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郑永廷,杨菲蓉主编;周全华,詹小美,王仁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316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言1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1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及含义1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

第二节 学习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4

一、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需要4

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6

三、强化民族精神支柱的需要7

一、有利于全面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9

第三节 学习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9

二、有利于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0

三、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3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4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背景和条件14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14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9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25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文化渊源29

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29

二、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渊源3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34

一、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36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36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4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44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与特征49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49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49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5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57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62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63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64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65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70

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71

二、革命性和创新性的统一73

三、领袖个人贡献、全党集体智慧和群众实践经验的结晶75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与价值79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79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79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81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82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价值83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83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86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88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党建学说的理论贡献90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军队建设学说的理论贡献91

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交思想的理论贡献92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价值94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实践价值94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实践价值100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107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107

一、党的思想路线确立的理论基础107

二、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09

三、邓小平、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112

一、毛泽东的实践论思想115

第二节 实践论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115

二、邓小平对实践论思想的运用与发展116

三、江泽民对实践论思想的运用与发展118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118

一、毛泽东的唯物史观和人民主体思想119

二、邓小平对唯物史观和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122

三、江泽民对唯物史观和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125

第四节 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辩证法129

一、中国革命的辩证法129

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法130

三、社会主义改革中的辩证法132

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关系的辩证法133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总揽全局的重大关系的辩证法135

六、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想137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138

第一节 毛泽东经济思想138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138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探索14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46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理论14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4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制度15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15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58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16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62

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63

三、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167

第六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171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71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171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72

三、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175

四、创立统一战线177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8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87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87

二、实现共同富裕189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90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90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2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4

第五节 “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95

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形成195

二、“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基本内容198

三、“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伟大意义199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203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203

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203

二、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205

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特点207

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意义20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208

一、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体现209

二、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11

三、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13

四、以创新的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文化214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文化体制改革216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19

三、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221

四、发展教育与改革教育222

第四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24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理论指导224

二、爱国主义是当代民族精神的灵魂225

三、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225

四、中华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26

五、当代社会条件下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226

第五节 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28

一、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29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31

第八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236

第一节 毛泽东的武装斗争理论236

一、中国革命必须进行武装斗争236

二、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特点——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237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与完善237

第二节 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理论239

一、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239

二、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原则241

三、人民战争思想243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244

一、军事建设的指导思想247

第三节 邓小平军事建设思想247

二、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249

三、加强对军队的教育训练,走科技强军之路254

第四节 江泽民的军队建设思想255

一、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256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59

三、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262

第九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266

第一节 毛泽东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266

一、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外来干涉266

二、立足于自力更生,不依附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268

三、倡导和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69

四、支持被压迫人民与民族的解放事业271

五、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霸,维护世界和平272

第二节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74

一、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74

二、积极对外开放277

三、奉行真正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278

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279

五、提出解决国际争端、稳定世界局势的有效途径281

第三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83

一、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84

二、提出“共同发展”的外交理念285

三、倡导新安全观287

四、坚持独立自主,充当负责任的大国288

第四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90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根本保证290

二、建立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框架292

第十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295

第一节 毛泽东的党建思想295

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思想295

二、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297

第二节 邓小平的党建思想302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302

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04

一、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308

第三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建设308

二、新时期党建的崭新课题312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建工程的总体设计314

第四节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316

一、强化执政意识是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前提317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18

三、提高党的执政本领318

四、改善党的执政方式319

五、提高党的执政水平320

附录:重要文献(节选)322

主要参考书目365

后记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