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索我理想之中华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索我理想之中华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李华兴,张元隆,李海生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64336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国家制度-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索我理想之中华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言1

第一章 历史遗产:传统的国家观念与国家制度5

一、上古时期的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5

1.“国”与“国家”概念溯源5

2.夏商时期的国家形态10

3.西周封国与尊王攘夷17

二、社会转型与封建国家制度的确立21

1.从贵族政治到君主政治21

2.从宗法本位到国家本位24

3.封建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27

三、理想国家的争鸣30

1.孔子:“有道”之世30

2.老庄:“小国寡民”与回归自然32

3.孟荀:“王道”世界与“王制”社会34

4.墨子:兼爱交利36

5.法家:君主专制38

四、维护封建国家的理论支柱41

1.封建国家制度的发展与调整41

2.“君权神授”的帝王论47

3.“礼法合流”的政治论49

4.“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民本论52

5.“用夏变夷”的征服论54

6.“忠君报国”的道德论58

五、封建国家学说的历史命运62

1.从辉煌到没落62

2.精华与糟粕同在64

3.启蒙思想家的批判65

1.时代落差与中西对撞71

一、旷古未有的变局71

第二章 西方入侵:“天朝”危机与“海国”魅力71

2.“衰世”报警的“更夫”75

3.坚船利炮与城下之盟78

二、朦胧向往西方国家制度80

1.从夜郎自大到开眼看世界80

2.先驱者对西方国家制度的最初介绍85

3.走出国门者的雾里看花90

4.可贵的反省:“君民不隔不如夷”94

三、建立人间天国的尝试97

1.太平理想与天国梦幻97

2.两个政权的异中有同99

3.《资政新篇》的新展示102

第三章 裂变:西方国家观念的输导与传统国家观念的衰替106

一、多渠道传输与多方位观察106

1.在华外人对西方国家观念的传输106

2.《万国公报》对西方国家学说的传播110

3.朝廷使臣对西方国家制度的观察116

4.早期改良派对西方国家制度的介绍121

二、传统国家观念的日薄西山126

1.“中国中心”观念的被迫舍弃126

2.“夷夏之防”的难以为继131

3.“应变”意识的普遍增强135

三、国家体制的被动调适139

1.从“夷”到“洋”称谓的变化139

2.从礼部到总理衙门的制度递嬗142

3.“天朝——藩属”体制的摇摇欲坠146

第四章 萌发:主权意识的发端与变革君主专制的呼唤151

一、主权意识: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151

1.丧权辱国的刺激与国际公法的启迪152

2.关税自主与废除领事裁判权157

3.“商战”论的理性价值164

4.国际平等的企盼与主权意识的滋长169

二、变革君主专制的舆论准备174

1.变法:富强之路的新思考174

2.变君主国为君民共主国178

3.议院方案的多种设计182

第五章 觉醒:国家观念的转型与变更国体的尝试187

一、救亡图存:压倒一切的神圣主题187

1.“国地、国权、国民”——近代国家观念的凸现187

2.“自强保种”——民族生存权利的张扬191

3.“振兴中华”的时代呼声197

二、近代国家学说的选择与阐释199

1.严复的国家学说200

2.康有为的国家学说211

3.梁启超的国家学说222

4.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236

三、戊戌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国的勇敢实践243

1.托古改制的运作243

2.变更国体的尝试246

3.百日维新的夭折251

第六章 创立民国:国家观念的倍增与民主共和的追求256

一、国家观念与主权意识的强化256

1.“民族主义之雄风盛潮”257

2.国格醒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265

3.捍卫国家主权的大潮273

二、民主共和国的热烈追求279

1.民权思想的激荡与国民意识的崛起279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290

3.《民报》与国家观念的拓展299

三、孙中山与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307

1.对国家理论的思考308

2.建设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313

3.建设国民国家的政治理念316

4.建设社会国家的政治理念320

四、对西方国家学说的最初怀疑323

1.西方代议制是否尽善尽美324

2.无政府主义者的国家观328

3.社会主义思想的早期传播335

五、丧钟与礼炮交响343

1.中华民国的诞生343

2.皇帝制度的覆灭347

3.不可逆转的民主共和国观念350

1.专制还魂与共和无实354

第七章 新的求索:从双重危机到接受马克思主义354

一、国家学说的双重危机354

2.欧战浩劫与偶像崩塌357

3.“山重水复疑无路”360

二、启蒙与救亡的相互激荡362

1.唤起多数国民之自觉362

2.心灵创伤:“五七”、“五九”国耻370

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狂飙375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传播382

1.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思潮的涌动382

2.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感召390

3.新的追求:“索我理想之中华”397

第八章 对峙:两种国家制度的较量401

一、党国政权与新专制主义的悲剧401

1.“三民主义”的旗帜与党国政权的现实401

2.封建化的理论包装与法西斯主义的借尸还魂412

3.从“体用”结合到“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416

4.南京国民政府:新专制主义国家的化身422

二、建立人民民主国家的开创性实践430

1.“一切权力归农会”430

2.红色政权的建立436

3.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的思想飞跃441

三、“一国两制”的历史先河446

1.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一国两制”的滥觞446

2.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451

3.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456

4.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国统区的鲜明对照459

第九章 民族灾难:国家观念的巨大锤炼467

一、抗日烽火与国家观念的昂扬467

1.铁蹄蹂躏与亡国奴的厄运468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470

3.面对“共赴国难”的严峻考验477

4.烈火真金:民族灾难愈深重,国家观念愈增强482

二、经受反美风暴的洗礼485

1.国家主权不容侵犯486

2.民族尊严不容伤害492

3.中国内政不容干涉498

4.白皮书:一份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503

第十章 大浪淘沙:各个党派的国家观念及其不同归宿510

一、国共两党之外的各个党派510

1.特殊的生态环境511

2.各个党派的由来与发展515

3.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的新格局520

4.共赴国难: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525

二、在建国问题上的不同政见531

1.中国青年党的国家观531

2.人权派的国家观538

3.第三党和农工民主党的国家观544

4.中国民主同盟的国家观549

三、青山不遮东流去555

1.和平民主之路被封堵556

2.人民革命的洪流势不可挡562

3.归宿:走向光明还是坠入深渊567

第十一章 抉择:历史是公正的审判官573

一、两种国家制度和两个命运的决战573

1.围绕抗战胜利后建国目标而展开的斗争573

2.指明方向: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576

3.决战在即:国共合作破裂,解放战争拉开序幕580

二、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583

1.国民党政权的丧钟已经敲响5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586

结语 国家观念新陈代谢的启示5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