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
  • 高放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7695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自序:一个老教授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1

第一编 政治体制改革总论3

政治体制改革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3

一、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关系3

二、现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及其危害和根源6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8

政治权力结构合理化的十个问题13

一、党内权力结构14

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16

三、党政分开18

四、政权机关内部的权力结构21

五、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合理结构23

六、党、政与经济单位的权力结构24

七、党、政与文化单位的权力结构25

八、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团体的权力结构26

九、干部的权力28

十、人民群众的权力30

改革的热点、焦点、难点在于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1989年《未定稿》记者访谈录34

一、为什么政治体制改革要先行34

二、十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两进两退34

三、决不能以新权威主义为旧体制作理论辩护37

中国改革应政治先行——香港《文汇报》特稿39

一、国营经济要搞活,私营经济要发展39

二、物价改革需要充分讨论40

三、十年后预料会有大发展40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迈出三大步41

一、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三大步,政治体制改革只迈出三小步41

二、政治体制改革应怎样加快迈出三大步44

勇闯窄门,还是照走大路——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54

一、对十五大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任务背景的认识54

二、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56

三、关于机构改革问题57

四、关于苏联东欧剧变的前车之鉴58

五、关于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常任制”的倡议59

六、关于发展党际民主,提高民主党派地位和作用的倡议62

七、关于发展人民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倡议63

十六大的新成就以及给党中央新领导班子的两条建议——答《南方窗》记者问66

一、十六大为恢复国际共运的民主传统树立了良好实例66

二、完整、准确理解马列主义68

三、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70

四、政治体制改革成功才能根治腐败70

应对全球化新浪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73

一、世界全球化、民主化三次浪潮的警示73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要坚持三分法,不搞一点论75

三、清除封建主义糟粕,加快发展党内民主77

什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优选之路”——评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80

第二编 民主、法治与政治文明85

重新总结历史经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85

一、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创举没有解决好四个问题85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就巨大,政治制度弊病严重86

三、我国历经弯路,要大力完善社会主义民主87

什么是民主共和政体88

一、民主共和政体应该是权力制约制、民主选举制、限制任期制88

二、苏联带头实行的领袖终身制、个人集权制、指定接班人制背离民主共和制88

三、核心问题是妥善解决党政关系问题97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87年答《改革与理论》杂志问101

一、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特点103

三、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104

四、怎样看待政治公开化问题106

二十年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制度建设107

一、1978年前后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107

二、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制度建设刻不容缓,时不我待115

我国当前急需民主和科学,还要商品经济和法治125

依靠民主与法治,才能根治腐败128

一、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准则128

二、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制订三种法130

只有用民主促进法制,才能实现法治——1993年《深圳法制报》记者访谈录132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保证134

切实掌握共产党执政的三大法宝137

——共产党执政规律要领137

一、我们党掌握执政三大法宝的曲折历程138

二、深入理解三大法宝,大力加强民主执政140

关于“政治文明”的探索回顾及理论新识144

一、1986年我对“政治文明”的第一次探索144

二、1996年我对“政治文明”的第二次探索145

三、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新论述,提高对政治文明的新认识147

四、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新论述,进一步拓展、加深对政治文明的新认识149

第三编 关于共产党党内民主157

要重视发扬党内民主和端正党风157

一、发扬党内民主要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的作用157

二、端正党风的关键是严肃处理干部的违法乱纪,反对干部的特殊化159

党内民主的三大问题161

一、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161

二、建立中央监委,专门监督党中央163

三、通过党的报刊自由探讨理论和政策166

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民主集中制的历史经验170

一、马克思恩格斯建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制171

二、民主集中制是列宁在特殊条件下提出来的174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和理解176

四、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应是民主制178

五、民主集中制不仅包括“四个服从”,而且要求“四个必须”180

六、“全党服从中央”的提法不准确,党的权力中心应在党的代表大会181

七、党的代表大会应实行年会制和代表常任制185

八、要不要实行党代表会议制度190

九、党内民主应该健全党内监察制度192

党章中某些传统规定探微194

一、党组织可以有两个“最高机关”吗194

二、“全党服从中央”还是“全党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96

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党代表大会年会制201

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常任制的由来和意义201

二、列宁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的历史经验204

三、我们党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开创常任制的曲折历程208

四、鉴往知来,党代会常任制必将在神州大地遍开神奇之花212

党内民主建设还要费大力气、行大动作——评介《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研究》215

党内民主是民主执政的首要关键——对修改现行中共党章的十点建议217

一、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只能有一个,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218

二、要“全党服从大会”,而不是“全党服从中央”219

三、要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常任制219

四、要改进党代表大会的开法220

五、关于中央委员会的地位与职权221

六、关于政治局的地位与职权221

七、关于中央监察机构的地位与职权222

八、关于党的领导人的职称问题223

九、关于中央领导人任期和年龄限制问题224

十、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制度225

第四编 关于人民民主229

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关键229

一、历史上党政关系问题的由来229

二、社会主义国家以党代政体制的形成、推广和弊病230

三、我国以党代政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历史进程232

四、建国后以党代政体制的逐步加强235

五、党政分开——沉重代价换来的新思路237

六、党政分开应该在职能、职权、职责、职务四方面都分开239

七、党政分开的初步成效、现有障碍和未来前景242

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刍议244

一、以往人民代表大会未能真正起到应有作用的原因244

二、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十点建议245

三、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党如何领导人民代表大会250

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长期思考——50年忧乐回忆253

一、我国要不要设国家主席254

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要不要设两院制256

三、人民代表要不要差额竞选产生258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共和制度的前提262

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重大步骤266

一、做事与做官两种典型、两种表现269

做官与做事269

二、旧社会做官主要为了管治群众270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官”是社会公仆271

四、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使为“官”者都能多为人民做好事272

发展人民民主才能优化政治运行机制——兼评介施九青著《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273

一、具有现实性、民族性、开创性的一部专著273

二、核心问题是理顺民权、政权、党权的关系275

三、苏联模式政治运行机制的严重弊病276

四、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运行机制278

一、什么是社区和社区政治280

开拓基层民主研究的新领域:社区政治——评介《新视角下的政治:有关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280

二、本书的理论体系和突出优点281

三、本书的意义和不足283

对农村推行“两票制”选举和“两会制”决策方式的质疑——对《求是》杂志一篇文稿的评议285

对海峡两岸关系和“一国两制”问题的新思路289

一、要从世界发展的全局看两岸关系289

二、两岸关系应是热为好、和为贵、通为先、谈为上、统为终289

三、两岸双方的统一方案相距甚远,好比“山穷水复疑无路”290

四、采取“国中有国”的新方案,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291

五、“国中有国”史有前例292

六、发扬国家统一好传统,尽快实现民族大团圆292

社会主义一党制与社会主义多党制297

第五编 关于多党合作的党际民主297

民主党派不是政党吗298

一、否认民主党派是政党的种种论据298

二、我国各民主党派当今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299

论我国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301

一、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执政党301

二、否认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的各种看法值得商榷305

三、对民主党派也是执政党的各种疑虑应该消除307

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刍议311

一、民主党派是参与执政的党311

二、民主党派参政要有职、有责、有权312

三、政党活动要制度化、法律化314

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关于社会主义多党制之我见316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是无党制吗316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可分一党制和多党制两种类型319

三、社会主义多党制与资本主义多党制的异同323

四、肯定社会主义多党制的意义325

四、肯定社会主义多党制的意义325

再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关于社会主义多党制之新见330

一、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是多党制331

二、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党制的决议必须修正336

三、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党制或多党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339

四、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制的历史特点、曲折经历和未来前景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