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轨迹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轨迹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4716638.jpg)
- 徐耀新,文晓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3984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轨迹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科学技术三次革命 社会主义三度飞跃1
(一)研究历史:蒸汽化革命和电气化革命的诞生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1
卷首语 我们研究本课题的缘起 徐耀新1
上篇 历史的启示——近代科技的两次革命与社会主义的两度飞跃3
一、自然科学的诞生与乌托邦社会主义3
(一)历史的起点——资本主义兴起,自然科学形成3
1.“黄金时代”、“理想国”:源远流长的乌托邦主义3
(二)探索当代:新科技革命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4
2.“羊吃人”、殖民掠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6
(三)远瞻未来: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前景光明7
3.从哥白尼到牛顿:第一次科学革命10
(二)空想的公式:社会主义=平等+天才人物14
1.宗教束缚: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14
2.自然权利:从政治平等到社会平等18
3.跃上巅峰:工业革命风暴时期的三大狂人22
1.前进的动力:自然科学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26
(三)历史的定位:空想家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26
2.宝贵的遗产:理论和实践的贡献29
3.闪烁的流星:乌托邦幻想的消逝32
二、蒸汽技术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35
(一)蒸汽技术革命——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大前提35
1.蒸汽技术革命提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客观依据35
2.蒸汽技术革命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39
3.蒸汽技术革命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41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式: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无产阶级专政44
1.英雄造时势的社会科学革命44
2.社会主义本质和道路的首次科学揭示50
(三)蒸汽技术革命对社会主义的持久推动和历史局限54
1.“蒸汽大王”所到之处社会主义电闪雷鸣54
2.马克思、恩格斯一些结论和预测的时代局限59
1.时代的冲击波:威力无比的“电力火花”69
三、电气化革命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69
(一)电气化革命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图式69
2.历史的驱动力:社会发展的新支点72
3.电气化革命改变了马克恩、恩格斯的一些结论76
(二)列宁的时代公式: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80
1.特殊的国情:俄国是介于文明西欧与落后东方之间的国家81
2.新时代的公式: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83
3.落后国家通向社会主义的总战略: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征86
(三)电气化时代的烙印: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弊端90
1.斯大林公式:社会主义=高度集权+全盘公有91
2.历史的答案:苏联模式的时代根源93
3.“黄金时期”: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97
(一)一场全方位、加速度、一体化的革命101
1.科学技术的全方位发展趋势101
四、战后新科技革命的特点和成果101
中篇 现实的挑战——战后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曲折101
2.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度趋势105
3.“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趋势107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三次大调整110
1.经济结构和劳动方式的变化110
2.所有制结构和形式的变化113
3.企业的小型化、微型化趋势114
(三)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16
1.西方对“新时代”的种种描绘116
2.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119
3.世界进入一球两制、竞争协作、一体多极的新时期122
五、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新探索125
(一)原因和特点:战后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125
大低潮的综合分析125
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125
2.大低潮:在曲折中徘徊前进128
3.大低潮的复杂原因131
(二)谁是动力:新科技革命大大改变了社会阶级构成134
1.金锁链在悄悄变化中134
2.普罗米修斯还在禁锢中138
3.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140
(三)道路何在:新科技革命根本改变了社会变革形式144
1.“独特的民主道路”144
2.社会变革的新政策148
3.“这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问题”150
六、新科技革命与苏联东欧演变153
(一)严重的挫折:苏东九国剧变153
1.东欧剧变:多米诺骨牌现象153
2.苏联解体:大国盛宴一朝散157
3.历史万花筒:苏东剧变的特点和性质160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62
(二)沉重的反思:苏东剧变的原因探析162
2.新科技革命、苏联模式与苏东剧变166
(三)深刻的教训:必须尽快扬弃苏联模式172
1.扬弃旨在新生172
2.扬弃即改革,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175
下篇 未来的希望——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前景183
七、新科技革命与未来社会183
(一)财富大涌流:高科技革命前途无量184
1.高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普罗米修斯184
2.全新特征:高科技的本质概括186
3.高科技革命: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前提189
(二)人的现代化:高科技将使人类全面发展194
1.人的现代化问题的提出194
2.现代人的本质特征197
3.人的现代化的动力源泉200
(三)社会民主化: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204
1.政治民主化:高科技发展的必然归宿205
2.经济民主化:高科技革命为其提供了前提207
3.社会管理民主化:高科技革命为其提供了保障210
八、新科技革命与未来世界214
(一)双面刃:西方未来学派述评214
1.新科技革命与未来学的兴起214
2.两种未来观的对立216
3.乐乎哉,悲乎哉:“双面刃”带来的困惑220
(二)解决“全球问题”的新前景223
1.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223
2.用好“双面刃”228
3.放眼全球,寻找根本解决办法230
(三)全球村: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的入口233
1.全球村是科技革命的产儿234
2.全球村与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准备236
3.全球村与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240
九、新科技革命与中国改革243
(一)新科技革命:中国赶超世界的新希望243
1.中国曾三次错过了大机遇243
2.挑战来自世界、周边国家和地区248
3.中华民族面临千载难逢的大机遇252
(二)邓小平的新公式:中国式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高科技产业化254
1.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54
2.改革首先要解放第一生产力258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前提261
(三)“中国梦”:21世纪将是中国巨龙腾飞的世纪265
1.“天时”:中国的再度繁荣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267
2.“地利”:中国拥有巨国优势268
3.“人和”:中国已具备腾飞的主观条件271
主要参考书目275
编后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