节 新闻稿件的选择方法844
一、稿件来源844
第二十七章 新闻稿件选稿艺术844
二、稿件选择的重要意义845
三、稿件选择的标准846
四、稿件选择基本原则850
五、稿件类别851
六、选稿步骤851
七、选稿注意事项853
八、选稿示范856
第二节 社会评价859
一、社会评价的主要标准859
二、社会效果的考察标准861
第三节 新闻评价865
一、新闻价值评价标准865
二、新闻的适用性评价标准881
第四节 稿件的充分利用886
第二十八章 新闻稿的修改艺术889
第一节 订正事实890
一、订正事实的基本要求890
二、发现事实差错的主要方法896
第二节 思想政治错误的校正901
一、校正的基本原则901
二、思想政治错误的表现形式902
三、消除思想政治错误的注意事项904
第三节 修改的程序与方式910
一、修改的基本方式910
二、修改流程912
第四节 辞章的修饰艺术914
一、编辑改稿与作者写作的心理异同914
二、校正915
三、分篇917
第五节 修改稿件注意事项917
一、防止在修改过程中出现差错919
二、尊重作者的风格921
一、稿件的修饰923
第一节 稿件的修饰与压缩923
二、稿件的压缩923
第二十九章 新闻稿件的编辑艺术923
一、摘编940
二、增补940
第二节 稿件的摘编与增补法940
第三节 稿件的综合与改写943
一、综合943
二、改写944
第一节 配置的内涵949
一、配置的内涵949
第三十章 新闻稿的优化配置949
二、配置的主要特点952
第二节 稿件的组织艺术953
一、同题集中953
二、集纳性专栏955
三、集纳962
第三节 稿件的优化配合969
一、配评论969
二、加按语974
三、配资料977
第一节 标题的产生和发展983
一、早期报纸“系日条事,不立首末”983
第三十一章 新闻标题编辑艺术983
二、标题发展的萌芽阶段984
三、标题的成长壮大阶段985
四、标题的发展成熟阶段986
第二节 标题的作用和功能988
一、广告新闻内容,充当阅读向导989
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991
三、评价新闻,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992
四、传播新闻信息995
五、提升和美化版面质量996
第三节 新闻标题的结构与类型998
一、新闻标题的结构998
二、新闻标题的类型1003
第四节 标题拟制与制作艺术1009
一、标题拟制1009
二、标题制作1016
第三十二章 新闻图片编辑艺术1026
第一节 图片的作用与类型1026
一、图片作用1026
二、图片的类型1029
第二节 图片的选择与编辑1035
一、图片的选择1035
二、图片的编辑1036
第三节 漫画、图示、图饰编辑艺术1040
一、编辑漫画1040
二、编辑图示1046
三、编辑图饰1053
第三十三章 专副刊编辑艺术1056
第一节 副刊的地位及特征1056
一、副刊的地位与作用1056
二、副刊的主要特征1059
第二节 副刊的类型和栏目1062
一、副刊的分类1062
二、副刊的栏目1063
第三节 副刊的专栏和专刊编辑1066
一、副刊的专栏1066
二、专刊1070
第四节 副刊的文体和组稿1073
一、副刊的文体1073
二、副刊的组稿1076
第五节 副刊的文化品味1077
第六节 受众对副刊的期望值1081
一、期望副刊的多样化1081
二、重在参与1082
三、期望多一点“知著察微”的内容1083
四、期待多样化的专题性副刊内容1084
第三十四章 新闻版面编辑艺术1085
第一节 版面结构与类型1085
一、西方报纸的版面结构类型1086
二、中文报纸版面结构类型1097
第二节 版面编排原则与版面规格1112
一、版面编排原则1112
二、版面规格1116
第三节 版面设计与要闻版编辑1120
一、版面设计1120
二、要闻版编辑1123
第一节 报纸的电子编排1144
一、报纸电子编排的主要特点1144
第三十五章 新闻报纸电子编辑艺术1144
二、报纸电子编排的流程1147
第二节 新闻稿件的数字化操作技术1148
一、数字新闻稿的计算机管理技术1148
二、新闻稿的录入、编辑及校对1157
三、图像的数字化编辑1168
第三节 电子报纸与网络新闻的发展1177
一、多媒体网络及报纸电子版1177
二、报纸电子版的基本特点1178
三、报纸电子版和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180
四、电子版报纸是传统报纸的必然发展趋势1183
第一节 社论与短评1184
一、社论1184
第三十六章 言论的编辑技巧1184
二、短评1187
第二节 评论员文章1189
第三节 新闻提示1190
一、背景提示1191
二、提要类提示1191
三、摘录式提示1192
第四节 编者按1193
第三十七章 新闻画面前辑艺术1196
第一节 电视画面及选择艺术1196
一、镜头的景别1197
二、镜头的角度1199
三、固定镜头1201
四、运动镜头1202
五、镜头的长度1205
第二节 画面语言——蒙太奇1207
一、蒙太奇的功能1208
二、蒙太奇的类型1209
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原则1211
一、编辑者应挑选并编辑出具有吸引力的新闻和新1213
二、要选择和编排那些有冲击力和后续效应的新闻1213
三、要选择和编辑出那些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新闻和新闻节目1214
第四节 画面剪辑的逻辑性1220
一、生活的逻辑1220
二、观众欣赏的心理逻辑1226
三、艺术表现的逻辑1228
四、电视新闻画面的组接逻辑1228
第五节 画面组接的匹配1232
一、景别的匹配1232
二、方向的匹配1234
三、画面组接的原则1235
四、画面组接技法1238
第六节 过渡与转场1241
一、技巧转场的主要方法1241
二、无技巧转场的主要方法1243
第一节 声音特性与空间表现手法1245
一、声音的特性1245
第三十八章 电视节目中声音的编辑艺术1245
