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778879.jpg)
- 徐岳等编著(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3653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基本理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桥型布置与构造1
目录1
二、建桥材料及预应力工艺4
第二节 施工方法7
一、满堂支架就地浇筑施工8
二、悬臂施工9
三、预制简支一连续施工10
四、支架逐孔现浇施工11
五、顶推施工12
一、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桥恒载内力计算14
二、悬臂施工连续梁桥恒载内力计算14
第三节 结构内力计算14
三、预制简支一连续施工连续梁桥恒载内力计算16
四、逐孔浇筑施工连续梁桥恒载内力计算17
五、顶推施工连续梁桥恒载内力计算17
六、活载内力计算18
第四节 次内力计算19
一、结构体系转换与次内力分析19
二、预加力产生的次内力计算20
三、徐变收缩次内力计算27
四、温度次内力计算30
五、墩台沉降或支座强迫位移次内力计算34
第五节 内力组合35
一、荷载与荷载效应35
二、内力组合35
三、内力包络图36
一、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力要求计算37
第六节 预应力筋束的计算及布置37
二、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要求计算39
三、预应力筋束的布置原则40
四、预应力筋束的布置型式40
第七节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43
一、基本理论43
二、计算公式44
第八节 强度、应力与变形验算47
一、强度计算与验算47
二、应力计算与验算49
三、变形计算与验算52
四、其他计算与验算55
二、实例设计基本资料56
一、设计特点56
第一节 概述56
第二章 整体式支架现浇施工连续梁桥设计56
三、桥型及纵横断面布置57
四、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60
第二节 主梁内力计算62
一、恒载内力计算62
二、活载内力计算63
三、温度及墩台基础沉降次内力计算67
四、内力组合(一)及内力包络图69
第三节 预应力钢筋计算及布置75
一、计算原则75
二、计算原理及方法76
三、计算程序76
四、配筋计算结果78
五、钢束布置80
一、计算参数84
第四节 净截面及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84
二、计算程序85
三、计算结果87
第五节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91
一、控制应力及有关参数的确定91
二、摩阻损失σs1的计算92
三、锚具变形、钢束回缩损失σs2的计算99
四、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σs4的计算103
五、钢束徐舒损失σs5的计算103
六、混凝土徐变收缩损失σs6的计算103
七、预应力损失组合及有效预应力106
第六节 预加力产生的次内力及内力组合(二)110
一、等效荷载及初预矩计算110
三、内力组合(二)112
二、总预矩及次预矩计算112
第七节 主梁截面强度计算与验算114
一、计算方法114
二、有关参数的确定114
三、正截面强度计算与验算115
第八节 应力、变形及其他验算122
一、预加应力阶段各截面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与验算122
二、正常使用阶段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与验算124
三、正常使用阶段钢束应力计算与验算124
四、混凝土主应力计算与验算127
五、变形计算与验算132
三、主梁一般构造图134
二、总体布置图134
四、主梁预应力钢束构造图134
一、概述134
第九节 设计图绘制134
五、齿板(槽口)布置与构造图135
六、其他构造图135
第三章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设计172
第一节 概述172
一、设计、受力及构造特点172
二、设计基本资料173
三、构造布置173
四、毛截面几何特性174
第二节 内力计算176
一、恒载内力计算176
二、温度及支座沉降次内力计算179
三、活载内力计算181
四、内力组合(一)182
第三节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187
一、钢束估算187
二、钢束布置190
三、净、换算截面几何特征191
第四节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191
一、计算原理191
二、计算结果192
第五节 预加力、徐变次内力及内力组合(二)195
一、预加力产生的次内力195
二、徐变次内力197
三、内力组合(二)197
第六节 强度验算210
第七节 应力、变形及其他验算212
一、施工阶段应力验算212
二、使用阶段应力验算216
三、变形验算与预拱度设置221
四、桥面板、支座及锚下局部承压验算222
第八节 设计图绘制222
一、概述222
二、主梁施工程序示意222
三、主梁预应力钢束构造222
第四章 简支转连续梁桥设计229
第一节 概述229
一、设计特点229
二、实例设计基本资料229
三、桥型及纵横断面布置230
四、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232
第二节 主梁内力计算234
一、单元划分234
二、恒载内力计算236
三、活载内力计算239
四、温度及基础沉降次内力计算246
五、内力组合(一)247
第三节 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布置252
一、钢束估算252
二、钢束布置253
三、主梁净、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253
第四节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253
一、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253
二、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结果253
第五节 配束后主梁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二)261
一、施工阶段主梁内力计算261
二、活载内力、温度及基础沉降次内力计算264
三、混凝土收缩、徐变次内力计算267
四、内力组合(二)268
第六节 主梁截面强度验算270
第七节 应力、变形及其他验算272
一、预加应力阶段各截面混凝土法向应力计算与验算272
二、正常使用阶段混凝土法向应力及主应力计算与验算278
三、正常使用阶段钢束应力计算与验算282
四、变形计算与验算285
五、桥面板及主梁锚下局部承压计算与验算286
第八节 设计图绘制287
一、概述287
二、总体布置图287
三、主梁一般构造287
四、主梁预应力钢束构造287
五、施工程序示意287
一、设计特点298
二、实例设计基本资料298
第五章 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连续梁桥设计298
第一节 概述298
三、构造布置299
第二节 内力计算301
一、恒载内力计算301
二、活载内力计算304
三、次内力计算306
四、内力组合(一)308
五、内力包络图312
第三节 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布置313
一、钢束估算313
二、钢束布置314
一、预应力损失计算316
二、有效预应力计算316
第四节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316
三、计算结果317
第五节 钢束布置后内力计算及组合321
一、施工阶段荷载效应321
二、使用阶段荷载效应323
三、内力组合(二)324
第六节 强度计算与验算327
一、计算原理及方法327
二、计算结果327
第七节 应力、变形及其他验算329
一、施工阶段应力计算与验算329
二、使用阶段应力计算与验算332
三、变形计算与验算337
四、桥面板及主梁锚下局部承压验算339
四、主梁预应力钢束构造340
三、主梁一般构造340
五、主梁施工程序图340
第八节 设计图绘制340
二、总体布置图340
一、概述340
第六章 顶推施工连续梁桥设计352
第一节 概述352
一、设计特点352
二、实例设计基本资料352
三、桥型及纵横断面布置353
四、单元划分354
五、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355
第二节 内力计算356
一、恒载内力计算356
二、活载内力计算364
三、温度及墩台基础沉降次内力计算365
四、内力组合(一)及包络图366
第三节 预应力钢筋计算及布置371
一、一般计算原则371
二、计算方法及结果371
三、钢束布置372
第四节 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376
一、预应力损失计算376
二、有效预应力计算376
第五节 次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二)377
一、预加力产生的次内力计算377
二、拆除导梁产生的内力379
三、徐变与收缩次内力计算380
四、内力组合(二)381
一、原理与方法382
第六节 强度验算382
二、强度计算及验算383
第七节 应力、变形及其他验算383
一、施工阶段混凝土法向应力验算383
二、使用阶段应力验算386
三、变形计算及验算389
第八节 设计图绘制390
一、概述390
二、总体布置图391
三、主梁一般构造图391
四、预应力钢束构造图391
五、施工程序图391
六、小结391
参考文献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