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乐分析与创作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音乐分析与创作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4775921.jpg)
- 李贞华著(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 著
- 出版社: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ISBN:753063735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2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音乐-作品-分析-教材;音乐-创作方法-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音乐分析与创作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杨儒怀前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音乐语言的基本表现要素1
引言1
第一节 旋律线2
一、旋律线的定义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二、旋律线的音程关系4
三、旋律线的进行方向7
四、旋律线的类型8
六、旋律线的高潮13
五、隐伏声部13
第二节 节奏 节拍15
一、节奏的定义15
二、节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5
三、节奏的一般表情作用16
四、节奏型18
五、节奏分析原则23
六、高潮形成中的节奏形态23
七、声乐作品中的节奏特点23
八、节拍的定义及一般作用23
九、散板与变节拍24
一、调性的定义和一般作用28
第三节 调性28
二、调式的功能与色彩29
三、调高的功能与色彩34
四、调性的变换37
五、调式外变化音的表情作用50
第四节 速度51
一、速度的定义51
二、速度的一般表情作用52
三、速度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速度设计53
一、力度的定义及一般表情作用55
第五节 力度55
四、速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5
二、力度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56
第六节 音区57
一、音区的定义及一般表情作用57
二、音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8
三、音区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58
第七节 音色60
一、音色的构成因素60
二、音色的分类60
三、音色的一般表情作用61
二、演奏(唱)法分类64
第八节 演奏(唱)法64
一、演奏(唱)法的定义及一般表情作用64
三、演奏(唱)法变化与情绪变化的关系65
第九节 和声67
一、和声的表现因素67
1、和声的功能67
2、和声的色彩69
3、和声的紧张度71
4、和声的节奏73
5、和声的组合(和声语汇)76
1、呈示型和声陈述84
二、和声的陈述类型84
2、展开型和声陈述86
3、再现型和声陈述88
4、结束型和声陈述89
5、连接型和声陈述90
6、导引型和声陈述91
三、和声布局与曲式结构原则的关系92
1、呼应原则的和声布局93
2、三部性原则的和声布局95
3、起承转合原则的和声布局95
4、回旋原则的和声布局97
5、变奏原则的和声布局103
第十节 织体110
一、织体的定义、作用与分类110
二、单声织体111
1、单声部独奏111
2、八度齐奏115
3、八度分解式齐奏116
4、加花齐奏116
三、多声织体之一——主调织体117
1、主调织体的纵向结构层次121
2、主调织体的音型132
3、主调织体的音层与声部的增减157
4、主调织体的横向结构164
四、多声织体之二——复调织体170
1、对比复调织体170
2、模仿复调织体179
3、对比复调加模仿复调的综合织体192
五、多声织体之三——支声织体194
1、装饰变化式194
2、长音分枝式195
3、同步进行式196
1、主调织体与复调织体的综合197
六、多声织体之四——综合织体197
2、复调织体与支声织体的综合201
3、主调织体与支声织体的综合202
4、主调织体与复调织体的横向综合203
七、织体的整体布局204
1、织体整体布局的艺术原则204
2、织体整体布局的依据211
3、高潮中的织体设计230
一、主题的作用232
二、主题的特征232
第一节 音乐主题的作用、特征与形成232
第二章 音乐的主题232
三、主题的形成233
第二节 音乐主题的构造236
一、主题的数量236
二、主题的规模与内部结构239
三、主题因素与主题核心243
第三节 音乐主题的类型244
一、情绪性主题244
二、描写性主题246
第四节 音乐主题实例分析249
三、情绪性与描写性之间的中介性主题249
第三章 主题进程及其发展手法254
第一节 主题发展的过程254
第二节 点题阶段的手法259
一、开门见山法260
二、背景引导法260
三、主题核心材料导入法261
第三节 承题阶段的音乐发展手法262
一、主题材料保持较多、变化较少的发展法262
1、重复法262
2、迭奏法265
3、变奏法267
4、模进法304
5、紧收法310
6、宽放法312
二、主题材料保持较少、变化较多的发展法318
1、扩充法318
2、补充法322
3、减缩法324
4、改头换尾及合头合尾法327
5、承递法336
6、溯型法339
7、倒影法341
8、逆行法342
9、剪裁法345
10、引伸法354
11、贯穿法355
第四节 对题阶段的发展手法367
一、更新对比法367
二、并置对比法370
第五节 结题阶段的手法374
一、有再现结题法374
1、原形再现374
2、变化再现376
3、材料综合再现395
二、无再现结题法403
第四章 音乐作品的整体构思407
第一节 音乐的陈述与写法类型407
一、呈示型陈述与写法408
二、展开型陈述与写法408
三、再现型陈述与写法415
四、连接型陈述与写法437
五、导引型陈述与写法438
六、结束型陈述与写法444
第二节 主题材料发展的布局449
一、核心音调或核心音型的贯穿发展450
二、主题的呈示与展开457
三、主导主题的贯穿发展466
四、各主题间在音调材料上的有机联系475
第三节 调性布局481
一、调变换的作用481
二、调性布局的主要因素和手段509
1、调变换的方式509
2、新调使用的时间和长度521
3、调关系的远近523
4、调变换的功能方向524
5、新调使用的多少525
6、新调所处的曲式部位526
7、各调间密度的安排534
8、调变换时各调出现的顺序545
三、调性布局实例分析552
第四节 起伏与高低潮布局570
一、起伏与高低潮布局的重要意义和形成因素570
二、起伏高低潮的整体布局与局部布局在形成手法方面的区别571
三、设计起伏与高低潮布局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571
四、乐曲起伏与高低潮布局的实例分析571
结语611
附录 分析作品索引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