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哲的法制观:中国历代法律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苗文利,韩福翠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4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先哲的法制观:中国历代法律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概说1
一、挟“上帝”以令天下1
1.上天生我,代天行罚1
2.天命无常,以德配天2
3.周公制礼,尊尊亲亲4
二十六、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115
1.从“礼治”到“法治”7
二、从神到人7
2.宽猛并用9
三、仁者爱人12
1.礼、仁结合13
2.德主刑辅15
3.贤人治国16
四、民贵君轻17
1.省刑罚、薄税敛18
2.民贵君轻19
3.尊贤使能19
五、软硬兼施,礼法并重21
1.引法入礼,礼法结合22
2.隆礼又重法,礼刑并用23
六、法不仁不可以为法26
1.兼相爱,互为利26
2.不滥赏,不滥罚27
3.维护劳动者的正当利益28
七、无为而治30
1.崇尚“自然”之道30
2.无为而无不为31
3.反对人为的礼和法33
八、真正的圣人无所作为35
1.绝对无为的思想主张36
2.绝对的法律虚无主义37
九、论功行赏,按劳取酬39
1.重视惩治盗贼40
2.赏罚要严明41
十、君主集权下的重刑思想43
1.变法更礼44
2.取信于民45
3.以刑去刑46
十一、靠法治,还要靠权势48
1.国君可以“无为”48
2.崇尚法治49
3.维护君权50
十二、法治与权术相结合52
十三、集法家思想之大成55
1.法治势在必行56
2.以法为本,法、势、术结合58
十四、严刑峻法,与民为仇60
1.中央集权,法自君出60
2.极端重刑主义62
十五、清静无为,约法省刑64
1.无为而治,与民休息64
2.《淮南子》发展了黄老思想66
十六、拨乱反正,儒法合流69
1.以秦为鉴,以民为本69
2.礼法结合,以礼为先70
3.人分贵贱,刑不上大夫71
4.主张削藩,维护中央集权72
十七、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初步形成74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4
2.借神学维护君权75
3.“三纲”“五常”指导立法76
4.以德为主,以刑为辅77
5.引经断案,强调动机78
十八、剥去神化君权的外衣80
1.彻底反对神权学说81
2.文武并用,礼法兼备83
十九、乱世治国,以刑为先84
1.乱世治国,先刑后德84
2.严格执法,赏罚分明85
二十、让我们放任自流吧87
1.法律源于“自然之道”88
2.“名教出于自然”89
3.“越名教而任自然”90
二十一、纳礼入律,礼法合一92
1.纳礼入律,严格区分律、令93
2.“理直刑正”94
二十二、安民治国重在完善“法治”96
1.立法简约、宽平97
2.依律定罪,恤刑慎杀98
3.任贤纳谏,赏功惩贪99
二十三、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法典化102
1.以封建纲常礼教指导立法102
2.贵贱异法103
3.罚当其罪104
4.严于吏治105
二十四、存天理,灭人欲106
1.变法改革,恢复“天理”107
2.德、礼、政、刑交互运用108
3.从严从快的重刑思想109
二十五、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回光返照110
1.以公理灭私情,限制君权111
3.慎刑慎赦,不枉不滥112
2.顺应经义,立法便民112
1.反对专制116
2.限制君权116
3.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118
4.工、商皆本119
二十七、西方思想影响下的全新革命120
1.全新的革命及其封建局限性120
2.资本主义法律思想的萌芽123
二十八、有限的觉醒126
1.不拘一格降人才126
2.师夷长技以制夷128
1.向西方学习131
二十九、从西方政治中寻找良药131
2.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32
三十、从“君主立宪”到复辟帝制134
1.变法维新,提倡民权134
2.崇尚西方法律,鼓吹君主立宪135
3.改良派革新思想的局限性137
三十一、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139
1.法律是天下的统一规范141
2.废除重刑酷刑142
3.反对“非法之法”143
4.博采中西之长144
三十二、天下为公146
1.以“三民主义”指导立法146
2.对封建法制的深刻批判148
3.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权宪法”学说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