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4766852.jpg)
- 徐滨士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3215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机械制造工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发展再制造产业的紧迫性1
1.2 再制造工程的内涵2
1.2.1 再制造工程的定义2
1.2.2 再制造在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地位3
1.2.3 再制造与维修及再循环的区别3
1.2.4 再制造能创造巨大价值的原因4
1.3 再制造工程的学科体系7
1.3.1 再制造工程的研究对象7
1.3.2 再制造工程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内容8
1.3.3 再制造工程的关键技术9
1.3.4 再制造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设计与物流管理9
1.4 再制造工程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0
参考文献11
第2章 再制造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状况13
2.1 美国再制造业总览13
2.2 国外再制造业的发展现状15
2.2.1 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15
2.2.2 国防工业的再制造16
2.2.3 其他行业的再制造16
2.2.4 典型的再制造公司17
2.2.5 大学及科研院所开展再制造工程研究18
2.2.6 再制造协作组织18
2.2.7 国外再制造业前景展望19
2.2.8 国外再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障碍21
2.3 再制造工程的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22
参考文献24
第3章 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26
3.1 产品的再制造性26
3.1.1 概述26
3.1.2 再制造性与再制造性工程的相关定义27
3.1.3 再制造性的要求及其确定31
3.1.4 再制造性建模37
3.1.5 再制造性分配42
3.1.6 再制造性预计45
3.1.7 再制造性分析与综合权衡48
3.1.8 再制造性设计准则51
3.1.9 再制造性试验与评定53
3.1.10 废旧产品的再制造性评价56
3.2 寿命预测62
3.2.1 寿命预测在再制造中的地位与作用62
3.2.2 材料的失效模式63
3.2.3 寿命预测方法67
3.3 再制造工程中的模拟与仿真92
3.3.1 再制造工程中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特殊问题92
3.3.2 再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的常用数值方法Ⅰ——有限单元法应用实例104
3.3.3 再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中的常用数值方法Ⅱ——有限差分法应用实例110
参考文献118
第4章 再制造工程先进技术122
4.1 高速电弧喷涂技术122
4.1.1 概述122
4.1.2 电弧喷涂原理123
4.1.3 电弧喷涂系统124
4.1.4 电弧喷涂技术特点125
4.1.5 高速电弧喷涂技术126
4.1.6 电弧喷涂材料127
4.1.7 高速电弧喷涂层特征129
4.1.8 高速电弧喷涂工艺135
4.1.9 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应用实例139
4.2 微纳米等离子喷涂技术140
4.2.1 概述140
4.2.2 等离子喷涂技术141
4.2.3 纳米结构颗粒喂料的制备147
4.2.4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微/纳米结构涂层151
4.2.5 国内外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涂层研究现状154
4.3 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156
4.3.1 概述156
4.3.2 纳米复合电刷镀溶液158
4.3.3 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的组织与成形机理162
4.3.4 纳米复合电刷镀工艺172
4.3.5 纳米复合镀技术的应用175
4.4 微纳米表面损伤自修复技术177
4.4.1 微纳米表面损伤自修复技术在再制造工程中的地位177
4.4.2 微纳米润滑材料的表面损伤自修复机理178
4.4.3 微纳米润滑材料的主要分类及摩擦学性能181
4.4.4 微纳米表面损伤自修复技术的应用189
4.4.5 微纳米表面损伤自修复技术展望191
4.5 特形面的微脉冲冷焊技术192
4.5.1 微脉冲冷焊技术电源设备的工作原理192
4.5.2 微脉冲电阻焊工艺及其“冷焊”特征194
4.5.3 微脉冲电阻焊焊接微区的融合特点195
4.5.4 微脉冲电阻焊的修复原理197
4.5.5 微脉冲电阻焊修复特形表面的操作工艺200
4.5.6 微脉冲电阻焊技术的应用201
4.6 激光再制造技术203
4.6.1 激光再制造技术概念及其分类203
4.6.2 激光熔覆204
4.6.3 金属零部件的激光烧结快速成形制造与再制造技术208
4.6.4 激光仿形熔铸再制造技术209
4.6.5 激光再制造技术应用及实例210
4.7 再制造毛坯快速成形技术214
4.7.1 概述214
4.7.2 快速成形技术的典型工艺217
4.7.3 快速成形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21
4.7.4 快速成形技术在军用装备再制造中的应用222
4.8 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223
4.8.1 再制造毛坯的性能和质量检测224
4.8.2 再制造加工过程的优化控制和在线监测234
4.8.3 再制造成品的无损检测和破坏性抽测238
参考文献240
第5章 再制造产品的物流249
5.1 概述249
5.1.1 再制造产品的物流的内涵249
5.1.2 构建再制造产品的物流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问题250
5.1.3 再制造产品的物流的特点251
5.1.4 再制造产品的物流的主要环节251
5.1.5 再制造产品的物流管理初探252
5.2 废旧机电产品的回收与拆解管理253
5.2.1 废旧机电产品的回收管理254
5.2.2 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管理256
5.3 再制造生产管理257
5.3.1 再制造生产与新品制造的区别257
5.3.2 再制造生产的特点258
5.3.3 再制造生产计划261
5.3.4 再制造仓储管理262
5.3.5 再制造管理的控制层次263
5.3.6 再制造生产关键信息管理264
5.4 再制造产品的销售服务266
5.4.1 影响再制造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266
5.4.2 再制造产品销售服务的主要内容268
5.4.3 销售产品的服务——一种成功的再制造产品销售模式271
参考文献273
第6章 汽车发动机再制造275
6.1 发动机再制造工艺流程275
6.2 发动机再制造质量保证体系277
6.3 发动机再制造的效益分析279
6.4 表面工程技术在发动机再制造中的应用282
6.4.1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修复缸体主轴承孔282
6.4.2 采用电刷镀技术修复凸轮轴轴颈284
6.4.3 表面工程技术的其他应用实例285
参考文献286
第7章 废旧拖拉机再制造288
7.1 概述288
7.2 履带式拖拉机的再制造工艺289
7.2.1 履带式拖拉机再制造的工艺流程289
7.2.2 零件修复和表面强化工艺举例289
7.2.3 零部件的改造290
7.2.4 履带式拖拉机再制造的质量保证体系291
7.3 履带式拖拉机再制造工程的效益分析292
7.3.1 实施再制造的经济界限292
7.3.2 废旧履带式拖拉机可用件、再制造件、报废件的比例293
7.3.3 经济效益分析294
7.3.4 履带式拖拉机再制造的社会效益294
参考文献295
第8章 机床再制造297
8.1 旧机床再制造的背景297
8.1.1 我国机床发展现状297
8.1.2 旧机床再制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98
8.1.3 旧机床数控化再制造国内外概况299
8.2 旧机床再制造工艺300
8.2.1 旧机床再制造的原则300
8.2.2 旧机床再制造工艺流程300
8.2.3 旧机床再制造的内容301
8.2.4 机床再制造关键技术305
8.3 旧机床再制造实例308
8.3.1 旧机床再制造实例308
8.3.2 经济性分析310
参考文献311
第9章 复印机再制造312
9.1 复印机再制造发展概况312
9.2 施乐公司复印机再制造简介313
9.3 复印机再制造工艺314
9.3.1 复印机再制造的一般过程314
9.3.2 复印机再制造工艺流程315
9.3.3 复印机再制造的内容316
9.4 复印机再制造效益分析317
9.4.1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317
9.4.2 生态效益分析318
参考文献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