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T企业成长的机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IT企业成长的机理
  • 陶长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7839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高技术产业-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T企业成长的机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1

目录1

第二节 文献综述5

第三节 本书的内容结构31

第四节 研究方法34

第五节 创新之处34

第一节 企业成长的涵义36

一、企业的本质36

第二章 IT企业成长的经济特征36

二、企业成长的内涵41

第二节 企业生命周期模型43

一、企业生命周期43

二、企业生命模型47

第三节 IT企业的界定及其特征50

一、IT企业的界定50

二、IT企业的特征51

第四节 IT企业成长的内涵与特征54

一、IT企业成长的内涵54

二、IT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55

三、IT企业成长的内外特征57

四、IT企业的生命周期模型63

第五节 IT企业成长的演进趋势67

本章小结70

第三章 IT企业成长的技术机理——从技术创新与溢出视角72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溢出的涵义73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73

二、技术溢出的涵义75

第二节 IT企业成长的内生技术机理77

一、从“势”的角度77

二、从“利”的角度80

第三节 IT企业成长中的技术研发与溢出84

第四节 IT企业技术溢出的演化趋势93

一、阿瑟模型的解释95

二、本文的模型解释98

本章小结104

第四章 IT企业成长的组织机理——从企业内外分工视角106

第一节 分工、交易费用和企业组织106

一、分工的内涵与演进106

二、交易费用的本质109

三、企业组织的演变111

一、柔性分工与整合的组织模式113

第二节 IT企业成长的组织模式——从“势”的角度113

二、硅谷IT企业的组织模式——柔性分工与整合的典范115

第三节 IT企业成长的内部分工机理——从“利”的角度120

第四节 IT企业成长的外部分工机理分析124

一、外部分工模式——企业集群的本质124

二、IT企业的外部分工环境128

三、IT企业成长的外部分工趋势132

本章小结139

第一节 兼容与网络外部性、标准、用户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141

一、兼容、网络外部性、标准和用户基础的内涵141

第五章 IT企业成长的市场机理——从技术或产品兼容的视角141

二、兼容与网络外部性、标准、用户安装基础之间的关系145

第二节 兼容对IT企业成长的影响146

一、IT企业的兼容性特点146

二、兼容对IT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148

第三节 IT企业成长的市场模式——从“势”的角度152

第四节 IT企业成长的兼容性分析——从“利”的角度155

一、不考虑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形分析156

二、考虑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形分析163

本章小结175

一、企业治理的内涵177

第一节 企业内部治理对IT企业成长的一般意义177

第六章 IT企业成长的制度机理——从企业内部治理视角177

二、实行人力资本的强激励机制对IT企业成长的意义179

第二节 IT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181

第三节 委托代理分析框架184

第四节 IT企业成长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186

一、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186

二、企业雇员的激励机制195

第五节 IT企业内部治理的实证研究201

一、计量分析——以我国的上市IT公司为例201

二、以微软公司的企业内部治理为例210

本章小结211

第七章 IT企业成长的机理——从整体视角214

第一节 总体模型214

第二节 结论分析219

本章小结221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222

第一节 全书总结222

第二节 研究展望225

参考文献227

附录一244

附录二285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