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救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救助
  • 左群,杨瑛主编;陈首英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826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卫生管理-中国-乡村医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救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概论及社会责任3

第1章 总论3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及其内涵3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3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内涵3

目录3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4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及危害6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6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成因素与发展趋势7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7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7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现状与趋势8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10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特点10

二、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对策与措施10

三、基层医师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

四、国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做法12

第2章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责任15

第一节 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15

一、《突发共公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立法现状及指导原则1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立法现状及适用范围16

一、违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法律责任18

第二节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责任18

三、社会责任19

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19

第3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21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21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策略21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准备工作22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举报24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24

二、报告方法和时限25

三、举报制度25

一、疫源地27

第4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27

第一节 疫区的有关概念27

二、疫区28

第二节 疫区的划定28

一、疫区的划定28

二、动物源性传染病疫区如何划定29

三、宣布疫区的条件29

第三节 疫区处理30

一、疫区的处理措施30

二、疫区封锁34

三、疫区的取消34

一、传染病患者隔离35

第四节 隔离区的工作任务35

二、隔离场所的消毒37

三、接触者隔离38

四、接触者隔离区的主要工作任务38

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39

一、医疗救护39

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39

第5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41

第一节 推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原因41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条件41

一、疾病发生强度的测量方法42

二、疾病的流行强度42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强度的测量42

二、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的方法和程序42

三、某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规律43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43

一、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过程43

二、个案调查44

三、暴发调查45

四、病例对照研究47

五、队列研究48

六、现场流行病学的特征48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51

一、监测的内容及原则51

第6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51

二、监测的有关概念52

三、监测的种类52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和工作过程53

一、监测系统53

二、监测的工作过程54

三、监测信息的流通54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54

一、预警的概念54

二、预警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模式55

三、预警信息发布的内容、范围与等级56

二、消毒剂与灭菌剂57

三、消毒作用程度57

第一节 消毒有关概念及专业名词57

一、消毒与灭菌57

第7章 消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中的应用57

四、预防性消毒与疫源地消毒58

五、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58

第二节 常用物理消毒方法58

一、热湿消毒与灭菌58

二、紫外线消毒59

第三节 常用化学消毒方法59

一、戊二醛59

二、过氧乙酸60

四、二氧化氯61

三、过氧化氢61

五、卤素类消毒剂62

六、碘伏63

七、乙醇64

八、氯己定(洗必泰)64

九、环氧乙烷64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消毒64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各类消毒方法65

二、疫区饮用水管理与消毒65

三、不同污染对象的消毒67

二、家庭用品消毒注意事项69

一、家庭用品常用消毒方法69

附:居民家庭用品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69

三、使用空气消毒机注意事项70

四、使用消毒碗柜注意事项70

第8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防护技术71

第一节 医疗机构的防护技术和方法71

一、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71

二、医院感染预防对策和措施72

三、传染病隔离74

四、发热门诊的建设76

五、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76

六、发热患者就诊处置方法77

七、发热隔离病区的运转78

八、肠道门诊建设79

第二节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技术和方法80

一、传染病病房工作人员的防护80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80

三、隔离衣的穿戴81

四、防毒面具的使用84

第三节易感人群防护方法86

一、改善卫生条件86

二、开展健康教育86

三、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86

四、提高人群免疫力86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91

三、食物中毒处置前的准备91

二、食物中毒的处理程序91

下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与救助91

第一节 概述91

第9章 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救助91

四、食物中毒现场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92

五、流行病学调查93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93

一、分类与症状93

二、急救原则94

四、诊断原则95

五、护理原则95

三、预防措施95

第三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96

一、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及急救方法96

二、预防措施及宣教内容98

三、诊断原则98

四、治疗与护理98

第10章 气体中毒预防控制与救助100

第一节 气体中毒的分类、处理程序及抢救措施100

一、气体中毒的分类100

二、气体中毒的处理程序100

三、现场抢救措施及正确救助方法100

第二节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防治及救助101

四、脱离现场后的紧急处理要点101

五、抢救工作注意事项101

一、中毒症状表现特点102

二、诊断标准102

三、现场急救方法103

四、治疗原则103

五、预防控制措施104

第三节 窒息性气体中毒防治及救助104

一、分类及定义104

二、临床表现105

三、诊断106

四、急救原则107

五、预防措施108

第四节 芥子气中毒(毒气弹中毒)的现场救助109

一、诊断109

二、急救方法109

三、现场处理方法110

第11章 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理111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疫情处理111

一、疫情处理程序111

二、各种流感的临床表现111

三、应急处理前的准备工作112

四、应急处理措施113

五、防控措施114

第二节 流脑疫情处理115

一、疫情处理程序115

二、疫情控制措施115

三、分型及诊断115

四、应急处理措施118

五、流行病学调查119

六、防治措施119

第三节 公众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20

一、公众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120

二、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方法120

三、家庭消毒药物配制方法121

四、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原则121

第一节 霍乱疫情处理123

第12章 消化道传染病疫情处理123

一、疫情处理程序124

二、疫情控制措施124

三、临床症状及诊断124

四、应急救治措施126

五、流行病学调查127

六、疫情防控措施127

第二节 甲型与戊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处理129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处理129