二、声音与空间表现1251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声音编辑艺术1254
一、音响1254
二、解说1263
三、音乐1264
第三节 声画的结合及声音的处理技巧1267
一、声画结合的形式1267
二、声音的处理1269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的组织结构1271
一、编辑阶段1271
第三十九章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艺术1271
二、播出阶段1275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1277
一、新闻节目的编排原则1277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1279
第三节 电子编辑1283
一、电子编辑系统1283
二、电子编辑的基本程序1286
三、电子编辑的主要方式1287
四、编辑点的确定1289
五、电子编辑的操作技巧1291
六、节目的技术质量标准1294
第四节 数字技术及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技术1296
一、数字技术系统1297
二、非线性编辑1300
三、虚拟演播室制作1303
第五节 电视新闻的编排思想与编辑的工作职责1304
一、编排思想1305
二、编辑工作职责1308
第四十章 连续系列报道节目编辑艺术1314
第一节 选题的再论证1315
第二节 再论证后出发前的准备1316
第三节 拍摄中的灵感1318
第四节 后期创作1319
一、“砍块儿”和“分段儿”1319
二、寻找一个理想的切入点1320
三、调动多种手段,精心进行包装1320
第四十一章 人物专访节目编辑艺术1322
第一节 准备人物档案1323
第二节 设计访谈内容1325
一、设计轴心话题1326
二、设计热点话题1327
三、设计亮点话题1328
第三节 营造访谈氛围1330
二、布置适合访谈的环境1331
三、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1331
一、选择或抓住合适的访谈时机1331
第四节 充分发挥主持作用1332
第一节 调查评论节目编辑1333
一、编导职责1333
第四十二章 调查评论及谈话式节目编辑1333
二、编导要点1334
第二节 谈话式节目编辑1337
一、对电视谈话节目中人的把握1338
二、话语模式、纪实观念与把握能力1340
第一节 新闻现场直播的特点1346
一、现场直播在新闻报道中的特殊作用1346
第四十三章 电视新闻栏目现场直播编辑艺术1346
二、相关概念的廓清1348
第二节 实践中的缺陷及补救1351
一、题材选择不精1351
二、盲目求大,拖沓冗长1356
三、报道者对事件进行干扰1357
四、现场直播样式单一1358
五、资源共享不足1358
第三节 现场直播的总体设计1359
一、设计的基本流程1359
二、策划的要点1360
第四节 现场直播镜头设计1363
一、分割程序1364
二、视觉语言的表现1365
三、镜头脚本的修改1368
第五节 现场直播报道诸元素探析1369
一、事件现场1369
二、演播室1374
三、现场报道的记者1377
四、背景报道1380
五、机位1382
六、包装1389
二、初期准备1390
一、确定选题1390
三、直播方案申报1390
第六节 现场直播报道的工作程序1390
四、系统搭建1391
五、制定直播工作进度1392
六、现场考察1392
七、节目方案的细化1394
八、直播临近的准备1394
九、现场直播1395
第一节 教育性节目方针及其任务1396
一、教育性节目的基本方针1396
第四十四章 新闻教育性节目编辑艺术1396
二、教育性节目的主要任务1398
第二节 教育性节目的特征1400
一、鲜明的时代性思想内涵的深刻性1400
二、针对性强个性突出1402
三、贴近实际亲切自然1403
四、讲究节目名称,选好开始曲1405
第三节 教育性节目编辑要求1406
一、题材内容注重针对性1406
二、配插好乐曲,发挥多声优势1407
三、构思新颖,注重整体听觉效果1408
四、运用多种编排方法,增强宣传效果1410
第四节 教育性节目串联词的类型1411
一、提问式1412
二、叙述式1413
三、描写式1414
四、赞颂式1415
五、乐曲式1415
六、综合式1416
第四十五章 新闻服务性节目编辑艺术1417
第一节 服务性节目宗旨及其指导思想1417
第二节 服务性节目类型与任务1420
一、思想服务1421
三、生活服务1422
四、信息服务1422
二、生产服务1422
五、广告服务1423
六、文化娱乐服务1423
七、社会服务1424
第三节 服务性节目设置原则与要求1424
一、树立为听众服务思想,突出服务性1425
二、注重平等服务,突出实用性1426
三、研究听众,吸引听众参与1427
四、开拓服务领域,设置各种服务性节目1428
第四节 服务性节目编制方法1430
一、题材要富有时代感,内容要有贴近性1430
二、用事实说话,注重节目特色1431
三、讲究节目编排艺术1432
四、发挥声音优势,力求生动活泼143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434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1443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446
附录四 与新闻传播有关的主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460
附录五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467
附录六 中国新闻摄影奖1470
附录七 新闻记者的权利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