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生态规划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生态规划概论
  • 焦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72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环境规划-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生态规划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1

1.1.1 环境与发展1

1.1.2 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进展3

1.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的政策行动6

1.1.4 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面临的问题8

1.2 城市生态规划的由来、演化与发展9

1.2.1 城市生态规划的由来10

1.2.2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发展10

1.2.3 我国城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13

1.2.4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特点15

1.3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发展的新阶段16

1.3.1 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16

1.3.2 城市规划生态学化的三个发展阶段19

1.3.3 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27

1.4 城市生态规划的特点31

参考文献32

思考题34

第2章 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35

2.1 人类生态学理论37

2.1.1 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37

2.1.2 现代人类生态学理论38

2.2 城市生态学理论39

2.2.1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39

2.2.2 城市生态学主要理论40

2.2.3 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47

2.2.4 城市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的比较思考48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49

参考文献50

思考题51

第3章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52

3.1 因子生态学的方法52

3.1.1 因子生态学理论52

3.1.2 因子生态分析法的方法和步骤52

3.1.3 因子生态分析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53

3.1.4 因子生态学方法的缺陷56

3.2 景观生态学的方法56

3.2.1 概述56

3.2.2 城市生态系统的景观功能分析与宏观景观调控58

参考文献60

思考题61

4.1.1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62

第4章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辨识62

4.1 概述62

4.1.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63

4.1.3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与结构65

4.1.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内容69

4.2 城市生态系统的辨识与评估(生态评估的基本方法)74

4.2.1 建立指标体系74

4.2.2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75

4.2.3 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75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78

4.3.1 主成分分析法赋权的原理78

4.3.2 主成分赋权法与专家打分赋权法的有机结合79

4.4 层次分析法79

4.5.1 生态特征指标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状况的评估80

4.5.2 途径:导出特征指标80

4.5 城市生态系统状况评价的简单模型80

4.5.3 指标的运用85

4.5.4 结果86

4.5.5 讨论87

参考文献89

思考题90

第5章 城市生态承载力与城市生态足迹91

5.1 概述91

5.1.1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评估方法91

5.1.2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种类92

5.1.3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量化方法92

5.2 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92

5.2.1 忽略环境的影响会给城市经济带来的影响及承载力的提出92

5.2.2 环境承载力93

5.3.1 提出及概念100

5.3 生态足迹100

5.3.2 生态足迹的事实基础101

5.3.3 生态足迹分析的主要内容101

5.3.4 城市生态足迹计量分析方法103

5.4 城市区域生态评价106

5.4.1 区域生态评价106

5.4.2 区域生态足迹风险评价108

参考文献109

思考题110

第6章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111

6.1 基本概念111

6.1.1 生态分区111

6.1.2 城市生态功能分区112

6.2.1 生态适宜性分析117

6.2 生态功能分区的主要方法117

6.2.2 生态敏感性分析119

6.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122

6.2.4 生态功能分区122

6.3 城市扩展地的适用性分析124

6.3.1 确定目标124

6.3.2 明确建成区地域范围125

6.4 实例分析——以长沙市生态分区为例125

6.4.1 长沙市城市建设用地适宜度分区125

6.4.2 生态敏感性分区133

6.4.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133

6.4.4 生态功能分区134

参考文献134

思考题134

7.1 概述135

第7章 生态经济建设规划135

7.2 主要内容136

7.2.1 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特征,调整产业布局136

7.2.2 缩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提高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含量137

7.2.3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注重企业生态经济效益137

7.2.4 实现清洁生产和提倡文明消费137

7.2.5 提高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138

7.3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138

7.3.1 经济发展总量规划139

7.3.2 产业结构调整139

7.3.3 农业结构调整140

7.3.4 工业结构调整141

7.3.5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142

7.4.1 生态产业的概念和特点143

7.4 新型生态产业设计143

7.4.2 新型生态产业设计145

参考文献153

思考题153

第8章 生态社会建设规划154

8.1 概述154

8.2 城市人口适宜容量规划155

8.2.1 人口总量预测156

8.2.2 人口控制对策158

8.2.3 人口区域分布动态规律辨识158

8.3 科技发展规划163

8.3.1 综述163

8.3.3 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投资重点领域164

8.3.2 指导思想与咨询原则164

8.3.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创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165