二、戊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处理132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疫情处理133

一、处理程序134

二、应急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及流行病学调查步骤134

三、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135

四、应急处理措施137

五、疫情防控措施138

第四节 伤寒与副伤寒疫情处理139

一、伤寒疫情处理程序139

二、伤寒疫情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及流行病学调查内容140

三、伤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140

四、伤寒疫情应急处理措施141

六、副伤寒疫情处理143

五、伤寒疫情防控措施143

第五节 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44

一、经常性的预防措施144

二、消化道传染病的家庭消毒方法144

三、肠道门诊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145

四、常用肠道传染病消毒液的配制方法146

第13章 生物恐怖烈性传染病应对147

第一节 生物恐怖用剂的种类、特点及应对措施147

一、生物恐怖用剂的种类147

二、生物恐怖用剂的侵入途径147

四、生物恐怖的防范措施148

三、生物恐怖用剂的特点148

五、生物恐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149

六、突发生物恐怖事件可疑现场的监测149

第二节 鼠疫应急处理149

一、处理程序150

二、应急处理前的准备工作150

三、鼠疫临床分型及诊断151

四、应急救治措施152

五、流行病学调查153

六、应急处理措施153

七、鼠疫疫区消毒方案154

八、人员防护措施155

第三节 天花疫情处理155

二、控制措施156

一、处理程序156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157

四、天花的救治158

五、流行病学调查159

六、应急处理措施160

第四节 炭疽疫情应急处理161

一、处理程序162

二、控制措施162

三、炭疽的临床分型及诊断标准163

四、应急救治措施164

六、应急处理措施165

五、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步骤165

第14章 核辐射、核泄露事件的应急处理167

第一节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167

一、电离辐射的类型167

二、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167

第二节 核辐射突发事件种类及其照射途径169

一、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及其照射途径169

二、核事故的种类169

第三节 辐射病的诊断169

一、早期分类169

二、临床诊断171

一、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174

第四节 辐射病的治疗174

二、肠型放射病的治疗177

三、脑型放射病的治疗177

第五节 核辐射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177

一、核辐射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177

二、一般防护措施179

三、紧急防护措施179

四、长期防护措施181

五、核辐射突发事件现场救助措施182

一、概况187

二、灾后环境187

第一节 水灾187

第15章 灾害事件避险与救助187

三、灾后疾病的防治189

四、其他几种与水灾有关的疾病的防治192

第二节 地震193

一、震灾应急处理预案194

二、震前救助准备194

三、紧急避险方案194

四、震后救助措施195

第三节 其他灾害196

一、火灾196

二、意外伤害198

三、交通事故199

第一节 流行病学203

一、流行病学三个环节203

第16章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3

二、流行特征205

第二节 发病机制206

一、病原体206

二、发病机制206

第三节 临床特征206

一、症状和体征206

二、临床分期207

三、实验室检查207

一、诊断标准(WHO推荐)208

四、影像学检查208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208

二、重症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209

三、分诊类别及相应处理方式的建议209

四、鉴别诊断210

第五节 治疗210

一、监测病情变化210

二、一般性和对症治疗210

七、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211

六、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211

八、中药辅助治疗211

四、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211

三、吸氧211

五、预防和治疗继发细菌感染211

九、重症病例的处理213

十、出院标准213

十一、预后214

第六节 预防措施214

一、一般性防护措施214

二、学校的防护215

三、公共场所的预防措施215

四、从业人员的管理216

五、医务人员的预防措施217

六、中药预防217

二、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及时报告218

三、就地隔离,及时治疗218

七、接种SARS疫苗218

一、建立发热门诊,加强疫情监测218

第七节 疫情处理218

四、流行病学调查219

五、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219

六、疫点的消毒219

七、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219

八、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219

九、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预防控制219

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219

第八节 流行病学调查219

六、资料的分析220

五、资料的管理220

七、总结报告220

二、病例个案调查220

三、接触者的追踪调查220

一、现场组织准备工作220

四、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220

附件1 SARS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221

附件2 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222

附件3 SARS病例密切接触者调查表226

第17章 禽流感和人禽流感229

第一节 禽流感229

一、禽流感病毒229

二、流行病学230

三、临床特征231

五、预防控制232

四、诊断232

第二节 人禽流感234

一、公共卫生学意义234

二、流行病学235

三、临床特征23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236

五、治疗237

六、预防与控制239

附件1 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245

附件2 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246

三、疫情调查处理实例250

二、现场处理250

第一节 不明原因突发疫情的特点和现场处理250

一、特点250

第18章 不明原因突发疫情的控制250

第二节 不明原因突发疫情的病因推断方法251

一、病因探索方法251

二、常用调查方法251

三、可疑病因推断251

四、疫情调查实例252

五、诊断与治疗252

三、防治猪链球菌病的措施254

二、猪感染猪链球菌的表现254

一、猪链球菌254

第一节 链球菌和猪链球菌病254

第19章 猪链球菌病和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54

第二节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55

一、感染途径255

二、临床表现255

三、诊断要点255

四、治疗原则255

五、预防控制措施255

附录A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57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64

附录C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方法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