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言文学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言文学知识
  • 韩荔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ISBN:756371069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汉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言文学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汉字的源流1

第一章 汉字1

一、甲骨文2

(一)甲骨文的含义2

(二)甲骨文的特点2

(三)甲骨文的价值3

二、金文4

(一)金文的含义4

(二)金文的特点4

三、小篆5

(一)小篆的出现5

(二)小篆的特点5

(一)隶书的流行7

(二)隶书的特点7

四、隶书7

五、草书9

(一)草书的出现9

(二)草书的发展9

六、楷书9

(一)楷书的特点9

(二)楷书的成熟10

七、行书10

(一)行书的特点10

(二)行书的流行10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规律10

一、汉字的结构11

(一)许慎的“六书”理论11

(二)汉字的形体结构12

二、汉字的演变规律13

(一)古今字的产生14

一、古今字14

第三节 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14

(二)古今字例释15

(三)了解古今字的意义15

二、异体字16

(一)异体字的含义及例释16

(二)异体字的类型16

三、繁简字17

(一)繁简字的含义和演变17

(二)汉字简化的主要方式17

(三)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应关系18

(四)掌握繁简字的意义18

第四节 古今字义的异同19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19

(一)字义范围的差异20

三、古今意义微殊20

二、古今意义毫不相同20

(二)字义感情色彩的差异23

第二章 语言的锤炼25

第一节 词语的锤炼25

一、锤炼语义的要求25

(一)达意准确25

(二)色彩得体28

二、锤炼词语的要求30

(一)简洁30

(二)规范32

三、锤炼词语的技巧36

(一)体变36

(二)移时37

(三)双关38

(四)顺口溜41

(五)拟声42

(六)异语43

(七)异称45

(八)数概47

(九)溯名49

第二节 句子的锤炼50

一、锤炼句子的要求50

(一)叙述角度要一致50

(二)句子顺序有章法52

(三)句式搭配求协调52

(四)表达语气相贯通54

(五)句式风格要协调55

(六)情景氛围多适应56

(七)前后兼顾多推敲56

(一)排比58

二、锤炼句子的技巧58

(二)对偶62

(三)顶真66

(四)回文68

(五)层递70

(六)比喻74

(七)夸张80

(八)对比85

(九)换算87

第三章 导游语言表达89

第一节 叙说法89

一、神话传说91

(一)人文景观中的神话故事91

(二)自然景观中的神话传说92

二、民间故事93

(一)附会式93

(二)寻踪式94

三、历史掌故95

(一)历史过程记叙96

(二)历史事件陈述97

(三)历史渊源追述97

(四)名人足迹记述98

四、风土人情99

第二节 置疑法101

一、设问101

(一)位于开头的设问102

(二)位于中间的设问104

(三)位于末尾的设问107

二、反问110

(一)居于开头的反问111

(二)居于中间的反问111

(三)居于末尾的反问112

三、正问113

(一)针对被游览客体的正问114

(二)针对游客的正问114

四、奇问116

(一)位于首位的奇问116

(二)位于尾位的奇问117

五、疑离117

(一)选择性疑离118

(二)疑离性并列陈述119

第三节 缩距法120

一、缩短导游人员与游客之间的主观心理距离120

(一)积极调动各种语言因素121

(二)积极调动各种非语言辅助手段127

二、缩短游客与被游览客体之间的客观心理距离133

(一)设身处地134

(二)引导参与135

(三)巧设悬念136

(四)升华概括137

第四章 古代山水名胜诗词名篇选讲142

第一节 古代山水诗词概说142

一、古代山水诗词发展简史142

(一)产生142

(二)发展143

二、古代山水诗词的艺术价值147

(一)古代山水诗词的审美特征147

(二)古代山水诗词的旅游文化价值147

第二节 古代山水名胜诗词名篇选讲149

观沧海 魏·曹操149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南朝·谢灵运150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南朝·沈约151

游东田 南朝·谢朓153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南朝·谢朓154

入若耶溪 南朝·王籍155

野望 唐·王绩155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156

山居秋瞑 唐·王维15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158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159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160

黄鹤楼 唐·崔颢160

蜀相 唐·杜甫161

旅夜抒怀 唐·杜甫162

登岳阳楼 唐·杜甫163

江村 唐·杜甫16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165

题三闾大夫庙 唐·戴叔伦165

巫山神女庙 唐·刘禹锡166

浪淘沙九首(其二) 唐·刘禹锡167

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168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168

咸阳值雨 唐·温庭筠170

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170

游虎丘山寺 唐·王禹偁171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 宋·黄庭坚173

泛湖至东泾 宋·陆游173

秋山 宋·杨万里174

宿兰溪水驿前 宋·杨万里175

水口行舟 宋·朱熹176

趵突泉 元·赵孟頫177

卢沟 元·陈孚177

登金山 元·冯子振179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高启180

上太行 明·于谦182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李攀龙183

嵩山 清·顾炎武184

居庸关 清·顾炎武185

泰山道中晓雾 清·朱彝尊186

日观峰 清·顾嗣立187

赤壁 清·赵翼188

忆江南 唐·白居易189

青玉案 宋·贺铸190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191

浣溪沙 红桥怀古(其一) 清·王士禛192

点绛唇 夜宿临洺驿 清·陈维崧193

一、历代游记的发展195

(一)汉魏六朝195

第一节 历代游记概说195

第五章 历代游记195

(二)唐代196

(三)宋代197

(四)明清时期198

(五)现当代时期198

二、古代游记的审美特征和旅游文化价值199

(一)古代游记的审美特征199

(二)古代游记的旅游文化价值201

三、现当代游记的审美特征和旅游文化价值204

(一)现当代游记的审美特征204

(二)现当代游记的旅游文化价值205

第二节 古代游记名篇选讲206

华山 北魏·郦道元206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柳宗元209

冷泉亭记 唐·白居易212

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214

游褒禅山记 宋·王安石217

石钟山记 宋·苏轼219

观潮 宋·周密222

观海市记 元·杨瑀225

游衡岳记 明·张居正231

浣花溪记 明·钟惺237

游黄山日记(后)(节选) 明·徐弘祖241

游晋祠记 清·朱彝尊244

登泰山记 清·姚鼐248

说居庸关 清·龚自珍251

第三节 现当代游记名篇选讲253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朱自清253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节选) 徐志摩256

西湖的雪景(节选) 钟敬文258

庐山真面(节选) 丰子恺260

香山红叶(节选) 杨朔264

敦煌鸣沙山记(节选) 贾平凹267

水乡茶居(节选) 杨羽仪270

端午,在屈原的家乡(节选) 公刘273

都江堰(节选) 余秋雨276

读沧海(节选) 刘再复279

第六章 古代碑铭283

第一节 碑铭基本知识283

一、碑铭概说283

(一)碑铭的含义及由来283

(二)碑的形式284

二、碑铭的发展284

(一)先秦时期284

(二)秦汉时期284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85

(五)宋元明清时期286

(四)隋唐时期286

三、碑铭的分类287

(一)记功碑文287

(二)宫室庙宇碑文287

(三)墓碑文288

四、碑铭的旅游文化价值290

(一)独特的旅游景观290

(二)珍贵的学术价值290

(三)深厚的艺术底韵291

第二节 碑铭名篇选讲292

封燕然山铭 汉·班固292

柳子厚墓志铭 唐·韩愈295

野庙碑 唐·陆龟蒙300

泷冈阡表 宋·欧阳修302

韩文公庙碑(节选) 宋·苏轼307

后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