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本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4899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数学课-专业学校-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言2
问题情境:新学期的任务2
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3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7
三、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13
四、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15
第二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16
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7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20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情境:研讨会上的交锋28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29
一、什么是课程29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32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36
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38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38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39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40
四、现代课程的形成43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46
六、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48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51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51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53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59
问题情境:美国一份关于课程目标的报告59
第一节 课程目标60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60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61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64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66
第二节 课程内容67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67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69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71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72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73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76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84
问题情境:一课两教引出的思考84
第一节 课程实施85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和取向85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89
三、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90
四、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93
第二节 课程评价95
一、课程评价的含义和功能95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97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和阶段99
四、课程评价的对象100
五、几种西方课程评价模式简介103
第五章 校本课程开发108
问题情境: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聊天(片段)108
第一节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110
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涵义110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113
三、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114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115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115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16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120
一、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120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126
第六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135
问题情境:《大教学论》的宣言135
第一节 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136
一、教学的定义136
二、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138
三、教学本质及其论争143
第二节 现代教学及其特征147
一、古代教学及其特征分析148
二、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150
三、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153
第三节 优化教学的一般理论155
一、优化教学的基本含义156
二、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157
三、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159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165
问题情境:教学目标小实验165
第一节 教学目标166
一、教学目标概述166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167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170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176
第二节 教学功能181
一、教学功能的界定181
二、教学的个人发展功能182
三、教学的社会发展功能185
四、教学功能的优化186
第八章 教学模式191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真有用191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192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192
二、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95
三、教学模式的生成196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197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及趋势198
一、古代社会关于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198
二、近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200
三、国内外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202
四、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204
第三节 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207
一、自主探究教学模式207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208
三、问题解决教学模式210
第九章 教学方法214
问题情境:一堂失败的“课改课”214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215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215
二、教学方法的组合215
三、教学方法的分类216
第二节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218
一、讲授法218
二、谈话法220
三、讨论法221
四、读书指导法222
五、练习法223
六、实习法223
七、实验法224
八、演示法224
九、参观法225
十、研究法226
第三节 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226
一、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改革227
二、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231
第十章 教学手段237
问题情境:用好教学手段真重要237
第一节 教学手段概述238
一、什么是教学手段238
二、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238
三、教学手段发展的历史240
第二节 教学手段的分类242
一、根据教学手段作用的感觉通道分类242
二、根据教学手段的载体性质分类246
第三节 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249
一、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249
二、制约教学手段选择与使用的各种因素251
三、教学手段的使用253
第四节 教学手段现代化及其对教学的影响255
一、什么是教学手段现代化255
二、教学手段为什么要现代化255
三、怎样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257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259
第十一章 教学组织形式263
问题情境: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小班化教育263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264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264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265
第二节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267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267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269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271
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272
一、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与发展272
二、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与抛弃274
三、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276
四、现代个别化教学制278
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80
一、备课280
二、上课282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283
四、课外辅导284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84
第十二章 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288
问题情境:“我们真是无路可走了”288
第一节 教学管理289
一、教学管理概述289
二、教学管理的内容290
三、课堂管理的意义和策略294
第二节 教学评价297
一、教学评价概述297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300
三、学生学业成就评价302
四、教师教学工作评价308
第三节 我国小学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的改革311
一、教学管理的改革311
二、教学评价的改革313
附录318
附录一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式)318
附录二 条目式教案示例319
附录三 卡片式教案示例321
附录四 表格式教案示例322