8.4 小城镇生态规划166

8.4.1 小城镇规划166

8.4.2 小城镇生态规划167

参考文献168

思考题169

第9章 生态社区建设170

9.1 生态社区的内涵、特点与功能170

9.1.1 生态社区概念的产生170

9.1.2 生态社区概念的内涵170

9.1.3 生态社区的特点171

9.1.4 生态社区的功能172

9.2 生态社区建设规划的原则172

9.3.1 生态社区环境建设目标体系173

9.3 生态社区规划的内容与目标体系173

9.3.2 生态社区经济建设目标体系174

9.3.3 生态社区文化建设目标体系174

9.4 生态社区的设计方法174

9.4.1 社区生态设计的趋向174

9.4.2 社区生态设计的尺度174

9.4.3 社区生态设计的实体要素175

9.5 生态社区的实践类型175

9.5.1 城市型生态社区175

9.5.2 郊区型生态社区175

9.5.3 村落型生态社区177

9.6 生态社区的实施机制177

9.7.1 项目背景178

9.7.2 现状诊断178

9.7 案例研究——浙江省温岭市生态居住小区详细规划178

9.7.3 总体规划设计构思179

9.7.4 生态规划设计180

9.7.5 生态指标体系建构183

参考文献186

思考题186

第10章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187

10.1 概述187

10.1.1 城市绿地系统的分类187

10.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问题188

10.1.3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的目标189

10.1.4 规划的原则和依据189

10.2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恢复190

10.2.1 忍耐和弹性190

10.2.4 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192

10.2.3 地下水平衡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192

10.2.2 主要方法192

10.3 绿地规划评价指标体系196

10.4 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学研究197

10.4.1 城市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197

10.4.2 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198

10.4.3 生物多样性199

10.4.4 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199

10.5 城市绿色廊道网络201

10.5.1 城市绿色廊道概述201

10.5.2 城市绿色廊道的分类201

10.5.3 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设计202

10.6.1 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205

10.6.2 复合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是原则205

10.6 城市绿地系统的再开发研究205

10.7 城市滨水区绿地系统的研究206

10.7.1 河流廊道的规划设计206

10.7.2 城市滨水区绿地系统的复合开发207

参考文献208

思考题209

第11章 城市生态规划的复杂性研究210

11.1 城市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210

11.1.1 城市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210

11.1.2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212

11.2 复杂性概述215

11.2.1 复杂系统的特征216

11.2.2 复杂系统的研究对象216

11.2.3 复杂性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216

11.3 城市生态规划的复杂性研究220

11.3.1 “规划中的复杂性”研究221

11.3.2 “规划的复杂性”研究227

11.4 城市生态规划的不确定性研究228

11.4.1 概述228

11.4.2 不确定性的定义与分类228

11.4.3 城市生态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分析229

11.4.4 城市生态规划的不确定性研究230

11.4.5 小城镇生态规划的不确定性研究233

参考文献235

思考题238

第12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模型239

12.1 城市模型的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239

12.3 空间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241

12.3.1 城市生态系统模型的概念241

12.2 城市生态系统的景观复杂性模型241

12.3.2 城市生态系统模型面临的复杂性问题242

12.3.3 空间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应用242

12.4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城市资源与环境系统模型244

12.4.1 城市资源与环境系统中的自组织过程246

12.4.2 变量的选取246

12.4.3 城市资源与环境系统协调控制模型体系247

12.5 实例研究——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总量预测249

12.5.1 城镇生活垃圾总量影响因素分析249

12.5.2 模型的建立249

12.5.3 参数的确定250

12.5.4 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总量预测251

12.6 小结252

参考文献253

思考题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