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
  • 贾植芳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26510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编 清代国家之一般论述3

一 起点——封建军事国家3

二 军事费的容量8

三 军事费的社会经济史的意义10

第一 货币地租与矿山事业之关联11

第二 版图扩大与国内市场形成之关联13

第三 官营军事工业(吉林造船厂)之创设及因此所引起之若干问题15

第一章 产业政策21

第一编 清代国家之经济政策21

第一节 清朝开矿政策消极化的第一要因22

分析(一)自原料资源视点论矿山业意义25

分析(二)清代煤坑业之地位27

第二节 清朝开矿政策消极化的第二要因(清朝产业政策的限界)30

A.分析的素材——有关矿政的六道上谕及奏折30

B.素材之分析——清朝保守主义的物质的根据32

第二章 租税政策37

第一节 作为军事财源的矿税39

A.分析之素材——关于以矿税充当军事财源的五道上谕及上奏40

第一 实物租税与货币租税之竞争及其社会的根据41

B.素材之分析41

第二 铸造制钱原料的铜铅及其所引起的诸问题(鸦片战争的开端)51

第二节 作为军事财源的盐税61

A.问题之端绪——云贵总督林则徐奏稿61

B.云南盐业的形态及其制约发展之诸要因(清代盐业之另一方向)67

第三节 作为军事财源的关税76

A.分析素材第一段——关于设置关税目的的六道上谕76

B.分析素材第二段——关于以关税充当军事费的二道上谕77

C.素材之分析78

第一 出洋贸易担当者的二阶层人民78

第二 军事费本省自办主义80

第三 关税充当军事费之意味的根据(外国贸易国家管理之必然性)81

分析(一)国家管理外国贸易之再论证(清代闭关说评判)89

分析(二)海关之对外勒索=苛税(鸦片战争之一祸根)92

分析(三)清朝的外国贸易思想(世界经济观念)96

分析(四)外国贸易通路——广州一港限定的社会根据103

第二编 清代社会构成111

第一章 清代商人之范畴111

第一节 清代商人之类型及其致富与伦理111

第二节 广东十三行114

(一)本质的做官志向114

(二)公行之基尔特统制(清代基尔特之一方向)122

第三节 买办134

第二章 清朝的政治形态140

第一节 起点140

第二节 清代政治骚动的三种形态145

(一)皇位继承骚动145

(二)重臣层的权力争霸148

(三)改革骚动(戊戌政变)151

第三节 清代官吏论160

(一)私财之积蓄及其泉源160

(二)官吏企业体之国家的限界168

(三)官吏的根源(中国知识分子的史论)173

(四)官吏身份的浮动性179

第四节 官吏企业体与民间资本(官界对于民间资本的本质的嫌忌)182

第三编 清末产业的诸系列195

第一章 清末的制造业195

第一节 茶业195

A.茶叶考察之经济史的意义195

B.生产形态211

第二节 棉业217

A.清末棉业前史217

B.生产形态222

第三节 绸业228

A.绸业之地位228

B.生产形态235

第四节 窑业239

A.磁器的地位239

B.生产形态240

总括 制造业之型类及其发展之法则与限界244

(一)苛税(保护政策——外在的发展要因的缺乏)245

(三)国内市场的狭隘(内在的发展要因之缺乏之二)249

(二)家计补充的副业规模(生产力发展——内在的发展要因之缺乏之一)249

(四)商人的产业支配(内在的发展要因之缺乏之三)250

补论 十八世纪中叶以降奖励农村副业——普及家内工业的根据251

第二章 清末的新产业256

第一节 近代的旋回(起点——林则徐)256

第二节 官营军事工业的勃兴260

(一)新官僚的旋回观点(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260

(二)新产业的经营268

第三节 新产业的发展限界及其主体的条件275

(一)官吏企业体的保守性275

(二)近代的国民国家观念未成熟(一九一一年出现的庄严意义)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